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玲 《蔬菜》2004,(3):13-13
用莲藕的顶、侧芽进行莲藕种植,具有节约藕种,扩大繁殖系数等优点,并且产量与用种藕作种苗的田块相差不大。如果结合用小拱棚进行保温育苗,能提早播种时间,提高幼苗成活率。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用莲藕顶、侧芽作种苗,结合拱棚在种植莲藕上的应用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院本文根据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总结了绿色莲藕的生产技术要点,提出了对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以期为莲藕的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优质莲藕安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规程规定了对无公害莲藕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措施、采收、包装、贮运等的要求。适用于黄右市无公害莲藕的生产。 一、无公害莲藕生产技术原则 1.选择适宜的生产基地要求产地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及土壤质量均参照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有关指标分别见表1、表2、表3。  相似文献   

4.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生蔬菜,也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一种典型的经济作物。露地栽培时,一年当中除定植后90一120天左右的生长期外,其余时间均可以留地贮存、随时按需采挖上市。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莲藕商品产量约为1500kg/667m^2。近几年,产区667m^2莲藕纯收入多在1500元以上。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参与起草制定了NY/T837—2004《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T 5239—2004《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及NY5331—2006《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等与无公害食品莲藕有关的农业行业标准和多部地方标准,积累一些经验。现重点介绍长江流域地区无公害食品莲藕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4):76-77
莲藕腐败病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通过2015—2017年对周口市区域内商水县、西华县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基地的莲藕腐败病的调查,分析其在莲藕上的危害特点、发病条件及致病机制,并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的防控技术,可为莲藕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戴军 《上海蔬菜》2023,(1):83-86+94
我国莲藕种质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特菜”,莲藕产品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之一。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近几年我国莲藕在生产和出口贸易中面临一些困境,例如缺少高端优质产品、缺少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推广力度不强、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出口贸易竞争无序和出口门槛提升等诸多问题。该文介绍了我国莲藕的出口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产品定位、产品影响力、产品成本、错位竞争、加强经贸合作等角度提出了我国莲藕高质量出口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上市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翌年4月,5、6月是莲藕上市淡季.生产上,通常利用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技术采收青荷藕上市,来填补6月中下旬的空档期[1],而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市场空白则通过"延迟采收技术"生产的莲藕来填补."莲藕延迟采收技术"以留田贮藏莲藕在翌年3月中下旬后灌深水和人工收割萌动叶簪为主要技术措施[2],或在田间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实现莲藕延迟萌发,达到延迟采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池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藕是人们喜食的水生蔬菜之一,多为露地栽培,7月下旬开始收获。近年来我地摸索利用日光温室大棚进行冬春季栽培,使莲藕的采收期提前到6月上旬。一方面可与露地栽培相结合,实现鲜藕周年供应,满足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另一方面可提高莲藕生产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9.
响水县是莲藕种植的传统县,莲藕种植面积为江苏省较大的地区,大部分农民对莲藕种植有熟练的技术,病虫害也发生较轻。但因为长期连作,造成土壤的病菌积累严重,近年来引起莲藕的病虫害发生呈蔓延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一套莲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莲藕枯萎病又称莲菜腐败病,是莲藕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陕南莲藕面积扩大,莲藕枯萎病在一些地方发生突出,造成商品率降低,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1.
王静 《长江蔬菜》2013,(18):146-149
近年来,随着北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其对人文景观的强烈需求,莲藕种植逐渐由南向北过渡,北方各省开始大面积种植莲藕,对莲藕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与南方完善发达的技术和研究体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本文对莲藕在北方主要种植地区的栽培模式、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和设施应用等作一简述。以期为我国莲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生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北方莲藕的种植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莲藕属于水生蔬菜中的挺水植物,生产技术要求高,加之又是在水田中操作,有很多棘手的生产难题存在.如莲藕移栽成活时缺蔸、莲藕腐败病的发生、食根金花虫的为害、杂草丛生、紫背萍难治、换种时前茬残留种源的清除等.为此,作者近几年通过研究,应用了一些相关的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莲农们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永丰县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大县,常年莲藕种植面积达833.3万hm^2,年产商品莲藕达1.37万t以上,远销南昌、丰城、吉安、新余、抚州及周边县市。生产的莲藕个大白嫩,圆润、藕节均匀,脆甜爽口。现介绍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莲藕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也是长江、珠江及黄淮流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莲藕标准体系,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进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对莲藕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莲藕相关标准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莲藕质量安全标准和农残、重金属等限量要求,以及国际莲藕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并针对莲藕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莲藕小棚覆盖和埋施稻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二晚水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二晚水稻与早熟莲藕的茬口衔接,早熟莲藕种植面积也随着增加.按照常规生产技术,在南昌地区早熟莲藕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移栽,7月中下旬起藕上市,但由于早熟莲藕生长期有限,产量不是很高,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如何适当延长莲藕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在短时间内快速起藕就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出了双季莲藕套种慈菇的配茬生产模式,一般667米。莲藕产量2500~3000千克、慈菇700~800千克,平均667米。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配茬,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介绍了柳江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1年3熟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武汉蔡甸区是全国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2016年蔡甸莲藕栽培系统被农业部收录为农业文化遗产。蔡甸莲藕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露地种植每667 m2产值6 000元左右。武汉蔡甸区种植莲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十多年来,蔡甸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莲藕种植已从湖泊发展到农田中,年种植面积达1万hm2(1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之一,有着"华  相似文献   

19.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高。主要介绍建立柳州市柳江区“荷塘月色”双季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推广应用春藕+秋藕+慈姑一年三熟生产技术模式和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增效,并分析了(核心)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果菜》2001,(1):13-13
一支躺在试管中仅长5mm的幼小藕节,将对人类延续数千年的莲藕整体作种繁殖技术提出巨大的挑战。日前,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试管藕。有关专家评价,这是莲藕细肥工程的一大突破,将为莲藕的快速繁殖、实现产业化生产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研究室作为国内惟一的水生蔬菜基因库,在莲藕培育研究和开发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水平。由高级农艺师柯卫东主持的这一课题,历经3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成功。科研人员在莲藕优良品种上采集茎尖进行分化培养,每个芽分化为4个,这样,理论上一年即可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