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三门县位于浙江中部沿海三门湾的西南面,海岸线长227km,海域面积425.6km~2,10m等深线以内浅海49万亩,可供养殖面积10万亩,滩涂面积22万亩,可供养殖的滩涂15万亩。沿海共有大小岛屿122个,海岛总面积4.2万亩。海岛自北向南,星罗棋布,形成天然屏障。故而,沿海水域风平浪静,滩涂广阔,涂质柔软。境内有旗门港、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等港湾深嵌内陆,沿岸有清溪、珠游溪、亭旁溪、白溪、山场溪等八大溪流,雨季夹带着大量养份入海,致使近海水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蟹之乡"浙江省三门县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三门湾畔,县域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总面积481.7km2,浅海59万亩,滩涂21万亩。三门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全县目前共有海水养殖面积19万亩,2009年实现水产品总量18.27万吨,渔业总产值16.05亿元,养殖产量16.15万吨,全县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2036元,是浙江省海水养殖大县。  相似文献   

3.
正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以三门湾而得名,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海涂围垦工程相继实施,围塘、滩涂等传统养殖方式的养殖空间日益缩小,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海水养殖新出路,从围塘、滩涂养殖走向浅海养殖。三门县拥有浅海可养面积十多万亩,但目前可养面积利用率不到10%,浅海养殖发展潜力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三门湾畔,全县海岸线长227公里,滩涂面积21万亩,浅海59万亩,沿岸港湾众多,水系发达,海洋资源丰富,养殖条件优越。三门县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围塘青蟹养殖发展很快,至2006年底全县围塘青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产量10800吨,产值达4.68亿元,青蟹产量占浙江省的1/3,全国的1/9,产值占该县大农业比重的1/3,占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三门县为全国水产品养殖大县,享有"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等美称,拥有海水滩涂养殖面积20.4万亩,其中标准塘坝养殖面积9万亩。近年来三门县养殖发展比较迅猛,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种类逐渐增多,养殖产量逐年提高,其中缢蛏、泥蚶等海水养殖品种产量较大,苗种需求大。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七省市区浅海滩涂养殖发展迅速,据统计,1980年养殖面积108万亩,产量仅17万吨,到1990年底面积扩大388万亩,产量达58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13.7%和14.2%。1991年各地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广西养殖面积由过去的8万亩扩大到14.7万亩,相当于前40年总增加面积的77%,产量比上年增长1.8倍,今年上半年养殖面积又扩大到20万亩,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东、海南、福建、上海均增产15%以上,江苏、浙江也超过10%,七省市区平均增长14.8%,共增产8.6万吨。为了加快浅海滩涂养殖的开发,各地除  相似文献   

7.
渔光耀海西——福建省渔业60年发展成就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达3752公里,居全国前列;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渔场面积12.55万平方公里,大于陆域面积;30米等深线内可供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2179万亩,人均占有可养殖面积为全国平均数的21倍;内陆江河纵横交错,水库池塘星罗棋布,各类淡水渔业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张建江 《海洋渔业》1988,10(3):131-131
<正> 宁波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1402公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条件优越,浅海滩涂众多。据有关部门最新调查,沿海从岸线0米线共有可供开发利用浅海滩涂134.35万亩。主要分布在杭州湾76.61万亩,占49.68%,象山港25.73万亩,占17.85%,三门湾宁波市辖区32.01万亩,占22.20%。这些滩涂面积广,分布集中连片,涂质分异性明显,有利于多功能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涂面稳定,保肥力强,如果自然生态不被破坏,是贝类栖息,生产理想地段。目前,仅利用11.14万亩,年产量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三门县地处浙中沿海的三门湾畔,海岸线长227公里,海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浅海59万亩,滩涂23万亩,海洋资源丰富,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为浙江省渔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县渔业紧紧围绕发展、创新、提高的总体目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转化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升级,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渔业科技创新不仅可为现代渔业提供新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台卅湾南端、面对富饶的大陈渔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重点渔业县——温岭,这个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35公里,近海点缀着88个如珠似玉的大小岛屿。沿岸滩涂辽阔,可供水产增养殖面积有11.5万亩,还有10米等深线内侧的浅海面积69万亩。沿海有85个专业渔村、2万余下海渔民,拥有3000余艘渔船,船舶吨位15万吨、装机36万匹马力,作业形式全面多样,以拖虾为主,还有对网、底拖网、流刺网、延绳钓、定置张网等。海水养殖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161个自然村,从事养殖的劳动力1万余人,养殖面积6万余亩。  相似文献   

