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医     
<正>(上接总第291期)八李祯上了农学院的兽医专业,尽管不是理想中的医学院,可也让他兴奋不已,尤其是学校有一个古老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浩瀚如海,他每个周日总是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各类书籍。他还酷爱体育,每天下午总要到操场活动一会,很快体育老师把他招进了校足球队司职右边锋。李祯每周都要和小红通一次信,小红的每封信他都会读上好几遍,而且是在他的"绿岛"读。校园里树木葳蕤,还有偌大一个植物园,园子深处拨开灌木有一棵虬劲的松  相似文献   

2.
<正>那天接到朋友们小聚的电话,放学回家的儿子放下书包高兴地依偎着我:"爸爸,是不是有饭局?""有啊,你有什么想法?"我问。"妈妈上班不在家,能不能捎上我?"儿子撒娇的样子让我不好意思回绝。想想也是,把刚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丢在家里,实在不放心。父子俩骑着车出发了。走着走着儿子突然问我:"爸爸,你说人生在哪儿?"我一下子被问蒙了。这孩子,怎么想起来问这么个问题?人生就是人生,什么人生在哪儿?莫名其妙。我便反问:"那你说说人生在哪儿呀?""我说,人生在瓶子里。"儿子笑。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隆回县北部的小沙江山区属于雪峰山余脉,海拔1 836 m,地势复杂,属于高寒山区,这里居住着瑶族的一个神秘分支———花瑶,在当地号称"小西藏"。刘军是隆回县供电公司小沙江供电所所长。4年前,他来到小沙江供电所,从此便和"小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来,他踏遍了小沙江的村村寨寨,为小沙江人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以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4.
"下班晚走一小时,双休日准在办公室。"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的这一工作习惯,在省农委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30年的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工作激情,被同事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2月,原平市北郭下宏伟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示范农机合作社,这让社长李宏伟兴奋了好久。李宏伟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平川地带长大的他很早就结识了拖拉机。那是玉米收获后,秋耕的拖拉机"突突突"地进了村,还是顽皮少年的他和伙伴们跟在拖拉机后面看那"铁牛"像魔术师一样将硬实的土地变松变软而激动不已。爷爷说:"土地松软了,来年收成就会好。"长大了我也要开拖拉机,一个梦想的种子便播在了少年李宏伟的心中。带着这个梦想,初中毕业的他给同村的一个养车户打零  相似文献   

6.
正在竹溪县的地垄田间,时常出现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时而为农户讲解机械安全操作;时而为农户讲解技术要领;时而帮农户维修机具;时而向农户宣传法规;时而驾驶农机具耕种在广阔的田野上。农民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指导员师傅",之所以受到农民如此拥戴,是因为他任农机服务中心主任以来,总是走在前,干在先,奔波在农机推广第一线,从春雨润物到秋实累累,从7月酷暑到正月严寒,从促膝交谈到田间作业都有他孜孜不倦的  相似文献   

7.
"看我的"、"照我这样做",这是郑广领在员工面前经常说的几句话。在工作中,他处处走在前头。班组制定的规章制度,他带头遵守,为客户服务,他更是走在前面  相似文献   

8.
浓浓的晋中口音,一听便知是位朴实的山西汉子;矮矮的个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镜后炯炯的双眸,闪动着智慧的光泽——他,就是河北农哈哈集团工程师、播种机行业的知名专家、"仓转式排种器"专利发明人张永生.作为而立之年的业界后起之秀,他以先进实用的专利技术和矢志不变的追求,掀开了国内精密播种的新篇,造福于天下百姓.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让秦川人都富裕起来,当不了大明星,起码做个闪亮的小星星。"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富秦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景西向记者解释着他这个合作社名字的由来。鼓起勇气重拾农机1991年,高考落榜的宋景西没有气馁,他买了1辆小四轮拖拉机,很快就掌握了拖拉机驾驶的基本技能,虽然风里来雨里走,可一年下来腰包里鼓出两三千元,在当时委实不少。  相似文献   

