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枇杷开花一般在秋末冬初至翌年立春之间,长达三个多月,历经严冬。我国枇杷北缘产区——长江中下游每年都有寒潮侵袭,常因寒潮低温影响而使枇杷花器、幼果受冻,影响产量。根据枇杷开花结果与低温关系的研究(本课题研究资料),枇杷以十一月中下旬至十二月中下旬开花座果率最高,果实质量也最好。而十月(或更早)至十一月上中旬开的花,虽然结的幼果多,但冻害重,成熟果很少。果实结得越早,耐寒性越差。有关这方面研究,国內尚未见研究报  相似文献   

2.
枇杷果实冻害恢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枇杷秋冬开花 ,若遇 - 3℃以下低温 ,花及幼果就会受冻 ,冻害后果肉因缺乏来自种子的内源激素 ,不能发育成熟。枇杷 - 3℃以下冻害一般发生在 12月底至 2月初 ,枇杷已疏花疏果完毕 ,这时遭受冻害将严重影响果实产量 ,甚至造成绝收。福建省是我国枇杷主产区 ,也是我国枇杷最早成熟的地区之一。但在闽东、闽北等栽培区 ,枇杷常易遭受冻害 ,即使在福州等沿海地区也会受到大冻害影响。本课题组于 1999— 2 0 0 1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多倍体品种等途径 ,进行无核枇杷生产技术研究 ,获得初步效果[1] 。本试验结合以往研究基础 ,开展枇杷果实…  相似文献   

3.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极端低温-5℃以上,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均适宜栽植培育.但对低温甚为敏感,当温度降至-6℃时,枇杷花将受冻,温度降至-3℃时幼果受冻.余杭塘栖枇杷久负盛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塘栖枇杷面积逐年萎缩,带来周边临近地区枇杷产业的发展,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花果常容易受冻,影响产量与品质.解决低温危害是海宁发展枇杷生产的首要难题.本文通过枇杷大棚栽培防冻害试验,总结枇杷大棚覆膜、肥料管理、温湿度管理和疏果与修剪等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枇杷在花期平均气温<10℃可出现冷害.最低气温<-5.5℃或1、2月有两旬或两旬以上旬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平均值所造成的冻害都可造成减产.经低温锻炼可减轻冻害对产量的影响.寒潮加剧生理干旱,雾加剧日较差易使幼果脱锻炼.  相似文献   

5.
正1苹果花期冻害发生的条件苹果花期及幼果期抗寒力弱,对低温忍耐力差,易受冻成灾。一般苹果花芽受冻临界温度是-4℃;蕾期的极限温度为-3.8~-2.8℃、开花期-2.2~1.7℃,幼果期-2.5~1.1℃。苹果花期如果遇-4℃以下低温,就会发生冻害,而且在整个开花物候期低温出现越靠后,越易受灾。2影响冻害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2.1低温发生的早晚,在整个花期,越到后期,花器官对低温的忍耐力越低,花蕾期可忍耐短时-3.8℃的  相似文献   

6.
1 建园 1.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枇杷是原产北亚热带的常绿果树,一般年均温在15℃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其耐寒力较柑桔强,但因开花着果期在冬季,花和幼果的耐寒力远不如枝叶.一般花在-6℃、幼果在-3℃时开始受冻,所以冬季最低气温低于-5℃的地方就不太适合经济栽培.但枇杷花期长、花量大,且花蕾最耐寒,短时冻害只能冻死部分花和幼果  相似文献   

7.
枇杷幼果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亚热带常绿果树 ,秋冬开花 ,春末夏初成熟 ,在谢花座果期间 ,若遇 - 3℃以下低温 ,幼果就会受冻。 1 999年 1 2月 2 1~ 2 3日 ,福州地区连续出现 - 3℃~ - 3 8℃的低温霜冻天气。为了解枇杷幼果受冻程度 ,探讨防冻技术措施 ,我们于 1 999年 1 2月 30日对长红 3号和早钟 6号枇杷进行冻害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本所枇杷矮化密植园 (平地 )和良种示范园 (山坡地 )中 ,随机调查 6年生早钟6号和长红 3号枇杷各 5株的冻害情况。在良种示范园 (坡地 )中另选取 5株 6年生早钟 6号枇杷进行疏果套袋防冻试验。在寒流来…  相似文献   

8.
枇杷冻害及其抗冻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一种秋冬季开花、果实成熟于初夏的亚热带果树,抗冻性较差。当遇到冬春季寒流时,极易出现花及幼果受冻,冻害严重时会极大的影响枇杷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通过分析枇杷产生冻害的原因,结合枇杷花果冻害调查,对枇杷抗冻栽培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分析综述了与枇杷抗寒性有关的生理指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与总结,为枇杷抗冻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枇杷冻害,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枇杷耐寒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与越冬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太湖区域吴县洞庭山为我国枇杷三大名产区之一,地处北纬 31°—31°31′,位于枇杷栽培的北缘,因有太湖调节,当地年平均气温为16.1℃,年雨量为 1,205.9毫米,但每年1—2月本地区常遭受寒流、重霜的威胁,使花及幼果遭受冻害,影响当年产量。在 1958年1月中、下旬最低温度达-8.3℃,且有连续四天最低温度超过-5℃,连续十二天最低温度超过0℃,当时大部分枇杷品种已进入幼果初期,由于幼果初期的耐寒力最薄弱,因而造成大幅度低产。洞庭枇杷栽培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由于冻害的威胁,发展极为缓慢,因此本地区的枇杷如要保证丰产及迅速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花的越冬问题。  相似文献   

