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樱桃番茄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一般在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开花结果时才发生.秋季种植一般田块病株率30%~50%,重病田病株率达7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var.cerasiforme Alef.)又叫小番茄,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其果形美观、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在龙海市白水镇、东园镇和漳浦县杜浔镇等地大面积种植.樱桃番茄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一般在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开花结果时才发生.秋季种植一般田地病株率30%~50%,重病田病株率达7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种植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系统病害,常见于设施栽培,世界各地番茄产区均有发生。番茄开花坐果期易发病,发病时间短,蔓延速度快,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该文主要介绍了番茄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提出了番茄青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保护地番茄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气温急剧上升的环境条件下,最易诱发青枯病。此外,番茄连作、缺钾肥以及根部损伤均有利于发病。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成片死亡,使番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部分引起萎蔫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叶片和果实。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亦称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侵染番  相似文献   

6.
<正>1番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快,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该病在番茄苗期即可侵染幼苗,但幼苗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继出现萎蔫,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中午明显,傍晚以后又恢复正常。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故称青枯病。病株茎的中下部常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横  相似文献   

7.
番茄青枯病也称番茄细菌性枯萎病,此病发生于番茄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而且发病急,蔓延快,往往使植株成片青枯死亡,故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8.
番茄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据大冶市植保站2005年在陈贵镇杨庚村蔬菜地调查,5月中下旬是春播番茄的发病高峰期,一般田块病株率为3%~8%,重病田块达38%,露地重于保护地;8月下旬、9月下旬是秋番茄的发病高峰期,一般田块病株率为3%~9%,重病田病株率达32%,以保护地发病重.由于番茄青枯病在田间表现的症状与番茄枯萎病等其他病害较难区分,因此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正确诊断番茄青枯病,指导菜农对口使用农药,科学防治青枯病,现将番茄青枯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番茄青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我国南方茄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我国南方番茄均有青枯病,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最为严重,减产达50—100%。  相似文献   

10.
番茄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栽培中重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仅维持1周左右即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识别]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多厘米高开花座果期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萎蔫最迟。初病时萎蔫叶还能恢复,几天后全株枯死,死株仍保持绿色,色泽稍淡。病茎下端往往  相似文献   

11.
番茄溃疡病和青枯病是日前番茄生产上两种危害性极强的细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番茄溃疡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开花结果期为其发病敏感期,在田间常成片或成行发生,病株表现出系统性症状和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12.
蔡一平 《蔬菜》2002,(7):26-26
近年来,龙岩市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迅速,夏秋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已突破600多hm2。由于夏秋季气候炎热、雨水多,种植地为酸性土壤,加上连作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番茄青枯病发生严重,一些田块青枯病发病率高达80%~90%。为了探索防治青枯病的有效方法,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试验与示范工作,现将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症状及发病特点番茄青枯病是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由于维管束受害,影响了水分的正常吸收,最初只白天或中午萎蔫,夜晚或浇水后能恢复正常,2~3天后不再恢复,凋萎的叶片仍为绿色。潮…  相似文献   

13.
番茄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仅维持1周左右即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青枯病又称番茄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常见的毁灭性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栽培的不断完善,番茄栽培由季节性向全年性发展,连作现象严重,青枯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不断积累,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多雨为病害暴发流行提供了传播条件,导致番茄青枯病大面积爆发,一般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可达10%~30%,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目前该病在我国台湾及长江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部分引起萎蔫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16.
番茄青枯病 (农民称“发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侵入植株维管束为害 ,堵塞输导组织并产生致病毒素 ,造成植株萎蔫死亡。该病传染性强 ,茄科作物连作地和高温多雨的不良天气 ,极易造成大面积发病 ,导致减产 ,甚至绝收。成为世界性的顽症。生产实践证明 ,采用嫁接技术 ,将“红宝石”、“益农 10 1”等优质番茄品种与抗性高、亲合力强的砧木品种进行嫁接 ,培育出的嫁接苗 ,可以有效地抵抗青枯病的侵染、危害 ,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之目的。我市于1997年正式立项研究推广此项技术于 1999年 7月通过了专家…  相似文献   

17.
对28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田间抗病性、植株类型、单果质量、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红艳发病最重,发病率为73.67%,其次是红箭、红日和金艳,发病率分别为23.33%、21.67%和20.33%,其他品种发病率都在20%以下;28个品种的果实颜色、大小、口感等差异明显,除黑宝石映泰及黄金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10%以下外,其他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达5.20%以上。综合分析,筛选出绿天使、粉仙、红娘9号、绿圆、格丽贝、红椭圆等11个抗青枯病且经济性状优良的樱桃番茄品种,为优质抗青枯病樱桃番茄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区番茄生产除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为害严重外,近两年大面积暴发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本试验采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番茄砧木材料进行对比、鉴定,筛选抗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多抗砧木材料。结果表明,砧木材料T034和T103不但对青枯病、根结线虫、枯萎病具有良好抗性,而且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表现出优良的抗性,属于聚合多抗材料。  相似文献   

19.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特别是天津番茄保护地产区经常发生。此病主要侵染果实,对生产造成损失较大,常减产20%~40%,严重者可导致绝产。1番茄灰霉病发病症状幼苗受害,初期在叶片和叶柄上呈水浸症状,后期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腐烂...  相似文献   

20.
张格成  刘开银 《蔬菜》1999,(2):31-31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南北各番茄产区均有发病,其发病率轻者为30%左右,重病区高达70%-100%,严重时可使整个地区失收,成为威协夏秋露地和晚秋、早春大棚番茄的主要病害。番茄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单独或复台侵染所致。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