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选择林分年龄、地位指数和断面积为辅助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林分材积收获模型。从生长和收获的一致性出发,由材积收获方程对年龄取微分导出材积生长模型,并建立断面积生长模型。从而为预估森林生长量和收获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材样木以及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税费等技术经济指标测算单木纯收益,并建立单木货币预估模型。以年龄、地位指数、林分密度为辅助变量,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杉木人工林全林分模型,结合单木货币预估模型按经营类型编制杉木人工林林分货币收获表。应用林分货币收获表,既可预估林分在各种年龄时的木材产量及与材积有关的林分因子,同时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资源经营、资产化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将乐县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数据,选择林分年龄、地位指数、断面积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林分材积收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材积生长模型、断面积生长模型,建模结果将为预估杉木人工林的生长量和收获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规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68块固定样地的云南松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林分立地指数、林分蓄积量因子与林分平均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公顷株数等的关系,建立了云南松林分断面积生长和林分收获预估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西南地区云南松林的经营管理和收获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湖南省楠木次生林林分断面积与蓄积相容性生长收获预估模型,为林分的生长预测和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1989—2014年6期一类清查样地中的楠木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联立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样地效应,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联立方程系统.[结果]基础模型包括3个含林分变量的...  相似文献   

6.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综述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概述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涉及到森林的生长和收获预估,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直接调查法;一是根据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间接预估法。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是根据各种立地、不同发育阶段的森林实况,经一定数学方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天然林的林分密度测度,来反映天然林区天然林分中林木之间的竞争水平,利用地位级指数(SCI)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天然林区林分立地质量。结合这2个因子以Schumacher生长曲线为基本模型形式建立了天然林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模型包括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郁闭度预估模型和蓄积枯损率模型。从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结果来看,模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林分密度指数是基于林分层次,对于量化林分密度与生长情况所提出的一项指标,其研究的核心是掌握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在森林决策经营问题上,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研究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其中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的建立及预测的准确性一直是个难题,考虑众多林分生长指标后,林分密度成为了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核心问题。对于多种多样的林木种类和复杂的林分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指数的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本文将就林分密度指数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选择理查德方程描述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生长过程,采用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二个因子控制各龄阶的株数,并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方程和公式编制了蕉城区马尾松人工林经验收获表,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最后,给出了应用经验收获表进行生长收获预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以Schumacher方程为基础,引入断面积和地位指数,用多元回归技术建立杉木人工林多个林分收获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适用性检验作分析对比,为林分收获模型的建模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建立的杉木人工林林分收获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现实林分和未来林分的收获预估,在森林资源小班档案数据更新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龙江林区冷杉林分里查德(Richards)生长收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437株岷江冷杉解析资料,建立是查德单木生长模型,预估树高,地径,冠幅及根幅的收获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可对杜鹃冷杉林单木进行生长预估,进而推算全林分收获量,为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与收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伊尹  李凤日 《林业科学》1989,25(5):477-482
本文用临时标准地资料,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并建立了参数回收模型(PRM),为预估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天然林林分结构和收获量,编制现实收获表提供新途径。一、研究资料与方法研究数据取自原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管局中、南部七个林业局的兴安落叶松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天然阔叶林固定样地材料,选择合适的生长方程构建生长收获动态预估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参数.模型经检验适用,实际应用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应用天然阔叶林生长收获动态预估模型,只要输入现实林分年龄、立地质量类型、每公顷断面积,即可输出现实林分和未来林分蓄积量,应用简便,满足生长和收获的一致性,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典型的生长和收获模型通常都包含生长、枯损和更新三大部分。其中更新和枯损部分进展少因而影响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预估精度。Belcher 等(1982)用误差增殖法,提出了单木生长预测模型。林分和树木评价模拟系统用于橡树—山核桃林,当预估林分株数或断面积时,预估值的变化主要来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生长收获预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材料,应用逐步回归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生长收获预估模型,预估未来林分蓄积量,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林分年龄、地位指数SI、林分密度指数SDI为输入变量 ,从模型间的相容性出发 ,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着重探讨了用Richards方程构造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时 ,有关参数与SI和SDI的关系 ,分析了SDI的变化规律 ,采用名义年龄法建立了SDI的动态预估模型 ,最后 ,给出了应用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模拟林分自然生长过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是由预测林地生产潜力、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分收获量的所有模型构成的系统。它是建立经营模型的基础 ,是准确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轮伐期和研究优化栽培模式的前提。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由立地指数预测模型 (优势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等几个部分组成 :立地作为林木生长的载体 ,立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立地指数或优势高 )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主要变量 ,因此对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和优势高生长的预测是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的根本保证 ;胸径生长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林分结构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8.
卫闽林场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理查德方程建立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株数的生长模型,结合有关公式编制了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可用于林分生长收获预估和小班资源数据更新。  相似文献   

19.
遗传改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遗传改良材料大规模地应用于工业用材林建设,构建能够反映改良材料本身遗传增益的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成为近年来生长模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总结了20多年来国内外针对不同遗传改良材料建立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遗传改良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建立始于Mackinney和Chaiken,1939年他们把多元回归技术用于收获预测做了开拓性工作。从此以后,建立了许多基于单株木和林分的预测森林资源生长和收获的模型。由于更精确的统计技术、数据库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功能和效率的提高,模型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