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揭示新疆草原主要毒草醉马草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探讨了不同PEG浓度(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0%、15%)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PEG (5%~10%)可促进醉马草种子发芽,而高浓度PEG(15%)则抑制其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促进胚根的生长;PEG胁迫下不同来源的醉马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且中低海拔区域(1650~1832 m)的醉马草抗旱性高于高海拔区域(2287 m)。  相似文献   

2.
段春华  鱼小军  徐长林  马燕玲 《种子》2012,31(4):7-9,14
研究了光照、水分和盐分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马草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黑暗和光照下的发芽率及幼苗长度没有显著性差异.NaCl和等渗透势的PEG对种子的萌发均产生抑制作用,降低了发芽率,且PEG的抑制程度大于等渗NaCl,说明渗透胁迫是影响醉马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醉马草种子能在0~398 mmol/L的NaC1浓度下萌发,较低盐浓度有利于根长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扩散能力主要与扩散单元数量和形态特征、扩散方式和扩散距离等有关.本文以草原毒草醉马草(Achnather uminebrians (Hance) Keng)为研究材料,对其果序扩散体(果实)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对扩散体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醉马草的果实(种子)属小型种子、果序结子数量多、结实率高;果实是该物种的扩散单元,风和水是其主要扩散媒介,风媒扩散属于近距离扩散,水媒扩散属于远距离扩散,稃片及芒对果实扩散无显著影响.以上特性是该物种在山区草原种大面积扩散,成为在分布区优势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农药防治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马草(A.inebrians)为害,是近年来草地畜牧业的一大灾害。醉马草大面积防治宜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采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进行了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筛选及安全性评价,结论如下:在醉马草拔节期大面积选择性除草剂筛选、浓度筛选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的效果以及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其他植物的药害。醉马草大面积化学防治,单独施药时选择除草剂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为(3.0 mL烯草酮+3.0 mL伴侣)‰;选择除草剂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7.0 mL)‰、混合施药宜采用[4.0 mL(15%精喹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4.0 mL(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相似文献   

5.
光果甘草和苦豆子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硬实种子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水浸泡5 d的种子吸胀率很低,硬实率很高,用硫酸处理1~1.5 h减少硬实率、提高发芽率的效果最好,光果甘草和苦豆子种子发芽率分别可以提高到98%和100%,其次是赤霉素处理,磨损种皮处理效果为第三.  相似文献   

6.
蔷薇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蔷薇种子的种壳约占种子风干重的80%左右。种子的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后,可以使种壳重量减轻30%左右。种壳变薄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些种类可进一步采用干——湿裂口处理。使种壳出现裂纹。无论以硫酸或是裂口处理,其目的都在于增强种子的透气性。处理后的种子经过一冬层积后,发芽率可达40%~80%,而对照种子则发芽极少甚至颗粒不发。  相似文献   

7.
硫酸脱绒棉种发芽率检测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主要针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形态学结构、内含物等进行研究,使用机械法去除种皮及化学试剂去除种皮束缚,以探究多花黄精种子结构及其休眠类型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种子粒径大小为(3.950±0.422)mm×(3.683±0.404)mm。鲜种子千粒重为(25.036±2.117)g,生活力为(83.33±5.51)%,鲜种子含水量为(45.29±2.76)%,种子吸水4 d后可达饱和;10%硫酸处理种子1 min为最佳处理方式,可有效打破休眠状态,并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比重的硫酸溶液,对苦豆子、乌拉尔甘草、草决明、黄芪4份种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比重越大,种子硬实率、发芽率、活力越高,虫蚀率越低。苦豆子、乌拉尔甘草和草决明种子的硬实率与比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82。比重大于1.262g/ml的苦豆子种子批的硬实率为95.2%,低于1.241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达到87.7%,比重大于1.296g/ml的甘草种子硬实率为97.8%,低于1.296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大于61.6%;液体比重法可在苦豆子和甘草种子上较好地分离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由于硫酸溶液液体比重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草决明种子的硬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适合的液体比重法。黄芪种子的比重与硬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866,不适宜采用液体比重法分选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  相似文献   

