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很快,全市85年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蚕茧0.95万吨,但蚕茧质量上升不快,一直处于全省后进地位。为了有效地贯彻“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蚕桑发展方针,迅速改变我市茧质差、效益低的后进面貌,我们吸取了外地经验,从改革簇具着手,仿照纸板方格簇的原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试制编结式方格簇,并进一步进行了开发研究和试用,基本取得了成功。一、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正> 蓬安县是我省南充地区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1982年的养蚕量、产茧量、单产和人平蚕茧收入已跨入全区前列。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自然优势,加上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和多种经营门路少的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蚕桑。他们为了建设蚕桑基地,继续狠抓育苗、栽桑,计划在几年内把蓬安建设成一个蚕茧生产基地县。同时,提高加工深度,改变产品结构,使蚕桑生产向商品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措施狠抓基础,巩固提高“四边桑”,积极发展“小桑园”。今年计划育苗万亩,利用鸡啄地  相似文献   

3.
<正> 蚕桑是我县多种经营骨干项目之一,近几年发展较快,桑树资源达3961万株。1992年养蚕发种27885张,蚕茧产量以7.3%到16.34%的速度递增,1992年蚕茧产量达649吨。特别是1990年蚕茧产量突破500吨,跨入全省“七五”期间建成蚕茧基地县的行列后,蚕茧质量始终名列全省前矛,连续三年出口日本,为我县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年来肇庆市坚持“科技兴蚕”,发展“三高”蚕业,是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蚕业再上新台阶,加快蚕业现代建设的保证;抓好蚕茧生产基地,是贯彻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广优良桑、蚕品种、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系列,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的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动广大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1992年全市桑地面积达6135.7公顷,生产蚕茧7115吨,比1984年分别增加47%和178.6%,创造建国以来蚕茧产量最高的历史水平。比1978年分别增加6.24倍和8.81倍。  相似文献   

5.
<正> 我市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现有桑田面积10万亩,蚕茧产量0.95万吨,连续十一年增产,但是蚕桑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蚕茧大战”后遗症仍然严重,蚕茧收购秩序尚未理顺。具体表现:一是为竞相抢购、多收蚕茧,有些地区擅自增设收购点,抢购临近地区的蚕茧;二是不适时开秤,大量收购统货茧、毛脚茧;三是不执行价格政  相似文献   

6.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镇江市蚕茧产量持续增长。1987年蚕茧产量7740吨,比1978年增长2.4倍;养蚕的张单产也大幅度提高,1978年每张种产茧量全市平均只有21.35公斤,1987年提高到31.7公斤。亩产茧量由1978年的35.15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80.35公斤,增长128.6%。市丝绸公司成立三年,蚕桑生产跨了三大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5年增产500吨,1986年增产750吨,1987年又增产775吨。我市在促进蚕桑生产持续增长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正确理解发展方针,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应该说是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方针。但是,在一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生产领域里,从生产收益分配开始,由联产计酬、大包干,发展到“统分结合,户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持续稳定地发展。全省蚕桑生产,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持续8年增产和1年平产的好成绩。1987年蚕茧年产量7.826万吨,比1978年的2.6125万吨增长近两倍,平均每年增产蚕茧0.579万吨。全省蚕桑生产是持续增产的,但地区之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蚕业生产的发展。蚕茧产量稳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生产蚕茧1.8万吨,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 省丝绸公司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的“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蚕桑生产方针,努力提高蚕茧质量,最近在高县召开了座谈会,就蚕茧基地建设和发展“双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李道盛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蚕桑生产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蚕茧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增产更快,1985年全国桑蚕茧32.15万吨。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出现生丝积压现象,有人就以为“蚕丝过剩”主张压缩,限制蚕桑的发展。那么今后蚕桑的前景又如何?自从1986年以来,国内外丝绸市场销售情况发生突变,原料桑蚕茧销售量激增,各地缫丝工厂竞相争购原料,库存货源抢购一  相似文献   

