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不同种源地大花卫矛种子为材料,分别在15,25,30℃以及15℃12h/25℃12h变温、遮光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分析不同种源、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丽江等野生种源的种子萌发特性好、适应性广;15℃12h/25℃12h变温处理有利于不同种源大花卫矛种子的萌发。因此采集野生种源大花卫矛种子进行变温沙藏处理,处理约2个月进行大田播种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贾风勤 《种子》2020,(3):100-104
通过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对车前属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车前和车前种子在恒温条件下发芽起始时间较相对应的变温条件快,变温15℃/25℃,25℃/35℃显著延迟萌发起始时间。小车前、车前和大车前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变温环境为20℃/30℃,萌发率分别为83.60%、100.00%和98.80%,车前和大车前种子呈爆发型萌发方式,萌发率超过98%所需时间平均为4 d;恒温培养条件为25℃,且该温度下小车前种子全部萌发仅需3 d;高温均不利于种子萌发。3种车前属植物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与萌发率相一致的变化规律,表明3种车前属植物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温度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宁县、博白县、望谟县、凌云县4个种源江南油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5个恒温条件(15,20,25,30,35℃)和2个变温条件(15℃/25℃、20℃/30℃)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以及插值多项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种源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特性对温度的响应,探讨不同种源间种子萌发差异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温度条件中,江南油杉种子在25℃下萌发效果最好;博白种源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最高,萌发时滞和萌发历期最短;变温条件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因种源而异,只有20℃/30℃对少数萌发指标有促进作用;江南油杉种子萌发值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与种子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宽呈显著负相关。采用回归分析建立萌发值与温度的函数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当温度为27.3℃时,江南油杉种子萌发值最大(511.37)。  相似文献   

4.
朱莹  宋华  张琮琦  邓莲  安晖  张蕾 《种子》2022,(1):26-37
为探讨鸢尾属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以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组(冷层积0 d、冷层积60 d)8个温度处理(30℃、25℃、20℃、15℃、30℃/20℃、25℃/15℃、20℃/10℃、15℃/8℃)下的种子萌发时间进程、萌发率与校正的萌发速率指数。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种间差异较大,在供试的20种鸢尾中,9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大于80%,种子非休眠。11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小于80%,种子休眠类型和休眠深浅程度不一。山鸢尾、金脉鸢尾、西南鸢尾和燕子花为生理休眠。暖层积能打破矮鸢尾和囊花鸢尾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打破山鸢尾、西南鸢尾、金脉鸢尾和燕子花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提高绝大部分非休眠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但降低了鸢尾这个种的萌发速率。16种非休眠和具有中浅度休眠的鸢尾属植物中,5个种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5℃、20℃或25℃/15℃,11个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30℃/20℃、25℃/15℃、20℃/10℃、25℃或20℃。不同的种有其最适宜的特定温度,25℃/15℃是一个适宜绝大多数鸢...  相似文献   

