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苜蓿授粉机理及其与传粉昆虫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苜蓿是世界农牧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豆科牧草。根据资料对苜蓿的花器构造及开花过程、花部构成特点、环境因素对其泌蜜的影响、传粉昆虫以及影响传粉昆虫活动的因素等方面加以描述,并介绍了中国传粉生物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陈强  和绍禹 《蜜蜂杂志》2008,28(1):31-33
榕小蜂是榕树惟一的传粉昆虫,在已知的约750种榕树中,榕小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与其寄主榕树演化成为了一种高度专一的互利共生关系,是传粉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典范.从榕小蜂与寄主的关系、榕小蜂寄主的花序特点、榕小蜂传粉特点及其榕-蜂共生体系的维持4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苜蓿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苜蓿传粉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包括苜蓿传粉生态、交配系统、结实特性等,介绍了苜蓿传粉生物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酒泉市肃州区赛特紫花苜蓿良种繁育基地授粉昆虫的初步调查与观察,发现:其授粉昆虫有2科7属1 8种,其中切叶蜂、地蜂、熊蜂、木蜂、蜜蜂和食蚜蝇是制种苜蓿主要的访花者,切叶蜂、地蜂和蜜蜂是其授粉的优势蜂种;不同蜂种有多种采集植物对象与特点;苜蓿属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虽为雌雄同花,却自交不育或自交亲合力很低,其种子繁育生产主要借助传粉昆虫完成授粉;尤其是在授粉昆虫觅巢繁育期间禁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切实保护和人工饲养切叶蜂、地蜂等地产野生蜂种和引进蜜蜂授粉是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华彬 《蜜蜂杂志》2009,29(12):29-30
自然界中,昆虫是植物最主要的传粉者,全世界仅蜜蜂传粉的植物就达25000-30000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蜜蜂授粉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类所认知,美国对蜜蜂授粉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也逐年增大。据报道,在美国,蜜蜂对植物的传粉占传粉昆虫的80%,蜜蜂授粉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㈦。塔克1958年报道,在明尼苏达州蜜蜂采访三叶草的次数占各种传粉昆虫采访次数的93%~99%,  相似文献   

6.
切叶蜂是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切叶蜂亚科切叶蜂属(Megachile Latreille)的昆虫.该属世界性分布超过2000种.我国各地广泛分布着百余种切叶蜂,为果树、蔬菜和牧草等植物传粉.欧美一些国家广泛利用的苜蓿切叶蜂(M.rotundata F.)已商品化.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曾引进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并饲养成功,农业部推广总站也曾于1999年引进切叶蜂为牧草授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异花虫媒授粉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植物。油茶的结实率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粉昆虫,其中传粉效率较高的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等膜翅目昆虫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综述了几种油茶有效传粉蜂的生物学特性、传粉特性以及引放技术,并展望今后油茶授粉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熊蜂因其独特的传粉特性及其与植物之间的巧妙适应性,尤其是熊蜂能为蜜蜂不采集的茄科作物传粉,逐渐成为设施农业重要的传粉昆虫。文章对熊蜂的主要行为特征按照其生活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营巢、产卵、孵化、哺育、巢内环境调节、采集、盗蜜、贮藏、信息传递、防御、工蜂产卵、弑母、交配、滞育及寄生行为等方面,以期加深对熊蜂生物学特性的了解,为研究熊蜂饲养及其授粉应用服务,充分体现熊蜂授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虽然对苜蓿的昆虫区系已有相当研究,但控制植食性昆虫有害作用的方法,实际并未从其对传粉者的作用和影响方面去研究。因此,于1975—80年在萨拉托夫和伏尔加格勒省专业种子繁育场的灌溉播种地上,对苜蓿农业生物群落的有益有害昆虫进行了经济  相似文献   

10.
发展传粉昆虫 增加作物产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昆虫为植物传粉这一自然现象早巳被人们认识。我国太古时期,园艺者培育紫莞、山茶等多种花卉品种就是利用异花授粉这一自然现象。国外最早注意到此问题的是Sp—rengel(1793),著有《植物受精及花的结构中所揭示的自然秘密》一书,他分析了花和昆虫的关系,指出花的色、香、味均能吸引昆虫,而昆虫则以花蜜及花粉为营养,昆虫在吸蜜及采粉过程中起到了传粉作用,植物才能结实。1862及1876年达尔文所著《被昆  相似文献   