11.
“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认真回顾一下对今后恢复和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一、“七五”期间广东蚕桑生产的特点。“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有下列三个特点: 1.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急剧下降。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都是广东省蚕茧的主产区,1979年以前珠江三角洲的桑地面积占全省桑地面积的80%左右,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的90%以上。从1980年开始,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逐年下降,1984年产茧1.072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2.3351  相似文献   

12.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一大传统特色产业,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39.3公顷猛增至2004年的5800公顷,增长了147倍多;鲜茧产量由22吨增加到1.41万吨,增长了640倍;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各乡镇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5年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桑蚕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横县继茉莉花之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了2005年全县桑园要达6666.7公顷,“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力争发展到1.0万公顷,蚕茧产量1.6万吨,成为我区乃至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之一。尽管横县蚕桑产业近年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镇——蚕茧生产第一大基地云表镇。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存在着蚕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 “七五”期间,东台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桑园面积从9万亩增加到13万亩,增长44.4%,饲养蚕种从19.5万张增加到35.8万张,增长83.6%,蚕茧产量从0.555万吨增加到1.05万吨,增长89.1%。在这样的基础上,蚕桑生产怎样再上新水平,再求新突破?最近我们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认为: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盐城市的蚕桑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9年收购蚕茧2.385万吨,为1980年的(?).9倍,平均每年递增2265吨;比1988年增产(?)350吨,增长36.3%。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较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重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则是我市蚕桑生产能够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993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强调:“要贯彻‘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蚕茧生产方针,注意产、供、销的协调发展,把蚕茧生产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提高单产、提高效益上”。在此,笔者对英德县如何巩固提高、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一、充分认识巩固提高稳定发展我县蚕桑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蚕桑生产是我县十大农业商品出口创汇的生产基地之一,在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十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和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县蚕种场、县缫丝厂已先后建立起来,并得到逐  相似文献   

16.
一、蚕桑生产形势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深化,商品经济发展,扭转了蚕桑生产徘徊不前,发展较慢的状况,新老蚕区生产形势都很好,蚕茧增产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展现出一派新局面,主要特点是: 1.蚕茧产量增长速度快 1987年全省蚕茧总产量9.76万吨,比1984年增长39%。1988年蚕茧产量突破了10万吨大关,又比1987年增长3.48%。  相似文献   

17.
<正> 如东县于港乡东临黄海之滨。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乡现有桑田3700亩,85年全年产蚕茧235吨,预计86年可产蚕茧300多吨,全年蚕茧收入可超120万元,人平均收入可逾百元。该乡为提高经济效益,指导面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南通市的蚕桑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产茧20770吨,比1980年的8785吨增加1.4倍,平均每年递增2000吨。蚕茧产值8493万元,比1980年增收5631万元,接近翻了二番。蚕茧产量占全省产茧量的四分之一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冠军,全市六个县,都列入省重点蚕桑生产基地。同时,丝绸工业也发展迅速,现有大小丝绸厂87个,其中县属企业10个。有缫丝机3814台,织绸机3054台。蚕桑生产已成为我市多  相似文献   

19.
<正>我市现有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蚕茧近1000吨。尽管全市桑园面积不多,但相对集中在通南少数乡镇,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长期以来,我市针对这一特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生产优质茧,以优质取胜,走“少而高,小而好”的路子,狠抓蚕茧的优质高产。特别是1995年4月中旬组建茧丝绸公司以后,我们按照扬州市茧丝绸总公司和我市市政府的要求,把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经营组织起来一起抓,既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又推动了蚕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公镇是海安县桑园面积最大的镇,该镇现有桑园面积15 866亩,2017年养蚕6.4万张,生产鲜蚕茧2 432吨,蚕茧产值1.5亿元,蚕桑产业成为该镇农村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为做优做强蚕桑产业,大公镇以创建《江苏省茧丝产业提升发展示范镇》为契机,推进蚕桑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蚕桑经营主体,建设蚕业家庭农场,巩固蚕桑示范基地,推广蚕桑新技术、新机械等,蚕桑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