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于2013年和2014年在北京市的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利用黑光灯诱集到大量蛾类昆虫。经对部分诱集昆虫制作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中国新记录蛾类昆虫4种,包括夜蛾科3种及草螟科1种:鉴定为帕委夜蛾Athetis pallidipennis Sugi、蒲裳夜蛾Catocala puella Leech、蒙逸夜蛾Caradrina montana Bremer、边薄翅螟Evergestis limbata(Linnaeus)。该4种昆虫在北京的发现为中国昆虫分类学研究增加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宁夏灌区玉米平播密植模式下田间蛾类昆虫的组成及发生时序动态,对灌区玉米田进行灯诱监测,获得蛾类昆虫标本10科42种。明确了该种植模式下蛾类以夜蛾科(Noctuidae)和草螟科(Crambidae)昆虫为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刀夜蛾(Simyra nervosa)为宁夏新记录的种类。8月下旬蛾类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依次为2.509 8、0.868 3、4.492 4、0.089 9。不同阶段蛾类群落相似性水平均很低,其中以7月上旬与7月中旬相似性水平最高,为0.526 3;相异性以6月中旬与7月上旬最高,为0.888 9。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规律,于2019年利用高空探照灯和性诱捕器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其成虫监测,借助气象资料和昆虫轨迹模拟方法分析延庆区草地贪夜蛾迁入时的天气背景场,并探究其潜在虫源地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延庆区于9月9日晚首次性诱到2头草地贪夜蛾成虫,比高空探照灯见蛾时间早2 d。高空探照灯于9月12日首次见蛾,至10月4日最后1次见蛾,共有12晚见蛾,其中9月仅零星见蛾,10月3日晚虫量最多,达21头,当晚雌雄比为14∶7。后半夜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75.0%,符合迁入型昆虫的扑灯节律;天气背景场显示,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均可诱集到草地贪夜蛾,偏南风时段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86.1%,明显多于偏北风时段;下沉气流时段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91.7%,表明下沉气流利于其降落。轨迹模拟结果显示,迁入种群借助高空运载气流可能来自延庆区以南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北京市延庆区是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最北端,偏南气流是该虫北迁的主要运载动力,风切变、下沉气流和降水是其迫降的主要天气条件,其迁飞到达延庆区的时间明显晚于在美国到达同纬度地区的时间,且单一的灯诱和性诱都不能准确反应其到达时间,需进一步开展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不同测报工具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集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9年,在河南省开展了不同测报工具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集效果的研究。通过对市售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捕器和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的诱蛾情况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捕器和两种测报灯在7—9月的诱蛾量变化基本一致,以9月的诱蛾量较大,均可指示田间害虫的盛发期。不同性诱剂诱捕器产品的诱蛾量总体不高,其中以有效成分(含量≥3 mg)为顺-7-十二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9-十二碳烯乙酸酯的PE胶管诱芯Ⅰ和有效成分(含量1.45 mg)为顺-7-十二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的PVC胶管诱芯Ⅱ诱蛾量相对较大,7—9月平均累计诱蛾量分别为31.27头/诱捕器和28.49头/诱捕器。灯诱监测草地贪夜蛾的始见期晚于性诱监测结果,7—9月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的平均累计诱蛾量分别为17.11和166.80头/灯,在害虫具一定种群数量时监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掌握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蛾类资源状况。【方法】2019—2021年在保护区内设置调查样线和样点,采用样线法和灯诱法开展8次蛾类资源调查,记录蛾类的种类和个体数量。【结果】共记录到蛾类20科150属182种,尺蛾科种数最多,其次是夜蛾科;天蛾科个体数量最多,其次为尺蛾科、夜蛾科和草螟科。【结论】该保护区的蛾类资源丰富,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漯河地区灯下夜蛾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10月,在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设置自动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夜蛾科昆虫并鉴定种类、数量和优势种,分析夜蛾种群和优势种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夜蛾科昆虫年诱集量23 478头,分别隶属于44种,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和黏虫是优势种,前两者发生盛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7月中、下旬,黏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迁飞性害虫是漯河地区灯下夜蛾昆虫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7.
2002~2004年对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性、可识别性、种类以及对农业重大害虫诱集数量进行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率和可识别率均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诱集的昆虫种类及对重大农业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玉米螟、黏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的诱集作用与普通黑光(白炽)灯基本一致;诱集的虫量多数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是可以取代普通黑光(白炽)灯的灯诱测报工具。  相似文献   

8.
2013~2014年在北京各区县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利用黑光灯诱集昆虫,经对诱集昆虫标本的分类和鉴定,确认134种蛾类为北京新纪录种,它们隶属于11科113属。其中4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帕委夜蛾(Athetis pallidipennis Sugi)、蒙逸夜蛾(Caradrina montana Bremer)、蒲裳夜蛾(Catocala puella Leech)和草螟科边薄翅螟(Evergestis limbata(Linnaeus))。  相似文献   

9.
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在斜纹夜蛾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在上海进行了斜纹夜蛾诱测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诱蛾量高、虫峰明显,自动计数准确,满足了害虫测报的技术要求;供电设备太阳能充电蓄电池经过改良后能保证一定时间的用电量,达到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总体性能要求。该系统为夜蛾类害虫的准确测报和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农业迁飞性蛾类害虫在我国迁飞过渡带地区的种群动态。2015年—2019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飞性蛾类害虫进行监测。结果表明,5年诱集的主要迁飞性蛾类害虫共计7种70 026头,其中夜蛾科主要包括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 (Rottemberg)、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schler)和草地贪夜蛾S. frugiperda (J.E.Smith),螟蛾科主要包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不同种类间年诱虫量差异较大。从5年的诱虫总量来看,棉铃虫和黏虫为优势种;小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和甜菜夜蛾为丰盛种;稻纵卷叶螟为常见种。混合种群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棉铃虫每年形成4个高峰期,其中8-9月(第3代和第4代)诱蛾量最大,占5年诱虫量的80.11%。黏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8月15日灯下首见,和其他6种蛾类当年同期诱虫数量比较,为常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