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对云南南亚热带湿热地区引进种植的17个豆科牧草栽培种的产量、开花结实性能和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玛瑞罗落花生、给能美洲合萌、巴古田皂角和凯隆坡毛蔓豆4个栽培种牧草产量高、适应性强;IAC巴西三裂叶葛藤和阿其尔大结豆开花结实性能中等,抗病虫害能力强,牧草产量高;这6个栽培种可以作为南亚热带湿热地区放牧家畜种植利用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2.
云南南亚热带多雨区引进禾本科牧草的适应性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国外优良牧草栽培种14个在云南南亚热带多雨区进行种植,结果表明: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海密尔大黍、海琴绸纹孔颖草、帕春青绿黍和无芒臂形草6个牧草品种在适应性,草产量和质量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牧草皇竹草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杂交巨象草又称皇竹草,是由象草和非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一种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较高,叶量较多的一种热带饲用植物,适宜热带亚热带及我国南方温带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4.
吴燮恩 《草地学报》1991,1(1):172-176
按照全国草种区划的部署,华南区包括闽,粤、桂、琼四省(区)和云南省的南部地区。总结和分析五十年代以后华南各省(区)有关单位在牧草引种驯化和筛选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华南的自然环境,气候分区和土壤类型,主要草种的筛选依据及各草种的特性、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主要草种小区补充重复试验结果和生产调查,所有结果都显示适应华南种植的是热带栽培牧草。只有北和西北部边缘中山地区(海拔600—800米以上)适宜种植温带栽培草种。经综合评价再按照作者提出的分区原则、指标和亚区分区方法,华南区的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可以划分为四个亚区:①闽、粤、桂南部和海南全部(热带和南亚热带)丘陵平原大翼豆、银合欢、格米姆柱花草、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稗和象草亚区;②闽、粤、桂北部(中亚热带)低山丘陵绿叶山蚂蝗,银叶山蚂蝗、银合欢、宽叶雀稗和小花毛花雀稗亚区;③闽、粤、桂北部和西北部中山(中亚热带山地)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亚区;④滇南(热带和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大翼豆、格拉姆柱花草、宽叶雀稗和象草亚区。对各亚区的自然概况和草坡特点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中亚热带冬季牧草引种和混播组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种植试验表明,在供试的17个牧草栽培种中,适宜云南中亚热带秋播的冬季豆科牧草为云光早光叶紫花苕、环峡南苜蓿、银子蜗牛苜蓿和盛世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杰威和特高多花黑麦草.在3个混播组合中,豆禾草比例均衡,干物质产量较高的组合是云光早光叶紫花苕 特高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6.
大翼豆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优质高产豆科牧草。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由澳大利亚人从墨西哥采集野生种进行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择匍匐茎多、鲜草和种子产量高和竞争能力强的经精心培育而成。六十年代初期,就已遍及亚、非、拉一带,成为著名的栽培牧草之一。我国于1974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最早在广西畜牧所试种。近年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亚热带旱作条件下对10个冬春季豆科牧草品种的物候期、牧草和种子产量、抗逆性进行测定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皮特曼黄花鸡足豆(Ornithopus compressus cv.Pitman)、马德拉黄花鸡足豆(Ornithopus compressits cv.Madeira)、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villosa cv.Liangshan)、云光早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cv.Yunguangzao)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适宜在北亚热带旱作条件下种植。楚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cv.Chuxiong)在北亚热带旱作条件下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生长,但牧草产量较高,可进行饲草生产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冬闲田播种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筛选适宜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种植的高产速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试验在南京冬闲田播种条件下对8个半秋眠和非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影响因子与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春季收获两茬的短期栽培利用时,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可达730.26~1 460.25 g/m2。植株生长性状中,株高、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对两茬草干物质产量的贡献率均较大。其中,第1茬草的干物质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再生草的干物质产量依次与干物质生长速率、单株叶面积、单茎茎粗、一级分枝数、株高、株高生长速度和单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WL-414、WL-525HQ、四季旺和德宝4个品种因在株高、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方面表现优异,产量较高,在南方农区冬闲田有较大的栽培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肯尼亚白三叶沙弗雷是亚热带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引种栽培表明 :其营养价值与白三叶接近 ,但抗旱、抗热及夏季生长速度均强于白三叶 ,在亚热带种植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白三叶海弗和兰地诺两个品种。在云南的适宜推广范围为暖温带至中亚热带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10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2~2007年的田间试验,对国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了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北京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并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10个苜蓿品种中6年平均年产量(干重)居前三位的是爱菲尼特、牧歌、胜利者,干草产量分别为13.9t/hm2、13.8t/hm2、13.6t/hm2;不同茬次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1茬产量最高,占年总产量的32%以上,第4茬产量最低,占年总产量的百分比不足18%,第2茬和第3茬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茬次对年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不同年份之间的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2年各品种年株高最低,2007年最高;10个品种间的年株高没有显著差异,牧歌的年株高始终位居前5位。综合6年的结果,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爱菲尼特、牧歌、胜利者。  相似文献   

15.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 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 t/hm2 ,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 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6.
云南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云南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2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产量表现和部分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结果表明,最优良的品种为西玛罗紫花苜蓿,其次为猎人田紫花苜蓿.旨在为云南及相似气候环境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的品种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苜蓿品种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江玉林  卢欣石 《草业科学》1995,12(2):25-28,31
从能量产量、粗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和致膨胀特性等方面对已通过审定的23个我国苜蓿栽培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河西苜蓿,准格尔苜蓿,陇东苜蓿,肇东苜蓿的饲用价值最好,而公衣1号和草原1号苜蓿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C4牧草在北亚热带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北亚热带中山地区种植的牧草,于2009年5-11月,对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clandestinum 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Basilisk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各种群产草量、营养成分、高度和密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臂形草和非洲狗尾草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P0.05);饲草供应集中于7月中旬-9月底;2)非洲狗尾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5);3)4种牧草品质营养期优于开花期,适宜于营养期刈割。对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初步认为,4种牧草的种植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非洲狗尾草、臂形草、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甜高粱品种生产与奶牛饲喂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使用饲用甜高粱Sorghum dochna辽甜1号、辽甜3号2个品种,在遵化试区试验点分2步同时进行,一是进行适应性及生物学产量测定,二是生物学产量测定以及奶牛饲喂效果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冀东地区奶牛优质牧草。结果表明,甜高粱在冀东地区种植生长性能良好,适宜种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辽甜1号、3号干草产量分别可达到29.98~33.70和31.51~35.45 t/hm2。用不同青粗饲料牧草组合和相同精料补充料,等量干物质采食量饲喂奶牛试验,日产标准乳分别高于以玉米Zea mays秸青贮为主的对照组2.64和2.49 kg,乳中干物质、乳蛋白、乳脂肪含量无差异。辽甜1号、3号生物学产量高,适合奶牛青饲和制作青贮,是奶牛很好的青粗饲料。  相似文献   

20.
野生大豆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野生大豆Glysine soja为栽培大豆G.max的祖先种,籽粒和茎叶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试验以栽培大豆为对照,用来自3个生态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特性,结果表明,一年生野生大豆主茎长度2年平均比栽培大豆长73 cm、叶片和茎的产量分别比栽培大豆高 54.3%和86.1%,比栽培大豆具有更高的饲草生产潜力。但一年生野生大豆荚产量远低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荚产量是野生大豆的6.4倍。来自不同生态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差异显著。引自低纬度地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全株草产量、叶片和茎产量显著高于引自高纬度地区和当地的一年生野生大豆;但荚产量呈相反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