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目前烤烟生产中的三段式烘烤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烟叶烘烤智能监测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率的测量方法.该系统由GSM模块、存储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烟叶含水量变化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等组成.经过实验证明,该系统价格适中、工作可靠,提高了烟叶烘烤效率,减轻了烟叶烘烤工人劳动强度,在广大烤烟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烤烟烘烤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烤烟烘烤是决定烟叶商品等级的最后环节。目前,烟农使用的烤房各于自然通风式,存在温湿度调控难、排湿不畅、烟叶商品等级低和燃料热效率低等缺点。为此,研制了一种在不改变原烤房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增设一套热交换器及热风循环装置,并实现强制热风循环的烟叶烘烤系统,能改善烘烤条件,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3.
赣南是江西省烟叶主产区,烟叶种植面积近6666.7hm2,年产烤烟25万担上下,烟农种烟年收入在1.1-1.3亿元,是我市农民增加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农业税逐步取消的过程中,烟叶作为唯一保留征收农业税的农作物,对增加县城财政收入,也将发挥厚实家底的作用。整个烟叶生产过程,烟叶烘烤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也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以往人工操作烘烤烟叶,需全过程人工监控,凭经验眼观手动来调控烤烟生产过程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劳动强度相当大,而且一旦把握不准,极容易烘烤出不合格烟叶,造成整房烟叶浪费。面对这种…  相似文献   

4.
温湿度对烟叶烘烤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远程监控手段不断收集烟农烘烤烟叶烘烤的温湿度经验数据,对实现烟叶烘烤的智能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简要分析GPRS网络,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烤房温湿度数据的远传,并借助力控OPC将其成功传输至Matlab,为后续收集、分析、智能化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烟叶烘烤的温湿度条件与烟叶最终的品质直接相关,烤房控制器通过将目标温湿度曲线数据与当前烤房温湿度对比反馈闭环控制,实现了自动烘烤控制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烟叶烘烤的效率和质量,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管理工作。但由于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要实现大规模密集烤房的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时更新并记录烤房内温湿度数据,设置温度超限报警和提供紧急开关,对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分析烤房烘烤信息并响应紧急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实现规模烘烤监控和管理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无曲线烘烤模式,根据机器视觉获取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图像信息,并利用专家经验做出相应的烟叶烘烤温湿度控制策略,以建立烟叶烘烤实时性状变化与控制策略之间的关系,实现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实验表明,采用该种模式进行烟叶烘烤对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烤烟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节能,二是提高烟草质量。这二者与烟叶的烘烤环节有直接关系。烘烤是烟叶生产过程中技术复杂程度较大的环节。而我省目前广大烟农普遍使用的是传统式上燃烤烟炉,该炉存在着耗能高、控温难、烤烟质量低等问题。因此,烟农迫切需要低耗节能先进的烤烟设备。于是我们受省烟叶生产供应公司的委托,1993年研制出XKJ90型下  相似文献   

8.
烟叶烤房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对烟叶烤房中温湿度的智能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方案,利用模糊推理合成规则,得出了模糊控制结果.采用模糊解耦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烤房中温湿度间的强耦合问题.同时,给出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温湿度模糊控制器系统实现电路.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性强,控制精度高,硬件设计合理,整机可靠性高,提高了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烟叶烘烤的质量,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烤烟烘烤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烘烤环境因素是一个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及各因素间具有强耦合性的多变量系统.为此,利用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符合烟叶烘烤需要的自适应分层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对烤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量进行自动测量与精确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简单易用,维护方便.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鲁棒性强,适用于烤烟烘烤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5HY-200(400)型半机械化烟叶烘烤机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的确定,并对机械烘烤烟叶及土烤烟吉的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机械烘烤技术先进,在提高烟叶质量,降低能耗,提高干烟产量等方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进  王笑 《农业工程》2019,9(8):38-40
针对大棚温湿度对蔬菜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及系统测试。该温湿度监测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对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光耦温湿度继电器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温湿度的当前信息可以在1602液晶屏准确显示,并且能够接受手机端送来的指令,完成与手机端的信息交换。实现了对温湿度的自动监控和控制,有效地提升了温室大棚监控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温室大棚无线温湿度监测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无线温度、湿度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一体化温湿度传感器SHT11对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协议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解包,计算出温度、湿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该系统发射部分以AT89C2051为内核,包括温度、湿度采集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接收部分以AT89S52为核心,将无线接收,液晶显示等模块结合起来,通过软、硬件抗干扰处理,设计出的实用、小型的无线监测温度、湿度装置可广泛应用到温室、粮仓等场合中。  相似文献   

13.
王丽雅 《农业工程》2013,3(4):48-51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设施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以DHT11温湿度传感器为温湿度采集单元,以AH2003为光照强弱采集单元,由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控制、照度检测、照度控制和上位机系统等组成,实现对棚内环境的监测、调节。测试表明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均符合植物最佳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4.
蚕房温湿度全天候自动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房内合适的温湿度有利于提高产茧量。为此,以温度优先兼顾湿度为控制原则,采用单片机技术,分段全天侯控制多种温湿度调节设施,设计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试验表明,系统稳定性好,成本低,适合广大蚕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温室群全数字式温度和湿度综合控制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原理,采用新型的数字式温温度一体化传感器(LTM8901)和一线总线结构,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温室群的温湿度全数字自动监控系统,温湿度控制子系统在容量EEPROM,可在100天内以小时为单位设定温湿度值并记录实测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C89C54的带时钟粮仓温湿度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粮食安全储藏和研究粮仓温湿度变化,设计了带时钟芯片DS1302的单片机温湿度记录系统。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HS1101进行湿度采集,将动态数据记录到STC89C54单片机内部EEPROM中。该系统运行正常,可以实时检测并记录温湿度,如检测到温湿度超标时则报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大棚通风对大棚内温、湿度影响,基于能量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大棚内部温、湿度预测模型,对大棚内部温、湿度进行预测模拟,并以试验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晴天天窗开度50%(处理1)与100%(处理2)时,大棚温度预测值和实测值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99,相对湿度预测值和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9,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棚内温、湿度;大通风面积对大棚内温、湿度影响大于小通风面积,通风面积对大棚内温度影响比相对湿度影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通风条件下塑料大棚温、湿度环境控制研究及南方塑料大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HT75的温湿度监测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环境中要实现温湿度的精确控制必须进行多点测量.为此,采用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SHT75来设计温湿度检测系统,以达到简化软硬件系统提高精度的目的. 系统以RS-485为信号传输媒介,以at89c51作为下位机的处理器,给出了总控系统与下位机的互联形式和上位机端Modbus协议的实现方法.此系统具有可靠性较好、测量精度较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不同地区气候不同,温湿度差异较大,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储藏过程中,会引起颗粒燃料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对燃料的应用产生影响。针对玉米秸秆颗粒和木质颗粒两种燃料,采用密封和露天2种储藏形式,利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模拟不同温湿度条件,开展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储藏过程中,影响颗粒燃料全水分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储藏方式;湿度大于70%,玉米秸秆颗粒燃料会出现长毛、发霉现象;木质颗粒燃料在高温、高湿条件时,会出现裂缝及发霉现象。  相似文献   

20.
温室温度和湿度的多变量模糊控制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介绍了一种基于MCS-51单片处理机的模糊控制温室温度的湿度技术,设计了模糊控制系统,并阐述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法以及硬件的组成。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模糊控制技术在控制温室的湿度和湿度时,系统响应快、超调量小、动作准确,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