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宋莲军  赵秋艳  乔明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5-12015,12047
[目的]寻找白菜食用前的最佳贮藏方式。[方法]采用20、4℃、非包装(自然状态)和密封包装4种方式贮藏白菜,研究白菜亚硝酸盐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白菜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后降,但均高于新鲜白菜中的含量,4℃贮藏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20℃贮藏的。密封与否对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室温条件下非包装和冰箱中密封的方式均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菜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不断减少,低温和密封均有利于Vc的保存。[结论]低温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减少Vc的损失,密封包装有利于减少Vc的损失,可选择冰箱密封的方式贮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生菜保鲜的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生菜的保鲜寻求一种简单、便宜的方法。[方法]以生菜为试材,用5、15、25、35 mg/L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赤霉素对生菜保鲜的品质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试验用赤霉素浓度均可以保持生菜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减少生菜中水分、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损失,阻止亚硝酸盐含量的上升,能够延长生菜的贮藏寿命,提高其贮藏品质,25 mg/L GA3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研究可为生菜的保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的52个文冠果种源分类情况,为进一步育种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研究依据。[方法]本试验通过测定小叶面积、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长宽比、叶缘锯齿数、叶缘周长、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一年生枝条长度及粗度等指标,对52个文冠果种源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提取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要描述小叶长度、叶缘周长和叶面积;主成分2主要与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小叶长宽比相关;主成分3主要描述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b。[结论]52个文冠果种源可以分为4个大组,组Ⅰ中含有43个种源,组Ⅱ含有2个种源,组Ⅲ含有6个种源,组Ⅳ含1个种源。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文冠果引种、新品种培育和种质资源的调查及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野菜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荠菜、苦荬菜、刺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野菜中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冷藏和冷冻)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藏和冷冻两种贮藏方式中3种野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冷藏处理较冷冻处理下降幅度小。粗纤维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亚硝酸盐含量出现消长变化,贮藏第2天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6天又有所上升。贮存时间相同时,冷藏条件贮存的野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南汇水蜜桃为材料,研究经羧甲基壳聚糖保鲜剂处理之后并于2℃低温贮藏的水蜜桃表皮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黄酮、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保鲜处理对水蜜桃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浸泡加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涂抹剂能有效减缓水蜜桃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黄酮、花青素的分解速度,从而使经该法处理过的水蜜桃在2℃低温下储藏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铜鼓嶂主要野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人们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采自广东省梅州市铜鼓嶂山区的10种野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10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为62.02~1 548.97 mg/kg(鲜重),平均为324.90 mg/kg(鲜重);亚硝酸盐含量为0.10~0.235 mg/kg,平均0.15mg/kg;Vc含量为11.14~50.65 mg/100 g(鲜重),平均29.60 mg/100 g(鲜重)。[结论]10种野菜中的苦斋菜、三白草、加拿大蓬、车前、鼠鞠草、紫萁、牛尾菜、苣荬菜、积雪草9种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甜菜子属于四级蔬菜,不允许食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自然发酵泡菜的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添加Vc、茶多酚,对泡菜及其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添加0.5%。的茶多酚,可使泡菜和腌渍液中的亚硝酸盐峰值分别降低45.5%、88.7%;添加0.5‰的Vc,可使泡菜和腌渍液中的亚硝酸盐峰值分别降低7.5%、13.7%;添加茶多酚,可以延缓Vc的损失过程。[结论]茶多酚和Vc对亚硝酸盐的形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茶多酚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Vc,且茶多酚对泡菜中的V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保持贡柑果实品质的方法。[方法]在采后用冰果重量比1:1、1:2和1:3的比例加冰处理德庆贡柑,研究贡柑采后贮藏性能和果实品质变化特点。[结果]1:2加冰处理能保持果实TSS的含量;加冰处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果实总糖在高位水平;随加冰量的增加好蒂率也相应提高。从综合效果看,果实总糖、TSS、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和变化动态以冰果比1:2为优。加冰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果实霉蒂率,提高好果率,效果以1:1和1:2处理为佳。[结论]采后加冰能显著改善果实好蒂率、好果率及果实外观色泽,保持果实内含物含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铜鼓嶂主要野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人们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采自广东省梅州市铜鼓嶂山区的10种野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10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为62.02~1 548.97 mg/kg(鲜重),平均为324.90 mg/kg(鲜重);亚硝酸盐含量为0.10~0.235 mg/kg,平均0.15mg/kg;Vc含量为11.14~50.65 mg/100 g(鲜重),平均29.60 mg/100 g(鲜重)。[结论]10种野菜中的苦斋菜、三白草、加拿大蓬、车前、鼠鞠草、紫萁、牛尾菜、苣荬菜、积雪草9种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甜菜子属于四级蔬菜,不允许食用。  相似文献   

10.
