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民合乡五星村从1972年以来,先后发展集中成片、密植、速生、矮化的新桑园477.8亩,占桑园总面积的55.8%.几年来,由于该村重视桑园培育管理,增施肥料,促使桑树旺盛生长,一般春叶亩产在1500-1800斤以上,秋叶产量在20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桑天牛,我县桑农习惯称为蛀心虫、良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我县大部分桑园都可以见到桑天牛危害。危害率达85%以上。下圩林桑场有有30亩五年生的桑园,春蚕小蚕期,我们对这块桑园进行了桑天牛危害调查,发现有桑牛天排粪的植株达63%,有90%的植株受到先后危害,造成整株枯死的占1.2%。该场几年来虽然很重视桑树的肥培管理,但因桑天牛危害严重,整个桑园的桑树生长不良,桑叶黄化、枝干瘦细,影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旱地桑园面积广大,产叶量却很低,一般亩产只有350~450公斤。据调查,旱地桑园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肥,其次是缺株和病虫害较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应狠抓以下管理措施: 一、保水抗旱旱地桑园,水的唯一来源是雨水,而雨水又很少,这就要设法改良土壤,保持住水分,使其充分为桑树所利用。  相似文献   

4.
祝剑波 《蚕桑通报》1993,24(1):29-30,33
我县滩地桑园占总桑园面积的85.7%.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稳定和提高,蚕农普遍重视对桑园的高肥投入,特别是夏肥的施用水平逐年提高,但肥效较低.为探求我县滩地桑园夏肥的合理施用量及氮、磷、钾、饼配施的优良组合,笔者进行了本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基础情况试验于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在衢县高家镇高家村高土根户的滩地桑园进行,亩栽1300株7年生低干  相似文献   

5.
<正> 为探索丘陵岗地速成丰产桑园的栽培技术,缩短投产年限,提高经济效益,我县1988年冬在铜山乡桑园村前周家冲建立速成丰产桑园60亩。鉴于目前全县丘陵岗地栽桑大多缺乏灌溉条件,本课题以提高桑园保水保肥能力为重点,主攻四个改: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单靠化肥为增肥改土;改望天收为沟系配套、夏季覆盖保墒;改普通剪伐为摘芯增条、二年开剪,以实现速成丰产的预定目标。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试验方法一、基地选择:为具代表性,选择我县南部低山丘陵农业区的前周家冲自然村的丘陵岗地作为试验基地。相对高度20米左右,坡度8—10°,土类  相似文献   

6.
桑紫纹羽病是我县桑树根部的主要病害,我区滩地桑园不同程度都有发生,且蔓延迅速常引起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产叶量。为了探索药剂防治桑紫纹羽病的效果,于1984至86年,本人选用了6种杀菌剂在重病区桑园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供试药剂及剂量 1.5%井岗霉素水剂每株100毫升。 2.50%多菌灵粉剂每株100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冬季桑园内间作青菜、榨菜,以不间作的桑园作对照,调查桑园间作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作蔬菜后,在间作时增施肥料的情况下,土壤物理性状有改善,养分含量持平,对土壤肥力无不良影响,对桑叶产量出无影响,充分利用了桑园空间和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0%以上,蔬菜上市,繁荣了市场,有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吕广植 《北方蚕业》2007,28(4):61-62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居中条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是山西省蚕桑主产区。全县现有桑园面积1200hm2,85%以上是旱地桑园。结合生产实践,笔者就旱地丰产桑园建设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粗浅地谈几点看法。1立地条件要求1.1选择好地,夯实基础旱地桑园建立应综合考虑地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是绍兴市产茧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49900亩(集体桑园34752亩,其余为户种桑园),集体桑园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桑园分得散,养蚕户数多,肥培管理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好病虫防治工作,是促进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目前我县桑病虫防治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我县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自 6月 2 1日入梅至 7月 18日出梅 ,全县累计降雨量达 6 0 6 .1mm ,加之上游洪峰通过我县 ,客水压境 ,导致位于里下河下游 ,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我县出现自 1991年以来最大的洪灾 ,全县房屋倒塌 16 18间 ,农作物绝收面积 6 9万亩。桑园也未逃厄运 ,全县 5万亩桑园全部受灾 ,桑树生长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减少损失 ,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并对桑园采取了相应的灾后管理措施。1 洪涝对我县桑园的影响我县桑园主要分布在特庸、盘湾等 7个重点乡镇。这些乡镇与全县相比 ,地势较高 ,地面真高一般在 2 .3…  相似文献   

