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06,(1):44-44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4年艰苦努力.克服重重技术难关,近日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1个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并已正式批准生产储备。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介绍说,经过反复探索研制而成的这种新疫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养鸡场注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15d后,随机抽取64只鸡血样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0,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3.7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测定新城疫卵黄抗体,种鸡群血清抗体,不同日龄雏鸡母源抗体,说明可以卵黄抗体水平推测种鸡群血清抗体和不同日龄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以便及时免疫。  相似文献   

4.
1.规模养鸡场免疫 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免疫一次,对在禽流感免疫程序中要求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地区的家禽,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8):90-90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陈化兰研究员主持研制成功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防疫工作者及肉仔鸡饲养户对新城疫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疫苗的广泛使用,肉仔鸡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已经很少见,只有在40日龄前后为非典型新城疫还有零星发生,给肉仔鸡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及鸡群免疫时的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造成鸡群免疫后抗体高低不齐,野毒感染而引起的。由于在临床和剖检上缺乏典型症状和剖检变化,所以常与禽流感,禽霍乱等病相混淆,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以我国首个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Goose/Guangdong/1/1996(H5N1)\[GS/GD/96\]为基础构建的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的免疫保护效力。分别将四种禽流感疫苗以2.8 μg HA/0.3 mL(肌肉注射)、103PFU/100 μL(刺种)、106EID50/100 μL(滴鼻、点眼)、15 μg/200 μL(肌肉注射)等不同剂量和方式免疫3周龄SPF鸡,首次免疫3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2周后用106EI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 GS/GD/96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 d、第5 d、第7 d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的动态变化。所有疫苗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不排毒);在病毒攻击前,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所诱导的HI抗体平均水平分别为875log2、6.5log2、5.13log2和7.88log2。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已经或将在H5亚型HPAIV的防治实践中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苗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免疫健康蛋鸡,制备新城疫-禽流感(H5、H7、H9)多价二联高免Yolk antibodies against lyophi lized powder卵黄抗体冻干粉剂,应用该抗体开展了新城疫和禽流感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以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使用,安全有效,发病初期鸡新城疫和禽流感治愈率均在95%以上、发病中期治愈率为85%以上、发病晚期治疗效果不明显。使用剂量为0.10 g^0.25 g之间。试验表明:新城疫-禽流感(H5、H7、H9)多价二联高免卵黄抗体冻干粉剂对防治ND、AI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是目前防控新城疫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疫苗免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不仅要有好的疫苗,更要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开展科学的免疫接种,才能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母源抗体虽然母源抗体对新生动物有一定的保护力,但也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新城疫和禽流感的二联浓缩疫苗免疫生产鸡群,分别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翅静脉采血,检测鸡群中ND、AI(H9)HI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3周达到高峰,ND达到8Log2以上,AIH9达到9Log2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达20周以上。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在肉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制定商品肉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调查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ND和AI(H5亚型)HI抗体消长规律。[结果]1~7日龄商品肉鸡ND和AI的母源抗体均维持在免疫保护临界值之上。用ND疫苗免疫后,鸡群抗体水平不断下降,各免疫组均在24日龄最低。使用ND活疫苗和灭活苗的免疫组中ND抗体滴度比其他免疫组高。非免疫组AI(H5亚型)抗体滴度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免疫组24日龄后缓慢上升,38日龄达到免疫保护临界值。[结论]禽流感(H5亚型)灭活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较差,应从免疫佐剂、抗原浓缩等方面进行新型商品肉鸡禽流感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免疫失败的原因 近年来,笔者在工作实际及指导养鸡生产中,对鸡新城免疫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其失败的因素综合如下: 1、1鸡母源抗体的因素 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3.
在鸡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常发鸡场进行IBD、ND的综合控制试验表明,严格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是控制污染鸡场IBD、ND发生的关键措施。根据雏鸡IBD、ND母源抗体下降和免疫抗体产生情况,应用合适的疫苗,选择正确的免疫程序,是免疫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农村专业户鸡场的雏鸡,在3周龄前进行IBD苗的多次免疫或在其母源抗体偏低的日龄(16~18日龄)以后进行大剂量的IBD(D78)疫苗强化免疫均可控制鸡群IBD的发生。对IBD、ND发病鸡或其隐性感染鸡群尽早注射高免蛋黄可有效控制病情;注射高免蛋黄后10天,超常量应用IBD疫苗及NDⅣ系疫苗免疫可预防IBDD、ND的继续感染。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探讨在高母源抗体下蛋雏鸡新城疫(ND)免疫程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在不同日龄和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对鸡新城疫高母源抗体的蛋雏鸡进行免疫,测定效果.结果表明,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同时免疫后,免疫越早,受母源抗体干扰越大,总体免疫效果越差;当ND母源抗体降到6log2左右(大约在11~13日龄)时进行首免,隔14天进行二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log2)以上的ND抗体最快、抗体水平上的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因此,母源抗体6log2时首免,14天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5.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父母代肉鸡、水禽禽流感病毒H5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水平连续跟踪监测。探讨Hs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7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达最大值,20日龄时母源抗体下降到极低水平,雏鸡最佳首次免疫日龄为1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应根据鸡群母源抗体水平于首次免疫后100d左右进行。雏鹅、鸭3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水禽对禽流感疫苗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于免疫后25-30d达到抗体高峰,但首次免疫抗体维持时间不长,最佳二次免疫时间应在首次免疫后30d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为对比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的免疫效果,将试验种鸽进行分组免疫,A组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单次免疫,B组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单次免疫,C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单次免疫,D组二联油乳灭活疫苗二次免疫,E组对照,免疫前后进行抗体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1周新城疫抗体水平A组上升最快;免疫后A组第3周达峰值,B组第5周达峰值,C组第2周达峰值,D组第2周和第5周达峰值;免疫后C组和D组有31周时间抗体保持在5 log2以上,而A组和B组抗体保持时间分别为11周和4周。本研究表明,经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免疫后,种鸽第1周抗体水平上升最快,表明I系活疫苗比较适用于紧急免疫;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进行种鸽免疫的效果较差;相比活疫苗,对鸽体表现出更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于鸽场的日常免疫。本研究为鸽场疫苗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商品肉鹅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最佳首免日龄。[方法]通过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商品肉雏鹅在不同时间首次接种鹅源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以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并对ND母源抗体进行动态分析。[结果]霍尔多巴吉肉鹅的母源抗体由1日龄的10 log2下降到25日龄的0.6 log2。母源抗体水平4 log2作为免疫接种的临界点。7日龄免疫组HI抗体水平20日龄后一直维持在临界点以下,不能达到疫苗保护水平;11日龄免疫组HI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6 d达到临界点,到出栏前仍维持较高水平;14日龄免疫组HI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约22 d达到临界点。[结论]霍尔多巴吉肉鹅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2.7d,11日龄为霍尔多巴吉商品肉鹅新城疫的最佳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在养禽业中,疫苗的免疫非常重要,免疫接种是为增强鸡群的特异免疫力,使鸡群保持坚强的免疫状态,但往往因为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错误,造成免疫效果差、出现免疫失败,这里将免疫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免疫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下,鸡马立克氏病在出壳后10~24h内进行免疫,而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的首免时间则根据测定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9.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城疫一禽流感(H9)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和禽流感(H5)油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制备抗新城疫、禽流感(H5、H9)多价二联卵黄抗体,应用该卵黄抗体开展了鸡新城设和禽流感预防免疫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新城疫、禽流感预防保护率分别达90%~100%、95%~100%.治愈率分别达75%和80%;在45家规模化肉鸡场推广使用,对防治鸡新城疫、禽流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