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蘖是水稻重要的生育特性.通过对水稻分蘖的发生规律、影响分蘖的因素、提高有效分蘖的途径以及管理要点的阐述,说明了要充分发挥水稻分蘖这一优势,对水稻增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成穗规律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稻II优818为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分蘖成穗规律的定点考察,明确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原理及其分蘖组成与常规灌溉有很大差异。水稻好气灌溉带3叶以上的分蘖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灌溉,而3叶以上的分蘖成穗率高,成穗数多,形成的穗型大,构成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结构。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了水稻毯式钵体育苗和机械摆栽技术,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提高水稻产量,对指导我市水稻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机插水稻分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项目,重点试验研究三个方面内容:①研究机插水稻大田分蘖发生以及成穗规律;②明确大田缓苗期叶位数;③各节次分蘖发生、成穗规律及消长动态。  相似文献   

5.
试验在黑龙江水稻灌溉试验中心进行,通过对水稻分蘖时期实施不同程度的受旱,初步研究了庆安地区水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需水规律、生理特性以及其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与水稻需水量及产量的关系密切;分蘖时期不同程度受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尽相同,轻度受旱可以获得较高的各项产量指标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水稻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主要针对当前水稻生产过程中基肥施用环节一直沿用抛肥机械和人工手撒施的施肥方式。基肥表层施肥损失量大、利用率低、劳动强度过大、用肥成本过高等问题,已造成田间施肥量大、分布不均、秧苗吸肥量不一致,导致水稻长势长相、分蘖穗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子差异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品质。为发展质量效益农业探索新的途径,攻克水稻施肥环节中这一技术难题,实现省工省时、提质增产、节本增效,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寒地黑土区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对耗水过程的响应规律,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深入解析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干物质量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决定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与抽穗开花期的耦合效应、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与乳熟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与抽穗开花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与拔节孕穗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各阶段耗水量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进入快速增长的时间和最快增长速率,进而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量,分蘖中期耗水量每增加1 mm,将提前0.459 d进入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阶段;拔节孕穗期耗水量每增加1 mm,干物质积累的最快增长速率提高0.011 3 g/d。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各阶段耗水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量的影响排序相同,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分蘖中期、乳熟期、分蘖前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与水稻经济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寒地黑土区水稻合理制定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在南京农业大学主持和指导下,吴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等相关农机、农艺人员进行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项目的研究试验,重点是试验研究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研究机插水稻大田分蘖发生以及成穗规律;明确大田缓苗期叶位数;各节次分蘖发生、成穗规律及消长动态。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肥模式单季水稻生长特性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灌溉模式与施肥方式的组合对单季水稻分蘖、根系生长、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下(薄露灌、间歇灌),水稻分蘖优于常规灌溉,并且3次施肥处理的最终分蘖量好于2次施肥;水稻根系长度和根毛总量均大于常规灌溉;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影响不显著;节水灌溉加3次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略大于常规处理,每亩增产10~30kg。另外,节水灌溉模式可显著提高单季水稻的水分生产率,生育期用水可减少10%~3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先旱后涝胁迫下水稻的茎蘖和株高生长动态,采用测坑试验方法研究先旱后涝胁迫对水稻分蘖数和株高的影响,根据分蘖变化拟合分析了水稻茎蘖消长动力学模型,根据株高动态变化拟合了Logistic增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先旱后涝胁迫过程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均不同程度地抑制水稻分蘖;水稻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受涝可促进株高增长,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受旱则抑制株高增长;茎蘖消长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茎蘖消长的过程,具有实践意义;Logistic模型拟合株高动态变化拟合度也较高,且适用合理.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灌溉方案和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土区水稻生长生理特性与产量对耗水过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黑土区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对耗水过程的响应规律,于2017年5月18日—9月20日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解析了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耗水强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抽穗开花期达到最大,为5.66 mm/d;耗水模系数在整个分蘖期达到最大,平均值为43.98%,抽穗开花期后趋于稳定。