5.
《种子》2018,(10)
为探明勐腊毛麝香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大规模生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7个恒温处理(5,15,20,25,30,35,40℃)和3个变温处理(20℃/10℃、25℃/10℃、30℃/20℃),对来自3个不同居群的勐腊毛麝香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勐腊毛麝香种子的最低萌发温度为20℃,最高萌发温度为40℃;最适萌发温度为30℃,在该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最大,萌发时滞和萌发历时最短,小苗的根最长,冠根长度比最大;变温处理的效果远不及恒温处理。此外,西双版纳曼么生产的种子质量较其它两个地方的好,可作为种源,而该地可作为勐腊毛麝香种子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6.
邓毅晖  罗婵  刘宏  卢宗军  王熙富  罗定明 《种子》2022,(11):125-129+143
以12种杜鹃花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性状进行测量观察,并在室温储藏后于25℃/15℃(白天/夜晚,各12 h)变温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分析不同杜鹃花属植物种子性状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供试12种杜鹃花属种子细小,测量种子长、宽,粒长范围为0.68~4.78 mm,粒宽范围为0.25~2.06 mm,其中溪畔杜鹃种子长宽比最大,短脉杜鹃种子长宽比最小;千粒重范围为0.060~0.334 g,其中毛棉杜鹃千粒重最小,稀果杜鹃千粒重最大;12种杜鹃花属种子萌发能力依次为腺萼马银花>溪畔杜鹃>金萼杜鹃>映山红>毛棉杜鹃>短脉杜鹃>广东杜鹃>丁香杜鹃>云锦杜鹃>心基杜鹃>稀果杜鹃>百合花杜鹃。对比分析不同杜鹃花属植物种子萌发能力和种子性状,得出不同杜鹃花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极显著,并且种子千粒重越小,其种子的萌发优势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桑敏  安晖  崔娇鹏  刘东焕 《种子》2022,(5):116-119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7种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20℃,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1.3%;绢毛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和15℃/8℃;粉刺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8℃;边塞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2.7%。不同温度条件对多刺锦鸡儿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葶韭是新疆野生葱属蔬菜中具有重要开发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本试验以高葶韭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葶韭种子黑色、倒卵形,表面纹饰呈现斑块状,具明显的颗粒状突起,大小为3.49 mm×1.88 mm×1.40 mm.在15℃/25℃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较整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分别可达到81.33%、80%和4.37,与0,5、10、15、20、25、30℃恒温处理以及0℃/10℃、5℃/15℃、10℃/20℃和20℃/30 ℃变温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照对高葶韭种子萌发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 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刘明久  许桂芳  王鸿升 《种子》2007,26(12):47-49
酢酱草、地黄、秃疮花、紫花地丁是有开发价值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光照有利于地黄、秃疮花、紫花地丁种子的萌发;酢酱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5℃和20℃恒温及变温;地黄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25℃、30℃恒温及变温;秃疮花、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25℃恒温及变温。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牛筋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为在复杂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对牛筋草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碱度、干旱、pH值等环境因子对河南安阳、江苏盐城和海南三亚3个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筋草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10℃,当温度上升到30~35℃时,3个地区的牛筋草种子发芽率均达到最大值;在20/10~40/30℃的变温条件下均可发芽,且当温度为35/25℃时发芽率最高。变温和恒温处理条件下,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低温条件下(恒温≤25℃,变温≤25/15℃),黑暗处理有利于牛筋草种子的萌发。牛筋草种子萌发受水势影响较大,随水势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盐碱胁迫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当NaCl浓度大于100 mmol/L或NaHCO3浓度大于150 mmol/L时,3个地区的牛筋草种子不能萌发;牛筋草种子在pH 5~10范围内均能正常萌发,所以pH值不是限制萌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质、光照和温度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羊耳菊种子的萌发特性,观察了不同基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处理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的基质分别为纱布、滤纸及细河沙;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2种;萌发温度分别为10,15,20,25℃.结果表明:1)种子萌发最佳基质为细河沙;2)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3)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达53.75%.本研究可为羊耳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叶底红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条件下叶底红种子的发芽特性,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种子发芽过程和不同温度、光照、采收期、种子贮藏时间等因素处理条件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底红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种子发芽为子叶出土型。在温度10~25℃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发芽速度越快,25℃下的发芽时间为11天,3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秋季采收的种子的发芽质量最好,幼苗长势也最好;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播种以不覆土为好;贮藏期对发芽速度影响不显著,但对发芽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贮藏30天内,发芽率下降5.7%,贮藏240天的种子只有12.7%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光照、温度和盐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照、温度、NaCl胁迫等方面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光照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以25℃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且萌发后的幼苗生长良好;NaCl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NaCl浓度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量均下降,发芽的高峰期推迟且峰值变小,相对盐害率升高;浓度大于0.20 mol/L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浓度达到0.50mol/L时种子不再发芽,但低浓度(0.01 mol/L和0.05mol/L)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4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贮藏条件,4种药食两用植物包括野甘草(Scoparia dulc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种子进行30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暖层积、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测定其萌发率和萌发速度。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扩散时活性极高(>96%),土人参和鳢肠种子扩散时的萌发率分别为94%和98%,野甘草和车前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不足30%。野甘草种子经过室温干燥贮藏(25℃:70.67%;25/15℃:26%)和15℃暖层积(25℃:82%;25/15℃:31.33%)其萌发率显著高于贮藏前(24-26%)、4℃低温层积(0.67-12%)和0℃冰冻贮藏(0-8%)的种子。经过4℃层积的车前种子萌发率(34%)显著大于贮藏前(29%)、室温干燥贮藏(16.7-18.7%)、15℃暖层积(11.3-13.3%)和0℃冰冻贮藏(0-0.6%)的种子。野甘草和车前种子在成熟时有较低萌发率,具有一定程度休眠;土人参和鳢肠为非休眠种子;室温干燥储藏和15℃暖温层积有效破除野甘草部分种子休眠、4℃低温层积可破除车前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温度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温度处理伴娘山月桂种子.结果表明,最适浸种温度为40℃>20℃>60℃;赤霉素浓度在0~500 mg/L范围内,浸种15 min和30min,分别以400 mg/L和300 mg/L处理最好,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萌发启动速度缩短.  相似文献   

17.
四种苋属植物种子萌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霞莉  毛一梦  王爱民 《种子》2012,31(7):51-53,64
以徐州地区常见的4种苋菜种子,皱果苋、凹头苋、反枝苋和白苋为材料,分别在15、20、25、30℃和20℃/25℃变温、遮光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凹头苋和反枝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变温对4种苋菜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黑暗条件下,反枝苋的萌发率显著提高,而其余3种无显著变化。冷藏4年后在25℃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降低,而凹头苋和反枝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平铺白珠的繁殖效率,以采集的平铺白珠‘极速贵族’种子为供试材料,测量种子形态、千粒重、吸水特性;并通过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统计不同GA3处理和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将无菌萌发所获幼苗与常规播种苗长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平铺白珠‘极速贵族’种子属小粒种子(千粒重(0.2995±0.0111) g),种子种皮薄且透水性良好。GA3浸种时间、GA3浸种浓度和温度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GA3浓度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浓度为1000 mg/L的GA3溶液浸泡种子12~24 h,环境温度为白天25℃、夜晚15℃的条件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64.67%)。无菌苗长势要优于常规播种苗,无菌萌发1500 mg/L GA3预处理种苗的平均株高(12.17 mm)和平均根长(18.15 mm)均高于常规播种苗的株高(9.65 mm)和根长(13.31 mm),培养基配方为WPM+2.0 mg/L 6-BA+0.1 mg/L ...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毛果胡卢巴、劲直黄芪、天蓝苜蓿、镰荚棘豆和窄叶野豌豆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以提高其萌发率,研究了0/10℃ 、5/15℃ 、10/20℃ 、15/25℃ 、20/30℃ 、25/35℃ 、30/40℃等7种发芽温度对西藏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在0/10℃条件下均无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随昼夜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毛果胡卢巴、劲直黄芪、天蓝苜蓿、镰荚棘豆和窄叶野豌豆牧草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种子萌发时滞最短,依次为2,2,2,3,4d;毛果胡卢巴和镰荚棘豆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5℃,发芽率分别高达95%和812.5%;劲直黄芪、天蓝苜蓿、窄叶野豌豆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30℃,发芽率依次为85%、912.5%和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