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就像一条穿梭往返于河两岸之间的小舟,一次又一次把我们摆渡到季节的尽头。 又该过年了,可萦绕在脑际的感慨总挥之不去:今年的“年”怎么过呢?  相似文献   

2.
忙年     
小寒大寒,立春过年。日子过得就是这么快,转眼间又要过年了。按理说,"年"是一个节日,是一个可以休息和娱乐的假期,其实不然。有人曾经问我过年是什么感觉,我说就是一个字:  相似文献   

3.
透明的烛光     
1966年我八岁。那年冬天,落羽一般洁白晶莹的雪花纷飞,覆盖了积攒一年的狂热与呼喊,也掩埋了骚动365天的滋扰与寻衅。要过年了,游行的呼喊声不见了,打斗的队伍也失去了踪影。惟有那被风吹掉在雪地上的张张破烂不堪的破报纸,在寒风的吹拂下,一张张在雪地上打...  相似文献   

4.
陕北记忆     
过年腊八节一过,就有了年味。在民间,过腊八节被看作是过小年,日头也会"过个腊八,长一杈把",加上立春将至,新年在望,人们的心被万物复苏的气息所感染,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手脚比平日麻利了许多。常言道"吃饭看八月,干活看腊月",农历腊月一到,人们也变得格外勤快,干活格外卖力。吃了腊八饭,人们就开始大把地花钱,频繁地赶集,为过年的吃穿花用、走亲待客做准备。"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相似文献   

5.
365个开始     
过去的一年,倏然而过。平凡的岁月,平凡的人生,让我感到了一种异常遥远而切近的震颤。新鲜、光明又美好的新年来临了。新的一年,岁月馈赠给我们每天都是一个开始。每天,要过得充实,才有充实的一年;每年过得充实,才有充实的一生。而要每天过得充实,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惰性。开始了就能走下去,走下去就能达到渴望的目的地。新的一年,365个开始,让我们互相祝福,然后携手前行!365个开始@岳玉荣  相似文献   

6.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 珊瑚虫 珊瑚虫能在自己身上巧妙地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身体上“刻画”出365条环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5亿年前的珊瑚虫每年所“画”出的环纹是400条。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那时地球的一天只有21.9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来把过春节看作是过年,但世界上大部分老外所说的过年,都是指过“元旦”。那么外国人如何过年呢? 柬埔寨在新年期间,人们都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寺院朝拜,各寺院都挂起佛教的五色旗帜和白色的鳄鱼像旗帜。人们在长老的指点下在寺院周围筑起5~7个沙丘,预示来年五谷丰登。 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元旦这天最主要的活动是拜年。但见面时要将红粉抹在亲友的前额上,以表示新年祝贺,吉祥如意。 古巴新年之夜男女老少尽情地歌舞玩耍。但按当地的习惯,每人必须准备一碗清水,清晨每人把各自的一碗水泼到室外,以示去旧迎新…  相似文献   

8.
话说年俗     
祭灶在中国起源最早。传说灶王爷通晓每家每户的是非善恶,每到年底就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藉以惩恶奖善。老百姓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都要买灶糖,腊肉和香烛欢送灶王爷,求他“上天言好”,所以,孔子有“宁媚子灶”一说。不过,祭灶的日子随地区而有不同。扫年送走灶王爷后,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扫年的风俗也有悠久的历史。守旧的家庭每年还要事先挑选一个吉日来进行。扫除积年的尘埃,干干净净迎新年。年市赶办年货,是过年要务之一。人们在腊月到来就开始去集市置办年货。采买项目不胜枚举,从吃、穿、用的日常用品,到过年…  相似文献   

9.
记住汶川     
“放轻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声音,给逝者一个安宁”。这是我们进入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后随处可见的一个个提示牌上的话语。2009年清明节,我和爱人踏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2008年5月12日,这个给四川、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今天这里是什么样子?灾区的人民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市奉节县西南边陲,有一个镇叫羊市镇,与云阳县晏坪乡一桥相隔。这里山高坡陡、沟壑交错、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基础条件十分脆弱;这里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艰辛困苦。余海洋就是该镇大渔村一社一个普普通通的山里汉子。与多数人一样,没上过几天学的他,早早地扛起了锄头,风里来雨里去,只图个吃饱穿暖;但他又是幸运的,生在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凭着他还算灵光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个体工商经营干起,几番拼打,终于积攒了三十余万“巨资”,成了富贾一方的“款爷”、“名人”,小日子过得还…  相似文献   

11.
春节随想     
一年一度的春节说来就来了,带着寒冷的脚步把人紧紧包裹。没有时间的火花,也没有未来的承诺,春节像一个早就等待在路口的向导,告诉我们过年了,要团圆,要祝福,要怀想……春节是对温暖的向往,是坐下来思考又一个起点的日子。每到春节临近,人们都行色匆匆,放下手头的工作,拎着大包  相似文献   