11.
苜蓿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苜蓿Medicago spp.组织培养已在多个种上取得成功,且以紫花苜蓿M. sativa最多。对苜蓿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组成成分、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诱导、植株再生以及基因型的选择5个方面阐述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以期为苜蓿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龙牧803(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 803)苜蓿群体中选择优秀单株,通过无性扦插繁殖,3次混合选择、开放授粉及品种比较试验、区域与生产试验,历经12年育成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807)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在黑龙江省地区4月中下旬返青,生育期120 d左右,开花期株高75.7~105.3cm,成熟期株高98.5~133.8 cm。2年生干草产量为11739.14 kg·hm-2,比对照龙牧803苜蓿(9797.99 kg·hm-2)增产17.10%;种子产量284.60 kg·hm-2,比对照(230.00 kg·hm-2)增产18.25%。初花期粗蛋白含量19.38%,适口性好,饲用品质优良。其抗性强,生态适应性广,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及毗邻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African Zoology》2013,48(2):392-394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for nectar sources has been repeatedly described between hummingbirds and various insects, but rarely recorded in other nectari-vorous birds. We observed aggressive behaviour by African sunbirds (Cinnyris reichenowi and Cinnyris bouvieri) defending the nectar plant Hypoestes aristata against carpenter bees (Xylocopa caffra and Xylocopa inconstans) in the Bamenda Highlands, Cameroon. During 200 hours of observation, we recorded 38 cases of the sunbirds attacking carpenter bees; all these intrusions occurred only in the flower-richest patches of the plant. We predict that similar aggressive interactions will occur between other Old World nectarivorous birds and insects. Such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between distantly related taxa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pollin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蜜蜂为罗平油菜授粉对菜籽产量的影响效果,建立授粉示范推广基地。2012年对罗平油菜盛花期蜜蜂占授粉昆虫的数量比例进行了调查;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田地里建立蜜蜂授粉区和无蜜蜂区两个对照,共设置4个重复,统计比较各生产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西方蜜蜂占访花昆虫总量的99.3%,采访量超过22头/m2.h。蜜蜂授粉区植株结荚数、荚粒数、千粒重、油菜籽产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产29.49%、15.34%、6.55%、47.39%。结论:罗平地区,西方蜜蜂是油菜主要的授粉昆虫,能显著提高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15.
苜蓿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中探讨了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和遗传特征。结果得出:1.苜蓿自交结荚百分率为0~92%,平均为27.6%。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在群体中呈连续、偏态分布。2.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主要发生在雌蕊组织下部(子房及子房腔)。3.确定自交不亲和或自交亲和性的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04x_1—0.5228x_2+0.6117_3。4.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受单位点、复等位基因控制,并具有CSI遗传特点。5.S基因与过氧化物同工酶基因(Prxl)为连锁,两者间重组值为27%。6.PSC的遗传力h~2=62%,选择无论对亲和性和不亲和性均为有效。根据本试验结果讨论了苜蓿SI的测度指标、授粉方式及不亲和性的数量差异问题,并探讨了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种的分类差异,认为两者理应属同一种或种内不同生态型。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鲁北滨海地区引种豆科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鲁北滨海地区对经一般观察后初步入选的14种豆科牧草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繁殖系数、折干率、叶量率、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豆科牧草是草木樨属牧草,其中白花草木樨尤为突出;其次为沙打旺和美国苜蓿,也是适于鲁北滨海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8.
杂交苜蓿是野苜蓿 (M .falcata)和紫苜蓿 (M .sativaL .)的杂交后代 ,兼具亲本的许多优良性状 ,适于广泛栽培。对其在根系特性上所表现出的优势进行研究发现 :根颈处的劈裂将植株分为母株与子株 ,实现营养繁殖 ;位于茎基部的当年芽数量明显大于亲本 ,是地上生物量增长的基础 ;明显的缩根现象有利于茎基部和根颈顶部芽的产生和越冬 ;明显优于亲本的侧根与不定根 ,为根劈裂分株繁殖的植株提高地上生物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沙地苜蓿根系和根颈特性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播种当年,苜蓿根重和根深因品种、播种期和耕深的不同而变化明显。结果表明,草原2号苜蓿总根量较高,入土较深,而敖汉苜蓿则较低较浅。播期越早根量越高,根系也越深,反之则较差。深耕能促进苜蓿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根量和根深。播期越早根颈越粗,根重越高,分枝也越多,而晚播则下降。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根颈随之增粗,但根颈分枝数则以5年生苜蓿居多,尔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腾冲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人工授粉、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东方蜜蜂强制性授粉处理,以期为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的产量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油茶座果率为30.3%,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差异不显著;结实率达24.6%,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分别提高了10.6%和15.2%;自由式授粉油茶平均每株鲜果重为4.16kg,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平均每株鲜籽重为1087.7g,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因此,中蜂自由式授粉是提高油茶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