10.
预防枇杷早花的几条措施枇杷是较耐寒的树种,但因在冬季低温期间开花,春季形成果实,易受低温伤害,尤其是幼果,在-3℃就受冻。枇杷早花所结果实在一般年份都易受冻。因此,预防枇杷早花,对枇杷丰产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夏季管理采果后6月中下旬进行短截修剪和施肥...  相似文献   

11.
枇杷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果树,其产量丰歉不稳却比较突出。由于枇杷冬季开花,早春结实,初夏成熟,一般认为冬季低温造成花和幼果冻害导致产量不稳,而对于大小年结果因素以及受灾程度等问题仍认识不足,为此,有必要对产量不稳的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稳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果树花期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症状萌动的芽遭遇冻害后变成褐色至黑色,鳞片松动,芽体萎缩,芽子不能萌发而后干枯脱落;已经开放的花遭受冻害后,雌蕊首先被冻死,花萼起泡,子房内水分结冰脱皮;幼果受冻后,萎缩变黄,连果柄一起脱落。花器官各部分,对低温抵抗力最强的为花萼,其次是雄蕊和花瓣,最弱的是雌蕊。苹果花期耐寒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现蕾期开花期幼果期,未开放的花能忍耐-2℃低温0.5 h,幼果形成期只能忍耐-1℃低温0.5 h。  相似文献   

13.
枇杷在江浙皖鄂等地均有冻害,以前曾报道过影响枇杷寒害的若干气象因素及气象因素对枇杷产量的关联分析。而本试验通过枇杷受冻时水份状况的测定,发现枇杷幼果的冻害与幼果水份状况有关,目前对枇杷冻害时水份生理研究较少,特将研究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4.
正枇杷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的环境中就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时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会产生冻害;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气温过高也不适合枇杷生长,35℃以上影响幼苗生长、果实发育,还容易发生日灼病。枇杷生长迅速,结果早,嫁接苗植后2~3年、实生苗4~5年开始结果,8~10年进入盛果期,30年后产  相似文献   

15.
以大五星枇杷幼果为试材,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研究不同遮阳率的黑色遮阳网处理后枇杷幼果的冻害指数、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诱导枇杷幼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作用不尽相同,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DA含量,减小细胞膜透性。在试验处理范围内,遮阳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对大五星枇杷幼果抗寒防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杏树花期、幼果期抗寒力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报告以实践为依据,提出杏的蕾期、花期、幼果期可以抗御-7.1℃的低温,而不影响当年产量。杏树花期低温冻害是影响杏树产量的最大危害,这几乎是国内外研究杏树栽培中的共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钱春  刘素君 《西南园艺》2005,33(5):49-49,51
枇杷属亚热带果树。在重庆地区.当枇杷初花开放时,正遇梅雨季节,加之枇杷花序绒毛特别浓密,雨水很容易积留在花序中。湿度过大造成枇杷花序灰霉病、花腐病爆发流行。而感病的花序形成的幼果防冻能力又大大降低。每年重庆地区枇杷生产因为花序腐烂和幼果受冻造成不小的损失.严重者整株无果.用大棚栽培枇杷,塑料棚膜的保护可避免花期雨水的影响.减少低温对幼果的冻害.并且可提早10~15d采收果实。鉴于此,我们从2002年秋开始研究大棚枇杷防雨防冻的栽培管理技术.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锦翠 《中国园艺文摘》2014,(3):38-39,42,48
通过白沙枇杷‘太平白’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大棚内气温能够稳定在24.5~25.5℃之间,明显高于露地栽培,测定的120 d内,棚内比露地积温增加519.6℃,保温效果良好。棚内枇杷的花不会受冻,只有极小幼果受冻,而露地枇杷花和幼果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大棚枇杷的着果率比露天栽培明显提高,裂果率明显减少,发病率降低,每667 m^2产量增加250 kg,能提早上市1周以上,且果实品质好,售价高,每667 m^2增效达15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白沙枇杷是苏州特色水果,品质优良、市场畅销、生产栽培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果农欢迎,近年来江苏省沿江张家港等地也开始生产栽培白沙枇杷.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在亚热带北缘地区栽培冬季低温是影响枇杷授粉受精和幼果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了摸清苏南沿江地区白沙枇杷低温冻害的发生规律,笔者于2011-2012年冬季调查了白沙枇杷不同品种、不同方位以及不同位置花果的冻害发生情况,为苏南沿江地区发展白沙枇杷生产栽培品种选择和防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枇杷的花蕾、花朵抗冻能力高于幼果,对易发生冻害的地区,可推迟疏花、疏果,同时多留一些中、晚花,待极端低温过后再进行疏花、疏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