11.
党参种子发芽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给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做了党参种子发芽率的调查研究。首先,在党参不同产区收集党参种子18份,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党参种子的发芽状况做了比较,筛选出最适发芽条件。结果表明:党参种子最适发芽温度是20℃,并且需要光照;最适发芽床为纸床(TP),在折叠床上容易滋生霉斑,影响种子发芽;党参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加长而降低,陈种子严重影响着种子质量,新采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1年后即丧失活力,在-20℃低温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山西种子发芽率高,其平均发芽率比甘肃地区的种子高出38.37%;党参种子质量标准涉及发芽率、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等指标,其中发芽率是决定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利用产地和保存时间双因素对缅甸树萝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缅甸树萝卜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刚收集1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发芽率逐渐降低.3个产地在保存时间较短时发芽率基本一致,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的发芽率比景洪和盈江更高,说明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活力较高,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梁静  王仲朗  张瑞宾  沈云光  管开云 《种子》2006,25(6):41-42,46
对木芙蓉种子进行机械破损、不同药剂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砂纸摩擦、丙酮浸种均可促进木芙蓉种子的萌发,以砂纸摩擦5min结合丙酮浸泡3h处理获得的效果最佳;木芙蓉种子对赤霉素不敏感;一年陈种子在发芽率上明显高于新种子。初步得出:种皮障碍是木芙蓉种子萌发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木芙蓉种于需要后熟。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褐鳞苔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繁育难题,对褐磷苔草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化学(浓H2SO4浸种、NaOH溶液处理、GA3处理)及综合方法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褐磷苔草存在休眠,且休眠程度较高,使用10%NaOH溶液可以打破休眠,将自然条件下不萌发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3.75%,其次是切破种皮+GA3 1000 mg/L,种子发芽率达到12.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酸雨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采用纸上萌发实验,研究不同程度模拟酸雨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率(GP)、相对发芽率(RGP)、发芽势(GR)、相对发芽势(RGR)、发芽指数(GI)、相对发芽指数(RGI)、活力指数(VI)、相对活力指数(RVI)、胚根长(LR)、胚芽长(LG)、胚芽比(RTGR)、平均发芽时间(AGT)、异状发芽率(HGP)、相对酸害率(RADR)指标。结果表明,pH 5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各指标均没有明显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种子AGT;pH 4对黑果枸杞种子GPRGPGRRGRGIRGIVIRVI指标没有明显影响,但HGPRADR显著提升;pH 3、pH 2时,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生长被明显抑制。表明适当弱酸性环境更适合黑果枸杞子萌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利用这一特征来缩短黑果枸杞的育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续断种子的吸水萌芽特性,为川续断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种子吸水的研究采用重量法,种子发芽条件研究根据常规发芽试验进行。结果:川续断种子入水后前6h为种子快速吸水阶段,吸水量占最大吸水量的87.2%,20h内吸水饱和,其吸水量为种子平均重量的97.3%左右;川续断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温度为20℃。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5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15天,发芽势统计时间为第8天。结论:川续断具有快速吸水的生物学特性;温度对川续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光照有利于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9.
对软叶刺葵种子进行不同的化学催芽处理,结果表明:20%过氧化氢和浓硫酸浸泡5min、0.3%亚硝酸钠和0.2%的硝酸钾溶液浸种24h后,发芽率显著升高,发芽速度显著加快,尤以亚硝酸钠和浓硫酸处理效果为好;200~1000mg/L赤霉素和20~100mg/L激动素溶液浸泡24h也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但催芽效果与其溶液浓度有关。成熟种子轻度脱水,发芽率有所上升,但含水量下降至17%以下,发芽率急剧下降;当含水量下降10%以下,发芽力完全丧失,表明软叶刺葵种子很可能是中间型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