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现有森林面积3.1亿亩,其中,天然林2亿亩,人工林8586万亩,森林覆被率17.5%。国家启动实施的林业六大工程全部涵盖我区,自治区生态建设每年正以1500多万亩的速度推进,伴随森林面积的迅猛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种类、诱发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森林病虫鼠害猖獗危害的形势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塔城地区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森林病虫害危害日益加重。“八五”期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7.3万亩,平均每年危害面积达5.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万元。塔城地区林业处和地区森防站把防治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地区森防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为之骄傲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近年来由于病虫害泛滥成灾,已有倾塌的危险。据1989年调查统计,“三北”地区共发生森林病虫害约7000万亩,占现有林总面积的(?)0%,相当于“三北”地区新造防护林面积的77%。就我国去年情况来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65亿亩,经济损失20亿元,超  相似文献   

4.
森林病虫害——"无烟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成为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现有森林害虫8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6亿亩,已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年致死树木4000万株,  相似文献   

5.
在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由于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据统计,我国为害森林的病虫害有2,000多种,每年发生面积6,000—7,000万亩,相当干全国每年造林面积的总和。南方十三省(区)的马尾松毛虫为害面积常年存2,500—3,000万亩,按每亩损失木材0.1836立方米计算,每年因松三虫为害损失木材达500万立方米,约相当于全国木材采伐量的13%。因此,积极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森林保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称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其实它比冒烟的森林火灾严重得多.据全国资料统计,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约相当于森林火灾的214倍。森林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也远远超过森林火灾。我省从1950年到1989年的40年间,被森林害虫啃掉的木材合币达60多个亿,损失是惨重的。今年,我省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据越冬代和第一代的统计.发生面积已达16.67万公顷,已蔓延发展到90多县(市)。其中松毛虫有14.53万公顷,占整个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的80.7%;竹类害虫和杨树害虫都有回升的趋势;国家重点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林木种类丰富,为害林木的病虫种类也十分繁多。根据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资料统计,为害森林的病虫有8000多种,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发生的有200多种,经常造成灾害的有100多种。1980年以来,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都在1亿亩以上。每年因森林病虫危害,减少的林木生长量约1500万立方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亿元,大  相似文献   

8.
森林病虫害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980-1989年间,全国每年发生的森林病虫害都在1亿亩以上,减少林木生长量约1000万立方米,因受害严重而枯死的森林面积约500万亩,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森林火灾。引起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森林保护法制不完善,病虫害防治缺乏法律约束是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1989年12月8日国务院颁发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较具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行政法规,表明我国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十年来,我国森防工作以贯彻落…  相似文献   

9.
(一)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大敌,给林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解放以来平均每年发生病虫害的面积有一千多万亩,而防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全国三个森林病虫害高发省份之一,全省经常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森林病虫害有50多种,每年发生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多元。国内35种检疫对象已有9种在我省发生,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已蔓延至陕西、河北、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每年发生面积达一千多万亩。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业务部门的努力,我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83年防治面积达271万亩,比1982年增长28%,其中生物防治面积达41.9万亩,占防治面积的19%,比1982年增长89%。此外,还完成了全区森林病虫、药械和杨树病虫害专项普查;开展了松毛虫等综合防治试点;在生产性防治上利用飞机大面积喷洒马拉硫磷原油防治落叶松鞘蛾获得成功;对春尺蠖、松毛虫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经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6日,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万亩,是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也是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森林大火。这次大火,人员伤亡较多,造成的损失也是历史上罕见的。1950~1984年,我国先后发生森林火灾55万余次,烧毁山林5亿多亩,成灾面积1.8亿多亩,相当于解放后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43%。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啊!全世界每年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南宁地区森林病虫害不断发生并有加剧发展的趋势。60年代全地区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14万亩,70年代44万亩,80年代86万亩。90年代由于实施了松毛虫综合治理,病虫害发生面积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平均每年也达到23万亩。今年上半年南宁地区松毛虫发生面积12万亩,危害程度中等以上的面积是2.8万亩,木材生长量减少2.2万立方米,松脂减产168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776万元。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和经济损失都超过了森林火灾。南宁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点多面广。南宁地区主要森林害虫是松毛虫,80…  相似文献   

14.
<正>森林病虫害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三大灾害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亿亩,造成经济损失在50亿元以上。因此,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一、淅川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特点1.发生情况。河南省淅川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林火有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数百万公顷。美国每年发生12.7万多次森林火灾,火烧面积达120万公顷,平均每次火灾面积为9.5公顷,估计每年林火造成的损失及护林防火的费用在4~6亿美元之间。加拿大的森林火灾每年平均7,000多次,森林火烧面积约118.5万公顷,每次火灾平均面积为155公顷。其它国家如苏联、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及法国等,森林火灾也很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867万hm~2,每年因病虫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亿m~3,造成的经济损失近900亿元。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指导方针不断完善、防治能力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上世纪70年代,在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本着“积极消灭”的方针,以彻底消灭病虫为目的,大量使用剧毒化学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务院批准了林业部林护字〔1997)2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我国森林病虫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危害十分严重。全国有森林病虫害8000多种,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0多种。“八五”期间,我国森林病虫害年均实际发生面积800万公顷,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多亿元。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扭转我国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趋势,林业部对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关八个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是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制定防治对策的重要依据.我区1980—1984年间年均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68.7万亩,1985—1989年年均发生面积则达334万亩,1990年发生面积为344万亩.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统计数字由于缺乏统一的调查统计标准,而多有出入.如1983年发生面积939.7万亩,是1982年发生面积的2.9倍,是1984年发生面积的7.6倍.其实1983年并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森林病虫灾害评估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我省森林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八十年代年均发生面积达20多万公顷。经测算,全省每年损失木材生长量达45万立方米左右,给林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对森林病虫害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减少因病虫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着重对我省森林病虫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病虫害是破坏森林资源、影响造林绿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林业生产上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据统计,在我国危害林木的病虫害有2,0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多种。全国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6-7千万亩,相当于全国每年造林的总面积。而防治面积一般只占发生面积的40%左右。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很大,据典型调查推算,全国每年仅因松毛虫为害而损失的林木生长量就有500多万立方米。广西梧州地区1975年由于松毛虫危害,松脂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