分蘖后期耗水量(ET3)对叶片干物质量影响最大;茎鞘和穗干物质量对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ET4、ET5)的响应程度最为显著(P0.01);分蘖中、后期耗水量(ET2、ET3)对根干物质量分别存在最大正效应、负效应;除分蘖前期耗水量(ET1)外,分蘖中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根系伤流量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ET2、ET3、ET4、ET5;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为正效应(P0.05),分蘖前期耗水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为负效应(P0.05);除分蘖前期耗水量外,分蘖中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影响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ET5、ET2、ET4、ET3和ET2、ET5、ET4、ET3。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的水分敏感指数值分别为0.120、0.244、0.252,这3个时期耗水量对产量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为黑土区水稻节水灌溉制度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应运而生,是我国水稻移栽及农艺发展的一次创新,体现了农机与农艺的完美融合。采取水稻钵苗分蘖机械移栽技术,不仅解决了普通水稻插秧机伤根还需缓苗的技术问题,而且满足了秧苗带蘖下田的农艺要求,促进了水稻的分蘖能力,延长了水稻生育期,提高了粮食的品质,实现了粮食高产。对比普通毯式育苗插秧机,尤其在春季气候较低或秋季早霜来临的季节,增产效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面喷施硼肥、锌肥和磷酸二氢钾肥,可有效地加快水稻的生育进程,促进分蘖,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增加千粒质量,增强水稻的抗逆性,从而达到促早熟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抑制了水稻大田分蘖前期生长,分蘖中期发苗速度加快,后期生长稳健,可促使水稻有效穗增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秸秆全量还田既解决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又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日前,在济南市历城区南河套村机械插秧示范点,群众对水稻机械化插秧赞不绝口,"水稻机插虽然秧苗矮、行距宽,但密度高、缓苗快、分蘖早,很快就能超过人工插秧"。村支部吴书记算过一笔账:人工插秧苗田与稻田比例为1∶5,机插秧苗田与稻田比例为1∶10,全村可节省秧田7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寒地黑土区水稻耗水特性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_7(7~6)均匀试验设计,分析了各生育期水稻生育阶段、昼夜间及逐时耗水量的变化特征,明确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产量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各处理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均值最高,分别为77. 25 mm、23. 09%;水稻各处理昼间、夜间耗水量总体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抽穗开花期昼、夜间耗水量均值达到最大,为6. 32、0. 76 mm/d;分蘖前期、分蘖中期水稻昼间耗水特征呈倒"V"形曲线,耗水量高峰出现在12:00—13:00;分蘖后期至乳熟期呈"M"形曲线,耗水量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12:00、13:00—14:00,乳熟期首个耗水量峰值相对提前,为10:00—11:00;阶段耗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直接作用和对R~2总贡献排列一致,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耗水量(ET_5)、分蘖中期耗水量(ET_2)、拔节孕穗期耗水量(ET_4)、分蘖后期耗水量(ET_3)、乳熟期耗水量(ET_6)、分蘖前期耗水量(ET_1);分蘖后期、乳熟期耗水量对WUE存在直接负作用,阶段耗水量对WUE影响决定系数较大的变量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4×ET_5、ET_2×ET_5、ET_2、ET_4;抽穗开花期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SWUE5)与水稻产量及WUE均呈显著正相关,分蘖前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SWUE5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4、ET_3、ET_1、ET_2。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黑土区水稻耗水特性、水分利用规律及水稻节水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东农428、松粳10、龙稻7为供试材料,常温灌溉为对照,研究了分蘖期不同历时(3、6、9、12、15d)冷水胁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冷水胁迫下生长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分蘖期冷水胁迫历时延长,水稻株高、分蘖数、出叶速度以及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下降,最高分蘖出现日期和剑叶抽出时间推迟。冷水胁迫环境下,产量与株高、分蘖数和出叶速度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冷水胁迫历时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化肥深施能提高肥效、减少流失,保护环境等益处。但是,并非肥料施得越深越好。以水稻为例。水稻根系的分布是有一定范围的,根系的伸展也是逐步由浅到深,如果施得过深,不仅费工而且也不能及时发挥肥效,容易造成水稻前期脱肥,后期贪青迟熟。导致减产。水稻的根系一般根群横向可达40厘米,深度达50~60厘米,大部分根群则集中在20厘米的土层内。据测定,水稻从分蘖到抽穗期这一生育阶段中有68%~100%的根系分布在1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此阶段,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既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也是肥料使用量最大的农作物,从育秧、移栽、分蘖到成熟每一个生长环节都离不开肥料。据了解,水稻生长一般需要施4次左右的肥料,其中移栽前的基肥施用量最大,约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各个施肥环节仍然沿用传统人工手撒浅表层施肥方式。这种传统人工手撒浅表层施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能精准施肥,造成施肥量大且施肥不均匀,水稻秧苗吸肥量不一致,水稻长势、分蘖、结穗差异也较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二是肥料不能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20.
阶段亏水条件下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辽星9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了分蘖前、分蘖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5个生育阶段不同程度亏水下,水稻的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实粒数、千粒质量、总腾发量、最大分蘖数、收获时蘖数、株高、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产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各指标对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的总贡献,建立了各指标对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阶段亏水条件下,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的提高和协调有助于实现高产的目标;在提高水稻水分生产率的过程中,产量的直接作用大于总腾发量,同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收获时分蘖数、根干质量的调节和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