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分化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利用34个籼粳特异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特性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粳型基因频率变幅在0.68~0.83,以粳型品种为主,占到总品种的63.6%,未发现籼型或偏籼型品种。海拔梯度分析表明,海南山栏稻中粳型品种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供试群体中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基因,其中稀有等位基因(基因频率≤0.05)数为86个,占到总等位基因数的45.03%。在供试的3个地理来源中,琼中县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旱稻具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稻作育种中的一种特殊的遗传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旱稻种质资源指导稻作育种,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9份旱稻种质(24份海南山栏稻,4份热大系列,21份其他地区旱稻)的遗传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22条多态性较强的引物,构建了49份旱稻种质的RAPD指纹图谱,这22条引物共扩增出375个条带,多态性条带为306条,其多态性为81.60%。参试的49份旱稻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46~0.952,平均为0.828。聚类分析表明,随着相似系数品种结合线的不同,可将参试的旱稻种质中海南山栏稻与其他地区的种质、大部分旱稻与水旱杂交稻、中国旱稻种质与国外旱稻种质区分开来,第C类海南山栏稻与第D类其他地区种亲缘关系最近,而与第Ⅰ大类亲缘关系较远。多数的品种的RAPD聚类结果与系谱基本吻合。该研究可为稻作种质鉴定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南山栏稻群体中具有较多红米资源。为了充分挖掘优异山栏稻红米资源,本研究选用海南乐东、保亭、白沙、琼中、五指山和东方等市县的56份山栏稻红米资源,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对农艺性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及用DPS 7.05软件对山栏稻红米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山栏稻红米资源属于中高杆型,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低。但少部分资源农艺性状表现较好,5.36%的资源株高小于120 cm,12.50%的资源属于多穗型,26.97%的资源穗长大于30 cm,14.29%的资源千粒重大于30 g;山栏稻红米资源的株高与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显著正相关,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极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结实率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均与千粒重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山栏稻红米资源分为四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的56号资源整体表现优异,其株高为113.1 cm,单株有效穗数为7.6,每穗实粒数为146.2,千粒重为31.9 g。研究结果可为山栏稻红米优质高产品种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山栏稻产量,确定山栏稻合理施氮量,改进旱作山栏稻施肥策略,从而探寻山栏稻高效高产生态栽培方式,减少稻田氮素污染。本试验设置了四种施氮量处理:N1 (施氮量90 kg/hm2)、N2 (施氮量180 kg/hm2)、N3 (施氮量270 kg/hm2)和CK (传统不施氮处理),研究两个典型山栏稻品种‘山川24’和‘满坡紫’的产量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植株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N2和N3处理相比于CK显著提高山栏稻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其中N3处理产量最高,但N2与N3产量差异不显著,N2在成熟期时光合速率更高。叶、茎和穗的含氮量和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N2处理在生育后期具有更高的叶含氮量。N3和N2处理的总吸氮量显著高于N1和CK。相较于N3处理,在成熟期时N2处理茎吸氮量较低,能更好地转运茎中的氮到籽粒中去。N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各指标基本高于N3处理。从产量和氮素利用两个方面考虑,施氮量180~270 kg/hm2是最适合旱作山栏稻的氮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92-5097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地方稻,其稻米价格较高,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山栏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株高较高,易倒伏,严重威胁产量。本研究以乐东山栏稻‘LD-1’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水平肥料与多效唑处理下山栏稻株高、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筛选能够大幅降低株高的施肥水平和多效唑使用浓度。不同水平施肥主要通过影响每穗实粒数导致产量改变。多效唑处理主要通过降低株高和增加单株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在不同肥料水平和多效唑处理同时作用的情况下,虽然每穗实粒数呈现显著降低,但‘LD-1’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降低株高、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每亩施复合肥20 kg,并于播种后35 d喷施225 mg/kg的多效唑进行处理(A3B3),株高比对照降低了25.29%,单株有效穗数增加了34.28%,产量提高33.64%,该处理为最佳的浓度组合。本研究为山栏稻高产稳产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栏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栏稻是旱稻的一大类,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从其种质类缘、农艺特性及抗旱生理、遗传基础和杂交育种等方面综述了山栏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海南地方稻抗旱差异性,采用人工反复干旱和自然干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3份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海南地方稻资源抗旱性排序不同;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明显差异,且抗旱性总体较强,强抗资源占6.06%,中抗资源占81.82%,弱抗资源占12.12%,其中Z1、Z30两份资源具有强抗旱性,建议在季节性干旱地区推广,而Z4、Z19、Z24、Z25几份资源抗旱性较弱;生育后期干旱对地方稻资源影响较大;抗旱性强的资源能够通过促进分蘖和延长生育期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 平均10.5个; 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 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稻种, 栽培稻等位基因数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70.2%和88.2%, 其中, 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65.4%和53.0%, 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仅为地方品种的81.1%。AMOVA分析表明, 总变异的10.3%是由于种间SSR遗传差异所引起的, 不同SSR位点种间的分化程度不同, 在0.7%~46.3%之间, 有43个位点种间遗传分化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以RM427分化最为明显, 达46.3%。聚类分析表明, 中国普通野生稻总体偏粳, 极少数广东、海南材料偏籼。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1基本条件1.1抗性(病、虫、冷、热)每年南方稻区(不含武陵山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5,同时,长江上游稻m/区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每年武陵山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每年北方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且稻瘟病抗性(稻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  相似文献   

10.
陈增建  朱立宏 《作物学报》1990,16(3):219-227
穭稻的植株形态及谷粒特性与云南稻的两个粳型地方品种相近,彼此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它与籼型品种的杂交结实率。穭稻野生性状较强,在 F_1代中表现显性.F_1植株的花粉育性为1.15—82.1%,与粳型品种杂交时育性较高,又以穭稻为母本时育性高于其反交组合。穭稻种胚酯酶同工酶的酶带与云南稻的粳型品种有些相近。穭稻与云南稻四个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