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与“讲求树艺”口号孙中山从小就爱植树,17岁留美回国时,从檀香山带回一棵梭豆树亲手栽在庭院内。他强调中国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艺”,并倡导“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朱德与榆树1938年春,朱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从延安东渡黄河来到长治市龙泉山。他对农民说:“要栽树,特别是多栽榆树。”他带头挖沟,播下  相似文献   

2.
植树节     
辛亥革命前 ,我国没有“植树节”。 1915年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 ,我国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192 5年 3月 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 9年 ,当时的南京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 ,把“植树节”改在 3月 12日。 1979年 ,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 3月 12日为我国植树节。确定这个时间为植树节 ,一方面是为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另一方面 ,3月 12日 ,恰是惊蛰之后 ,春分之前 ,农谚说 :“伏天栽树株株死 ,惊蛰春风栽树株株生。”所以 ,这时植树 ,就全国而言 ,比较适宜植树节…  相似文献   

3.
植树趣闻     
增加汽车要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至少要栽一棵树。因为汽车在行使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并产生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消声器”,可以消除毒物和噪音。建造房屋要植树。印度西部古拉特邦阿默达巴德市自治机关曾宣布,凡要新建房子的人家,至少应在房屋地基四周植树五棵,方可得到有关部门发给的施工许可证。迁入新居要植树。我国傣族人民素有植树的习惯,他们每迁到一个地方居住,总要带上树苗,在自己的新居周围植上“定居树”。青年结婚要植树。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喜爱种植橄榄树。几百年前,南斯…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江苏省灌南县政府在乡村河边、路边等宜林地承包到期重签合同时,将“不在供电线路下植树”列入承包合同,从源头上解决线下植树难题。这是政企联手解决线树矛盾的有效举措,很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1894年,28岁的孙中山向清政府中堂李鸿章上书(李鸿章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为民请命”未予理睬)。孙中山在上书中提出了他的4项改革纲领,就是著名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4句话。在“地尽其利”段落中,孙中山说:农官既设,...  相似文献   

6.
机具介绍     
新型液压植树机一种新型液压植树机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这种植树机由履带式拖拉机牵引 ,采用液压系统调节耕深 ,最大开沟深度为 80 cm,主要适用于沙区、荒漠地区栽植根苗、扦插苗、沙柳等 ,是大面积营造防沙治沙、护田网机械。新型液压植树机可开沟、投苗、栽植、覆土至碾压一次完成 ,每小时可植树 45 0 0株。微型玉米收割机由残疾青年、“十佳文明市民”莱州市张圣研制成功的“金圣”牌微型玉米收割机已通过省级鉴定验收 ,并获得了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该机采用了 2项国家专利 ,技术先进。主要特点是 :1 …  相似文献   

7.
肖兵 《农村电工》2008,(2):33-33
“10kV电网通道禁止在5m内植树,220V电网通道禁止在3m内植树……”这是2007年2月28日,江苏省建湖县供电公司恒济供电所的电工在该镇苗庄村鸽河边现场为农民画线,指导农民植树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1894年,时年28岁的孙中山向清政府中堂李鸿章上书。孙中山在上书中提出了他的四项改革纲领,这就是著名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四句话。引起现阶段我们重点关注的那段文字在“地能尽其利”的段落中。孙中山说:“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上书中对这三件事逐一剖析。最后谈“耕耨有器”时,用字不多,极为精辟。为给农机界各位提供历史资料,再现孙中山先生光辉的农业机械化思想,现全文转录之。  相似文献   