11.
<正> 发展间作桑园,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稳定桑园面积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县一方面狠抓桑园管理,提高亩产茧量,增加养蚕收入;另一方面下功夫狠抓了桑园的间作套种。使桑园亩产值由原来的二、三百元增加到四、五百元。桑园面积得到稳定,并且出现了再次  相似文献   

12.
我县桑园土壤含硼量均在0.27ppm以下,而桑树的缺硼临界值是0.5ppm。因此桑树易发粗皮病。经研究缺硼桑园施用硼砂不仅控制了桑树粗皮病的发生,而且对提高桑树抗旱、抗寒力,提高桑叶产质量均能起到极显著作用。为进一步考察施用硼砂的增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加强桑树肥培管理在关中和渭北旱原,夏秋季气候优劣不一,大部分桑园都是旱地和半旱地。处于这种情况下,在春蚕四龄盛食期亩施5公斤纯氮,有条件的结合灌水,给夏伐或夏剪桑园打好基础。伐条结合大蚕期采叶及时进行。干旱地桑园以夏剪、春伐为主,尽量减少夏伐“剃光头”。夏剪留三  相似文献   

14.
钱保  徐德元 《蚕桑通报》2009,40(2):55-56
1射阳县专业蚕桑村的现状 射阳县现有桑园面积3667hm^2,2008年发蚕种14.8万张,产茧5718t,实现产值10229万元,而重点乡镇专业村桑园面积就达到2667hm^2,主要分布在特庸的王村、盘湾的林场、兴桥的新庄等专业村,其中特庸的面积就达2000hm^2,占全县桑园面积的60%以上.目前己成为我县蚕桑生产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它们的支撑,在我县蚕桑生产遭遇重大挫折的1996年,我县蚕桑生产并没有被市场经济所冲垮。  相似文献   

15.
<正> 桑园间作绿肥,是解决桑园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1978年我县桑园间作绿肥(紫云英等)20256亩,占桑地总面积的40%,1979年间作绿肥18852亩。但近几年来,桑园作绿肥数量则有明显下降。1982年下降为14185亩,1984年只有3750亩,只有78年的18.5%,这将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成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间作绿肥也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但要增肥,也要能增收。为此,我们选择了“134”早熟豌豆为试验材料,在桑园试种。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成林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成林桑园采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试验,对桑园除草、肥力流失、害虫防治、用工情况、桑叶产量等实际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地膜覆盖后,全年可以免除人工或药剂除草、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桑瘿蚊为害率降低66.3%,桑园管理用工减少41.6%,节约生产  相似文献   

17.
周绍仁 《北方蚕业》2000,21(3):22-23
我县现有桑园近5300多公顷,是江苏省重要原料茧生产基地,但多年来,我县1/15公顷桑年产茧量一直在75kg左右徘徊,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县桑园长期偏施化肥,有机肥施入量严重不足,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县土肥站1996年资料显示,我县桑园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仅为0.94%,全氮0.073%,速效磷1mg/kg,速效钾68mg/kg,土壤容重0.39g/cm3.土壤贫瘠影响了桑园产出效益,制约了蚕桑生产.为了改变我县桑园土壤质量状况,增加蚕桑生产潜力,笔者于1997~1999年进行稻草覆田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1993年小区试验、1994年继续小区试验并开展大田生产多点表证取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基础上,1995年着重于大田生产扩大表证应用。从125个管理区1669户共215.77公顷旱地桑的应用,获得比常规法平均1/15公顷,桑叶增产20.31%,多养蚕种0.95张,产值增29.50%,投入与产出比高0.39—0.52,其结果与1993—1994年是相一致的。大田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旱地桑代耕法具有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收成,增加经济效益,是旱地桑田达到“两高一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五年,我县桑园面积已达到5333.3公顷,全县养蚕达7万张,总产茧200万kg。而1/15公顷桑全年养蚕不到一张,产茧仅25kg。每kg茧按10元计价,1/15公顷桑产值240元,生产效益比较低。据调查,我县桑园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桑园管理差、干旱、缺肥,其次是缺株和病虫害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应狠抓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与周边环境的影响,蚕桑产业在洛南县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桑园面积达1000hm^2,养蚕358户,发展栽桑养蚕已成为边、远、穷乡镇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由于我县桑蚕生产起步晚,广大蚕农对桑园管理缺乏经验,对桑园虫害防治技术不够掌握,防治不及时,导致桑叶质量差、产量低,桑园桑树不能正常生长,经济效益不高。为了确保桑园稳产高产,提高茧质量和产量,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我们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总结出桑园害虫四季防治的技术措施,供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