11.
高创新 《水产养殖》2013,(11):34-35
南通市通州湾沿海有10多万亩淤泥质滩涂,此处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底质松软、有淡水注入,极其适宜缢蛏的生长繁殖。近两年,沿海群众充分利用这些滩涂资源发展缢蛏养殖,2012年总养殖面积有5.2万多亩。但养殖户的收获情况却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乳山市海岸线长185km,滩涂面积6667hm^2(10万亩),其中可养滩涂贝类面积2000hm^2(3万亩),已养1400hm^2(2.1万亩),主要分布在乳山口内湾和前海小泓至杜家岛内湾,大部分底质为软泥、泥沙质,小部分为沙质,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乳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滩涂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和产量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曹步华 《中国水产》2009,397(1):73-74
江苏省宝应县的西安丰、曹甸和泾河三乡镇,位于扬州市北部,东与盐城市接壤,北和淮安市相邻,地处里下河腹地,拥有滩涂水面6万多亩,现从事水产养殖的面积54932亩,其中,西安丰镇有水产养殖面积28392亩,曹甸镇有水产养殖面积22040亩,泾河镇有水产养殖面积4500亩,2007年生产水产品总量达11685吨,实现产值1949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寿光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北部浅海滩涂面积广阔,-2米以上滩涂面积34万亩,海水池塘养殖面积9万亩,淡水养殖面积2.4万亩,海水育苗水体3.3万立方米,发展海淡水养殖业潜力巨大。近年来,寿光市立足资源优势,借鉴外地经验,大力组织实施十万亩海淡水优质高效精细养殖开发,寿北海淡水养殖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6.6万吨,实现水产业产值21亿元,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1.6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一、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海淡水养殖的新路子八十年代中期,寿光市的海淡水养殖尤其是对虾养殖走在全国海水养殖业的前列。但自199…  相似文献   

15.
缢蛏与对虾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棣县濒临渤海,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黄骅市相望,海岸线长102km,滩涂98万亩,-10m等深线浅海面积150万亩。滩涂资源丰富,海水养殖可利用面积广阔。目前,已开发对虾养殖面积47万亩。由于受环境污染和病害的影响,无棣县对虾养殖同全国对虾养殖一样,由繁荣跌入萧条。  相似文献   

16.
缢蛏是我省沿海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的传统养殖品种,也是为消费者所喜爱的水产品。全省缢蛏的年养殖面积在20万亩,产量10多万吨。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差异。单产高低非常悬殊,高的亩产达1000多公斤。低的仅几百公斤。1991—1992年我省实施了全国渔业“丰收计划”——“滩涂贝类(缢蛏)养殖高产技术推广”项目,主要推广了蛏田建造、早放密养、涂间管理、防治敌害等技术。在乐清、三门两县10个乡镇二年共推广30720亩,总产缢蛏32558吨,亩产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2009,(1):7-7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新引进了斑点叉尾鲴鱼、美国硬壳蛤等10多个新品种,使滩涂养殖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3万亩。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04,25(2):19-19
到2003年底止,江苏省南通市已有1.4万名海洋捕捞专业渔民转业从事外沙滩涂的养殖。据初步统计,全市目前在东沙、蒋家沙、竹根沙等外沙从事贝类、紫菜养殖的单位和用海户达几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用滩面积达113万多亩,占三沙可开发利用面积的84.6%。其中在东沙滩涂的养殖面积就达75.65万亩,占东沙可利用滩涂面积的85%以上。近两年,南通市在外沙的养殖直接投资达7亿多元,配套紫菜加工机就有196台套,占全省紫菜加工机总量的72%。据了解,近三年如东县在蒋家沙的贝类养殖投入有3000多万元。紫菜养殖户有11家,面积1.1万亩,加上烘干机,连体投…  相似文献   

19.
于1989年3—9月,在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进行虾、蛏混养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 4月22日投放由浙江省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牛头门对虾育苗厂所提供的规格为0.7cm中国对虾苗80.1万尾。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华鳖养殖业发展概况宝应县发展中华鳖养殖是全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华鳖养殖始于1973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室外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温室大棚养殖面积5万多米~2,年产商品鳖30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华鳖养殖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池塘等混套养鳖面积达10万亩,养殖面积占江苏省中华鳖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