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几种药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如皋市栽种的番茄对病毒病普遍具有极高的易感性,连作和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生尤其严重,田间常见病毒复合侵染,使病毒病症状加重且表现多样化、复杂化.耕作制度的变化、持续暖冬和保护地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使番茄病毒病有日趋严重之势,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和蔓延,于2008年在如城镇平明村进行了控防番茄病毒病的药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番茄病毒病是由寄生性病毒引起的病害,江苏如皋市栽种的番茄对这种病害普遍具有极高的易感性,连作田块和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生尤其严重,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病田率100%,平均病情指数50.3,造成番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经济损失较大。田间常见病毒复合侵染,更加重了病毒病对番茄的为害,使病毒病症状加重且表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化学防治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PCR检测,评价应用化学杀虫剂防治Q型烟粉虱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作用,并研究病毒抑制剂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杀虫剂防控Q型烟粉虱后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带毒率可降至3.00%。病毒抑制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条件下对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44.08%~52.63%,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20%病毒灵可溶性粉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引起所致,全国各地均发生,山东尤以露地和秋延迟栽培番茄最为严重.1996~1997年,我们就吉林四平生化实验厂生产的20%病毒灵可溶性粉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为该药剂防治蔬菜病毒病提供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辣椒、番茄在焉耆垦区大面积种植已有多年,病毒病的发生危害已经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辣椒、番茄的病毒病防治要点及对症药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菌克毒克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病毒病是发生在番茄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在伊春市番茄产区发生和危害越来越重,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给广大菜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2003年我们用生物农药2%菌克毒克水剂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降低了产量,且因灰霉病的大发生而造成的毁棚事件时有发生,灰霉病已经成为制约番茄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灰霉病对常规药剂的抗性明显增加,常规药剂防效很不理想,为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根据无公害产品生产要求,进行了低毒、低残留的2.5%适乐时种衣剂等新药剂和常规农药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在滨州市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高效、无公害药剂,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番茄病毒病是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发生比率最高,目前还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出的耐病毒诱导剂“NS—83增抗剂”是一种无毒无公害的乳剂。1986~1987年我们先后在西昌市、攀枝花市等地用该药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番茄、青椒病毒病,近些年来在山河镇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在80年代末期采用弱毒疫苗法,防效不高.农民只好压缩种植番茄、青椒面积,使我镇的番茄、青椒生产受阻,产量低.今年我镇接受了黑龙江省植保站宁南霉素防治蔬菜病毒病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是浙南早春大棚番茄上一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浙江温州、丽水等地严重发生。冬季和早春浙南地区温度低,湿度大,灰霉病易发生和流行,常导致减产20%~40%,严重的甚至绝收,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新型药剂,于2001年春引进20%禾益1号悬浮剂进行了大棚番茄灰霉病防治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禾益1号悬浮剂(浙江永嘉禾益农药厂生产),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新沂农药厂生产,市售),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即达科宁,…  相似文献   

11.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病原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病是番茄的常发性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河南商丘市番茄种植面积大,重茬的比例高,病毒病的发生越来越重,在综合防治中,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2.
引进11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大棚内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大兴区秋大棚种植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欧罗娜、华粉2009、欧利、浙粉701产量高,但华粉2009畸裂果率较高,欧利抗病性较差,有待开展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品质。综合来看,欧罗娜、浙粉701表现最佳,其产量、品质和抗性均优于其他品种,较适合在大兴区进行秋茬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3.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每年引起番茄大量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通过对番茄病毒病防治的长期研究,其结果表明,用盐酸吗啉呱和病毒A、微量元素配成复配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美国发现第一种番茄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近30种可侵染番茄的病毒.在上海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源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番茄引起花叶、蕨叶和黑褐色坏死斑等病毒病症状,严重时引起死亡.自2005年10月以来,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发生了一种新的病毒病,经病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酶学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嫁接试验等,结果认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番茄病毒病是危害大棚秋番茄的主要病害.严重发生时可减产30%~50%,本试验以大棚秋茬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与秋季番茄病毒病发生及产量关系,为生产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分别于2013、2014年引进7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大棚进行比较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欧罗娜、浙粉701、12-14具有产量高的特点,但欧罗娜、12-14在两年试验中产量表现不稳定,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品种特性,综合来看浙粉701表现最佳,其产量和品质及抗性均优于其他品种,较适合大兴区秋茬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7.
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甘蓝烟粉虱这三种蔬菜病虫害在山东地区时常发生,严重危害了蔬菜栽培产业的经济利益,笔者对以上三种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以期为山东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指导和参考。试验结果表明,40%施佳乐1000倍液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最好;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最佳的药剂是72.2%霜霉威8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是防治甘蓝烟粉虱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8.
春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在我市种植历史悠久,早春番茄生产已成为我市菜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在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晚疫病、灰霉病、青枯病、脐腐病、病毒病、棉铃虫、蚜虫等病虫害。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早春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番茄病毒病是西宁市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为防治该病常常使用大量农药,既污染了果品,防治效果也不理想.为此2006年引进植物源抗剂维佳希、生物杀菌剂农抗120和宁南霉素3种生物制剂,用植病灵做常用药对照,进行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番茄属于喜温作物,要求的环境条件较严.病虫害种类较多,有的危害较重.东北三省主要的致命病害为病毒病、早疫病、斑枯病等.且时有大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番茄的病毒病发展与蔓延十分迅速.它的类型复杂,为害广泛,使番茄的生产期大大缩短,产量显著下降.并使晚夏番茄或秋番茄几乎无法栽培,甚至造成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绝产.病毒病已成为番茄生产之大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