12.
这些日子,老北京都说咱北京变化大了,隔天不转一转,就敢不认识。北京变化是大,可要问变化最大的是哪儿,十有八九的北京人会告诉你:长安街。长安街,谁不知道这是神州第一街。如果你还是半年前来过北京,到过长安街,那你的印象或许还是故宫、广场、十里长街,高楼大厦车辆奔流不息,那真叫个长呢!如果让我概括今天的长安街,一个字,“新”。“新”从何来?长安街上是绿树成线,绿地成片,天上不见了电线,街边不见了电杆,街也宽了,天也蓝了,能说长安街不“新”吗?长安街是“新”了,可这“新”,用长安街整治办副主任刘长乐同志…  相似文献   

13.
老林深处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重返了阔别多年的老林区———小兴安岭深处的一个林场。当年的老书记、老场长还在。两位“老林业”身体健壮,爬山不减当年。我们来到当年的采伐林班小号,眼前可见最多的是一排排已经长满苔藓的老树墩子。想当年,我初到林区的时候,就在这个林班当检尺员。1958年“大跃进”时期,林场三天放一次高产“卫星”,两天搞一次跃进竞赛,多伐树、伐好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伐木工人们也因此光荣过好一阵子呢。劳模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一阵轻风吹来,几片金黄色树叶飘落在眼前的老树墩子上。此情此景,我油然想起了…  相似文献   

14.
枫桥香榧     
现在孩子们过年过节,爱吃从国外进口腰果、开心果;我幼年时在故乡杭州过春节,最爱吃的却是家乡土产山核桃和香榧子。特别壳薄仁满、香脆酥鲜的香榧,抓一把放在口袋里,边玩边吃,真是过年的一件乐事。   这种干果盛产于浙江。宋代杭州太守苏东坡在老家四川一定很难吃到这种被誉为“干果皇后”的香榧。苏轼被贬谪杭州,倒饱了老人家的口福,不然,他为什么赋诗称赞香榧“彼美玉山果,粲食金盘实”呢?香榧我虽然从小就吃,但是它长在树上是什么模样,却到老也没见过。前年,我到武夷山游览,听说那里也有香榧树,我请那里自然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15.
年是一棵树     
正一直以来,总有一棵坚韧而无法移动的树,扎根在我心中。那树就是"年"。过年就要回家,家是一个饱含思念的地方,漂泊异地的游子,一想到过年,一想到家,就会掉了魂。年年过年,年就是一棵树,浓浓的乡情早已根深在我的骨子里,让我为之动情,为之落泪。年是一棵树,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每片叶子都挂着游子的乡思,有一片叶子抖动,树就牵肠挂肚。年是一棵树,是一棵开花的树,每年"年"来的时候,眺望或者仰望这棵树,我就会想起故乡,树上牵挂着我的乡愁,那满树的花朵,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元旦刚过,北京的准车主们就记住了两个日子:8日和26日。前者是首轮申请摇号截止的日子,后者则是摇号结果公布的日子。“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北京限购令“翅膀”的扇动不仅引得各汽车品牌股价大跌,也让全国车市感受到些许波动。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按照习俗,离家在外的人在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那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8.
更新观念广辟财路夏宗林,刘国冰传说中,有一位炼金老人,他临终前问他的两个儿子要什么东西。大儿子说:“我要你积攒下的那笔金子。”二儿子说:“我要你淘金、炼金的方法。”于是,老人把金子交给了大儿子,把淘金、炼金的技巧教会了二儿子。老人去世后,大儿子把金子...  相似文献   

19.
逃不出金盾法网2004年6月9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一个建筑工地,一个工头模样的人接待了两个操东北口音寻找老乡的汉子。应他俩的请求,工头很快把一个全身汗水淋漓的名叫王建奇的东北人叫来。“你叫王建奇?”来人听到这熟悉的乡音先是一怔,但很快平静下来,还没等两位“东北汉子”亮明身份就叹道:“我知道你们找到我是迟早的事儿,我已经煎熬了8个多月,这种日子早已过够了,我承认,是我杀了她。”看到王建奇被戴上手铐,工头这才明白,原来王建奇是个杀人逃犯。两位“东北汉子”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得耳布尔森林公安局的警察。雪消融惊显女尸5月,大兴安…  相似文献   

20.
雪天想回家选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回家可重温当年打工像在坳口等到我时焦急的那句话“儿啊你回来哪……”选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回家可再一次远远地仰视坳口上那慈祥的银玉镶嵌的佛雕靠近后再轻声唤“娘啊好冷哪……”选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回家娘在路上又会说“有钱无钱都不挂就盼过年能圆个家……”娘啊选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跟您回家纵然可细数这一路纷飞的花朵却无法数清您那被霜雪梁就的一首白发父亲,犁……父亲的犁弯弯的父亲的犁坯却标在的土地任父亲的犁翻来覆去父亲任日月和风雨翻来覆去翻来覆去疫工松松活活地肥沃起来了翻来覆去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