李海云  王厚熹  董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01-11501
[目的]探讨生物菌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材,田间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施用“德玺”牌生物菌肥0、150、300、450、600kg/hm^2,随机区组排列。选取生长一致的植株测定黄瓜单瓜重、单株产量以及黄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硝酸盐,Vc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研究生物菌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黄瓜单瓜重及单株产量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黄瓜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生物菌肥能增加黄瓜产量,提高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施用量以不超过4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赵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56-6958
[目的]为了开辟草莓贮藏保鲜的新途径。[方法]以新鲜草莓为材料,在贮藏前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处理,通过对其在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来确定最佳保鲜剂配比。[结果]0.75%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涂膜对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各组处理。[结论]壳聚糖生姜蒜提取物结合,草莓果实在常温下的贮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2.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34-5735
[目的]为夏橙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SA)溶液将奥灵达夏橙浸泡20 min后置于20~22℃温度下贮藏32 d,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室温贮藏32 d后0.1、0.3、0.5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夏橙果实失重率分别降低了1.1、3.3、1.6和2.2个百分点,腐烂率分别降低了5.3、10.6、7.3、4.2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26、0.41、0.53和0.15 g/100 ml(果汁)。贮藏前夏橙果实TSS含量为10.6%,贮藏后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处理的TSS含量分别为10.1%、10.1%、10.8%、10.8%、10.0%。贮藏后对照、0.1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较贮藏前下降较多,0.3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下降较少。[结论]0.3 g/L水杨酸处理对夏橙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中草药处理下辣椒的贮藏特性,选择适宜的辣椒贮藏方法.[方法]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中草药浸提液处理对4个辣椒品种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的中草药处理在不同辣椒品种上的表现不尽相同,青蒿处理下,4个辣椒品种在各贮藏时期的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均最低,与对照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过程中,辣椒果实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VC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与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而言,青蒿处理对延缓辣椒果实叶绿素含量、VC含量、果实含水量的降低及MDA含量升高较其他处理效果好.[结论]研究可为贵州辣椒贮藏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添加助剂对咪鲜胺保藏淮山的增效作用,研究淮山的复合保藏技术,为咪鲜胺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淮山为试材,采用咪鲜胺(350和400倍稀释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助剂(0.1、0.2和0.3g/L)配制复合保鲜液用于处理鲜切淮山,以腐烂指数、失重率、褐变度(BD)、可溶性固形物(TSS)、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菌落总数等为评价指标,对冷藏期的淮山进行防腐保鲜效果分析.[结果]咪鲜胺或Nisin单一保鲜液处理能降低冷藏淮山的腐烂指数.咪鲜胺添加Nisin助剂能明显延长淮山贮藏寿命,降低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减缓果实内含物的损失;其中咪鲜胺稀释400倍+0.1g/L Nisin助剂复合保鲜液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添加0.1g/L Nisin助剂对400倍咪鲜胺稀释液保藏淮山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涂膜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番茄果实藏期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番茄果实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0.5%、1.0%、1.5%、2.0%壳聚糖(CTS)溶液浸泡1 min,在室温(10~15℃)下贮藏20 d,每5 d测定1次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浓度1.0%和1.5%CTS处理明显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增加Vc的含量。[结论]适合的CTS浓度可以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番茄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6.
海藻酸钠涂膜对灵武长枣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玉锋  马玉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5-7176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低温备件下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贮藏期间每天观察灵武长枣果实外观变化,每隔6d测定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失重率等理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浓度1.0%的海藻酸钠涂膜能够减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果实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同时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灵武长枣的后熟进程。[结论]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提高灵武长枣的外观品质,起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伦沛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2-12665
[目的]通过对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促动力学研究,寻找影响其催化活性的环境因素。[方法]以红毛丹果皮为试验材料,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EDTA、Vc、亚硫酸氢钠、柠檬酸4种抑制剂和底物浓度对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6.8;EDTA、Vc、NaHSO3、柠檬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EDTA的抑制效果较其他3种抑制剂强。[结论]利用低温、一定浓度的EDTA、Vc、NaHSO3、柠檬酸等试剂可抑制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延长红毛丹果实的贮藏和运输时间,抑制其褐变;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绿芦笋的营养保鲜液。[方法]采用蔗糖+明胶+D-异抗坏血酸钠、琼脂+肥料2种营养配比的营养液,用以给贮藏期间的芦笋提供水分及营养,复合涂膜采用壳聚糖+苯甲酸钠+6-BA、壳聚糖+Vc+草酸、壳聚糖+草酸3种涂膜配方对绿芦笋进行涂膜处理,考察其在5℃冷藏下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营养液处理组的绿芦笋贮藏品质在贮藏14d后品质最优,能保持鲜嫩状态,明显减缓芦笋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下降,明显抑制芦笋Vc和叶绿素的降解。复合涂膜处理对芦笋的贮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贮藏9d才丧失商品价值,对照组在第7天时已经毫无商品价值。[结论]用营养液在冷藏条件下贮藏绿芦笋,能显著延长芦笋的货架期和改善绿芦笋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无花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高政  袁亚芳  张盛旺  黄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5-19576,19660
[目的]寻找绿色、实用及廉价的无花果鲜果贮藏途径。[方法]以新鲜无花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热水处理、冷激处理及大蒜提取液处理等方法,研究其在4℃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各处理均能抑制无花果腐烂指数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激处理1.5 h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处理。[结论]在不影响无花果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冷激处理1.5 h的保鲜效果最好,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无花果保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