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沙棘果树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对于青海省退耕还林,治理土地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快青海沙棘建设,要求在沙棘的繁殖和栽培方面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提高沙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该文从沙棘栽培品种的培育、种植时间的选择、栽培过程中密度和深度的要求以及后期科学施肥防虫防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沙棘是一种野生植物,多产于我国华北、西北部等省份。与野酸枣不同的是,沙棘主要生长于森林边缘地带,其生长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更谈不上人工施肥和喷洒农药。沙棘浑身是  相似文献   

3.
在乌兰茶卡地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下中国沙棘苗期的株高、根长、根径和植株干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可以明显促进中国沙棘苗的生长,在供试的4个施肥水平中,在300kg/hm2的施肥水平下,中国沙棘株高最高、根长最长、根径最粗、植株干重最重,苗期生长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沙棘是一种造林灌木,可以较好的适应青海的气候特点,在高原上广泛成林。青海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种植沙棘可以逐步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沙棘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播种时间与播种量等。并从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角度对沙棘种植前整地翻地、科学定植与施肥、合理密植以及后期抚育管理等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沙棘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沙棘是野生植物,多产于华北、西北部等地区。与野酸枣不同的是,沙棘主要生长于森林边缘地带,生长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更谈不上人工施肥和喷洒农药。沙棘果富含有效活性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B1、黄酮类、多酚类、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健康食品。目前沙棘的采收方式比较落后,一般为连枝剪下。这种过度采收会导致沙棘枯竭,因此,需要对沙棘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好野生沙棘资源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了中国沙棘平茬复壮试验,进行不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对沙棘产果量的影响、中国沙棘天然林雌、雄株搭配比例调查及吊果期调查等工作。在中国沙棘的培育、速生丰产技术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第一手全面可靠的数据,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中国沙棘的速生丰产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沙棘是野生植物,多产于华北、西北部等地区.与野酸枣不同的是,沙棘主要生长于森林边缘地带,生长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更谈不上人工施肥和喷洒农药.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大果沙棘栽培价值及实生苗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沙棘的生态价值,食用,药用价值和饲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前景。同时对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实行苗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沙棘种子与幼苗均具有较高的抗低温能力;早播比晚播成苗率高,低床比高床,垄作抗旱保苗;机械喷灌效果好,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作基肥,追肥1~2次,叶喷微量元素均能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探讨了当地沙棘栽培与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分析了整地施肥、播种、植苗、插条等重要栽培管理技术,同时探讨了存在于沙棘管理技术中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青海省高原特色植物,是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树种之一,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各个地区。由于沙棘果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从俄罗斯引入大果沙棘,并实现人工培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确定最佳施肥量,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青海互助县地区种肥施用量300 kg/hm~2时,大果沙棘的苗期株高、根茎、干果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沙棘的故乡,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对振兴青海经济和林业具有战略性意义。阐述了沙棘资源建设现状、沙棘的生态功能、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沙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肥施用水平对大果沙棘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宁地区采用复因子设计将不同品种沙棘种植于不同种肥用量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楚伊大果沙棘在其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均高于中华、向阳品种.在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大果沙棘的苗期株高生长量最大.品种和磷酸二铵的不同施肥量的互作极显著,楚伊沙棘在低肥条件下的生长量大,在高肥条件下向阳、中华的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13.
浅谈沙棘的植苗造林技术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沙棘具有良好的生态,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开发沙棘是21世纪新型产业。对沙棘进行大面积植苗造林,是发挥其”三大”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了解沙棘利用价值规律和开发现状、制定开发战略,对治理,开发、利用沙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沙棘人工林大面积早衰问题,在分析其特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更新复壮途径。结果表明:沙棘人工林早衰表现为寿命缩短、生长和繁殖能力下降,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干旱胁迫、造林密度大、不合理的造林设计等。考虑沙棘克隆习性与生境异质性的耦合作用,可通过及时平茬、配方施肥(激素)、异质性造林设计、径流林业技术促进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从而达到更新复壮或长期维持种群稳定性和克隆持久性之目的。今后应加强沙棘人工林早衰及平茬更新机制研究,为种群持久性维持及早衰种群的复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品种选择、栽植方式、施肥管理、中耕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辽西地区大果沙棘的建园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雪凌  权永荣  陈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60-8961,8987
沙棘果肉、种子以及果渣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与巨大的应用前景。对我国沙棘的地理分布、有效成分、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综述了沙棘相关产品的开发,并对我国沙棘产业的近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镜扫描法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和叶鳞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沙棘花粉极面为三角形,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为三角圆形;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赤道面为近圆形,俄罗斯沙棘赤道面为椭圆形;外壁表面纹饰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近于平滑,蒙古沙棘有皱波状;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型。叶表面鳞毛较密,成层分布,盖住了叶表面。3种沙棘中中国沙棘叶鳞毛最密。上述特征表明沙棘属植物均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且中国沙棘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沙棘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沙棘果实和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产品加工中。综述了沙棘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以及沙棘产品的开发利用状况,并对沙棘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沙棘是青海省广泛种植的优良树种,不仅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固氮改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且沙棘的各个部位都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美容等行业,为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发展沙棘产业的优势及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对青海省的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概述,为下一步沙棘产业的发展及深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促进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6个不同产地的中国沙棘叶片为材料,对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沙棘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采用比色法对不同产地沙棘叶片中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铜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鳌合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棘叶片中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隆德县六盘山的中国沙棘,达到了566.09mg/100g,而彭阳县中国沙棘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低,仅为151.58mg/100g;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片黄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隆德县神林乡地区沙棘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固原市中国沙棘黄酮提取物的铜离子还原能力最强,而其金属离子鳌合能力最强的为隆德县六盘山中国沙棘;中国沙棘叶片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和医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片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中国沙棘开发利用时对优良种源的筛选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