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丽江游客是丽江周边乡村旅游市场重要的潜在客源,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丽江游客参与丽江周边乡村旅游的意愿展开研究,分析归纳了参与周边乡村旅游的意愿特征与偏好,讨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细胞和重要组成部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经济收入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并因旅游消费的关联性能够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乡村景区周边农民的收入,景区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七星景区和龙脊梯田为例对国内游客进行市场调查,从国内游客旅游消费监测统计数据入手,比较分析城乡景区国内游客消费的差别,结合游客的反馈信息针对桂林城乡景区如何提高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晶晶 《绿色科技》2020,(3):209-210,216
指出了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纳西族、摩梭人、傈僳族等各具特色的饮食、民族服饰、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丽江乡村旅游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单一、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处在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丽江乡村旅游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丹 《绿色科技》2014,(7):321-322
指出了当前国内文献中较少对青年人这一特定族群的乡村旅游行为进行研究,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中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以重庆主城周边乡村旅游为例,运用问卷的方法调查青年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各种行为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时间较为固定,参与乡村旅游的目的更多是以休闲、放松为主,而对于真正乡村土特产以及农副产品的兴趣不大。根据以上特征为乡村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与乡村风情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特点及功能,重点围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成都市创建世界田园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旅游服务业是涪陵发展的“短板”,作为朝阳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也才刚刚起步。为了扬长克短,涪陵区委党校成立课题组,立足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索了适宜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转型等背景下,森林旅游正在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将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发展与产业减贫及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国有林场多重效益和乡村振兴。文中分析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在减贫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总结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在促进减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国有林场森林旅游自身发展薄弱、可能抑制社区发展、农户管理参与度低、森林资源产权纠纷严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树立保护重于开发的意识、重视解决国有林场改革遗留问题、注重森林旅游与乡村产业振兴相融合、培养森林旅游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拓宽森林旅游金融支持渠道、积极处理林地纠纷等建议,以期推动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发展获得新动能,促进周边区域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林业》2022,(1):102-107
在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景郊型乡村受到近邻景区旅游要素辐射,面临旅游转型的机遇与缓解旅游要素胁迫的挑战。文章运用实地调研、图像分析、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村落与景区的互动发展关系,归纳总结景郊型乡村与景区融合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以"村景一体""产居一体""农旅结合"为目标的乡村空间重构与优化模型;进而以世界遗产天坑地缝风景区周边的椅子村为例,从乡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的结构、功能、景观层面提出村景融合的规划策略,为景郊型乡村以旅游为导向实现振兴提供经验启示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古壮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村寨与梯田种植区域在选址、布局、营造上的空间形态关系,总结了龙脊梯田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要点,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分析了桂林会仙镇旅游建设的现状;并从地脉属性、文脉属性、地位优势阐述了会仙小镇全域化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陈述了会仙镇全域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会仙小镇全域化旅游建设的模式,旨在推动小镇旅游发展,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北京周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乡村旅游等相关概念,介绍了北京市周边沟域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近年来备受青睐,但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对其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和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特点;比较了乡村旅游与一般景区旅游在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并从乡村景观、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消费和需求3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乡村旅游大肆兴起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至关重要,景观营造中需要提炼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该论文先研究了乡村景观的营造方法和原则,使其运用到藁城区耿家庄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该村的现状和发展,融入当地的特色宫面文化、周边生态、农业和其它传统文化,打造"宫面风情"旅游,丰富乡村产业类型,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桂林森林旅游以其“回归、冒险、探奇、清新”的特点,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运用生态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对桂林森林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达州市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在带来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容忽视。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文章总结了达州市的乡村旅游类型及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关系,针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中国传统纹样可以结合当代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为乡村旅游规划中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从道路、水体、农业景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旅游服务业是涪陵发展的"短板",作为朝阳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也才刚刚起步。为了扬长克短,涪陵区委党校成立课题组,立足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索了适宜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宇  俞锐康 《技术与市场》2022,(11):192-193
乡村旅游是新型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桐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也逐步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对桐庐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新兴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森林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具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同寻常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主体发展主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含有农村文化、民生、生态、治理等元素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整体性的提升。根据泸溪县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结合县森林旅游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森林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发展森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加深对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