9.
手提式挖坑机适用于园艺、城市绿化、坡地植树挖坑作业,是人们植树造林的“好帮手”。该类机具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启动快、功能完善、挖坑作业机动性能好等特点。使用机械化植树造林可极大地提高植树效率,又保证苗木的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徐文峰  支大勇 《农电管理》2006,(4):F0003-F0003
进入3月份以来,新沂市供电公司棋盘供电所未雨绸缪,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避免了电力线路下植树现象的发生。通过广播、标语、传单等形式广泛向用电客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线下植树的危害;与3个电工班签订预防线下植树目标责任书,要求电工分片包干,加强巡视;对工作管理、执行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11.
目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农村植树的高峰季节。随着近年来树木价格的逐年上扬,植树成了农民春天必做的一件大事。于是,人们见缝插针栽树,家前屋后,河旁沟岸,田头地边,到处是绿树成荫的绿化带。毋容置疑,植树造林乃是美化环境,防风固沙,造福子孙的好事。问题在于,凡事都应有“度”,不能到处随意乱植,象电线下、线路通道的“禁区”内,要保证供电部门规定的安全距离,不要形成“今年砍明年栽,后年又重来”的恶性循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严重后果。我县连续两年因砍树而发生了烧毁变压器、砸断线路的恶性事故。为此,笔者呼吁各地在植树时,要统筹兼顾,不要危害线路安  相似文献   

12.
近日,布尔津县从中国林业机械研究所引进新型液压植树机。据悉,该县引进新型液压植树机在疆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早在1894年,他亲手起草的变法自强的建议《上李鸿章书》中就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畜。”孙中山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无数次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  相似文献   

14.
林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机械化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的植树造林工作,并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是林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植树机械技术特点出发,说明了植树机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分析了植树机的作业形式和各自特点,总结并给出了植树机械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手提式挖坑机适用于园艺、城市绿化、坡地植树挖坑作业,是人们退耕还林的“好帮手”。该机具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启动快、结构功能完善、挖坑作业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引起了各地农机部门的喜爱与重视。使用机械化退耕还林可极大地提高植树效率,又保证苗木的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斗对联     
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送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  相似文献   

17.
本刊多次刊登我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袖的光辉的农业机械化思想。我们许多同志对毛主席提出的、江总书记重申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至理名言多能背诵,可是时至今日对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农业机械化思想却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为了加深大家对“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伟大战略的理解,本刊摘要刊登(中国农机化报)今年7月1日发表的张蓝水同志的(孙中山的农业机械化思想)一文。希望关·。农业的人都来读一读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多关心、支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编者——(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关于农业机械化系统而精辟的论述,笔者曾撰文并在1997年7月1日出版的《中国农机化报》上发表,引起农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农民日报》、《福建农机》、《山西农机》等报刊都引证或刊出此文内容。兴致所致,笔者又连续读了孙中山先生关于经济思想的几篇文章,惊喜地发现又有多处对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论述。其中比较系统的一处是在1924年《民主主义》(第3讲)的演讲词中。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期间,孙中山就开始对他的“三民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演讲。从1月27日起,…  相似文献   

19.
新年漫话     
一年复始话“元旦”元旦,表示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我们的祖先以五谷熟、四时尽而改年更岁。因而对元旦的来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和欢乐。在我国古代,商、周、秦均推崇本朝,“王者得政,示从我始”,都对元旦日期改弦更张,使元旦从正月初一依次推移到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月初一。直至西汉,汉武帝根据人们长期的天文记录,纠正了三代提前元旦的错误,重新将元旦恢复到正月初一。辛亥革命以后,公元纪年法已在我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为“行夏历”“顺  相似文献   

20.
名人与植树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种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遗惠后人,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我国历史上曾有许多名人植树的故事,传为美谈。山东曲阜孔庙大院门内,有一石栏围护的古桧,挺拔繁茂,旁边立一石碑,上刻“先师手植桧”。可惜原树已没,此株为雍正年间萌出的新枝长成。西晋文学家潘岳,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一带)县令时,发动百姓在黄河岸土地贫瘠处种植桃李,连绵成片,锁住风沙,既改善自然环境,又增加了百姓的收入。春天,繁花似锦;秋天,果实累累。人们赞美河阳县为“花县”。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称得上古代文人中的植树模范,他被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