10.
雨中情     
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从县供电公司出来,去走访山村里的一个小水电站。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变了,风吹得"呜呜"直响,树枝疯狂地抽动着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此时,我加快了步伐,焦急地向前赶,没走多远,  相似文献   

11.
<正>他时刻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的工作标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真正做一个履诺践诺的电力员工,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光明奉献之歌。国网冀北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公司小集供电所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有客户报修,就会扛起抢修设备奔赴"战场"。这支队伍的"领头羊"名叫常宏,担任丰南公司小集供电所副所长,在他平凡的工作中有着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用汗水诠释着电力职工克己奉公、  相似文献   

12.
正时至北疆棉花播种期,家住塔城地区乌苏市皇宫镇盐池村的陈老汉正驾驶着一辆雷沃M604拖拉机进行棉花播种作业。与往年作业有所不同,今年作业的时候他更显得悠然自得,而从覆膜、播种的效果来看也是相当笔直,行与行之间可谓分毫不差。借在地头更换地膜的功夫,陈老汉说道:"我这个车可不同一般,今年刚刚装上了‘大脑和眼睛’能自己看路、自己走,而且还走的非常直,你瞅瞅!"原来他所说的"大脑和眼  相似文献   

13.
<正>"俺就是见路不走!""孝生真是头‘犟牛’!""见路不走"是王孝生面对问题的一贯态度,同事们无奈又赞许地称他为"犟牛"。王孝生,河南省巩义市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员工,20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心检修维护设备,积极探索技术革新,保证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鉴于他的突出成绩和过硬技能,2012年10月,河南省电力公司挂牌成立了"王孝生劳模工作室"。力不到不足以论技王孝生从部队转业,成了巩义市供电公司一名普通职工。到一线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末,笔者同新员工刘某对一110kV线路进行常规巡检,我们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忽然,他指着空中的银线问我:"张师傅,你看那挂在悬垂线夹两边黑乎乎的是啥玩意呢?"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一看,对他说:"哦!那是防振锤。"他接着又问我:"那导线上为什么要装防振锤,它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利用我所学过的电气知识耐心地向他解释说:  相似文献   

15.
娄彦春 《农村电工》2007,15(12):34-34
在我的办公室里,放着一顶序号为"738"的安全帽.每次要到生产一线,我内心深处就会说句:"走吧,亲爱的安全帽."虽然,它是一顶极其普通的安全帽,但我对它却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因为这顶安全帽承载着一个让我难忘、让我羞愧的往事,也承载着我对它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6.
“嘿嘿,今天财运真好,1000元到手了”蔡二根心里想着放在兜里的那叠崭新的钞票,双手扶着那辆独轮车的车把,慢悠悠在回家的村路上走着。虽然他的左腿划破了皮,还在流着血,但走得还挺神气。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悠远的酒文化历史培育出了一支可观的白酒消费者队伍。而如今,大家不约而同地接受了一种新的酒观念:“名牌酒吃头不吃尾,喝着喝着就走了味。”追求不义之财的奸商造出来的假酒无论怎样维妙维肖,到了消费者口中马上便会现出原形来,而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些名牌酒随着、嗅着无论如何都找不出破绽,但喝进口之后感受却绝对异样,该是假酒吧,又分明拥有名牌的招牌和滋味;  相似文献   

18.
吴代昆,1990年7月中专毕业后,他放弃留在都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人口不足20万、环境十分恶劣的故乡凤山县。当他踏进凤山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大门,他便与农机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农机推广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已默默奉献了21个春秋,从一名普通推广员一路走上站长岗位,他怀着对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满腔热情,勤奋工作,无...  相似文献   

19.
难忘恩师     
在无处倾诉的日子里,回忆便默默侵渍着那段逝去的日子,眼前一位老师的脸庞便渐渐清晰起来。他影响着我日后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我日后从事文字工作的直接引路人,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王江。二十多年过去了,老师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小和尚每次练完之后总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他都置若惘闻,之后老和尚便无奈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剃完后照样顺手把刀"噌"地一声插下去。可怜人脑不比冬瓜,只听"哎呀"一声,老和尚已一命呜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习惯不改,最终将会酿成大祸。在电力安全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