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f‘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儿酮异构酶(CHI))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天数的增加均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PAL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成二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I、CHI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UFGT是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DFR与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3.
黄连木秋季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黄连木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年动态变化和秋季显色期可溶性糖及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探讨其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黄连木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年变化趋势一致,而花青苷含量的年变化趋势分为平稳、增加、骤升3种类型。在9种矿质元素中,对花青苷含量影响较大的是氮、磷、钙、锰、锌,其中磷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氮与其呈显著性负相关;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负相关,氮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槭属2品种叶变色期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由人槭'秋天火焰'和红花槭'白兰地'为试材,研究槭属品种变色过程中(10月12日-11月19日),叶片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和25天出现峰值;PAL,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2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L,CHI和UFGT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和UFGT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5.
以元宝枫、火炬、爬山虎3种秋色叶植物为试材,研究了秋叶变色时期叶片花青苷的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秋色叶植物花青苷的含量决定叶片的着色程度。3种秋色叶植物花青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火炬和爬山虎花青苷的上升速率比元宝枫快。SOD活性随着叶片着色逐渐下降,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秋色叶植物叶片着色。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3种植物中POD活性与花青苷相关性不一。PPO活性随叶片着色而逐渐上升,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PPO是秋色叶植物叶片变色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欧洲鹅耳枥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测定10月下旬-12月上旬变色期叶色、色素含量、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研究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在秋季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色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颜色呈现,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变色期花色素苷与PAL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呈正相关,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变色过程中,气孔因素不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叶片秋季变色期的呈色机理,以4种树木秋季变色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树种在变色期叶色参数(L~*、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可溶性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叶色参数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在秋季整个叶色变化过程中4个树种叶片呈现不断变红的趋势,主要是由可溶性糖不断积累促进花色素苷合成,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之比不断上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紫叶稠李叶片色素及氮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叶稠李为试材,通过盆栽方式,在紫叶稠李叶片变色前进行控释肥处理,并定时测定叶片色素含量、氮含量及反射光谱。结果表明:紫叶稠李叶色由绿转紫后,其叶片的光谱反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其反射峰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反射率变小,叶片花色苷含量越高其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紫稠李叶片光谱反射率与花色苷含量在550~580nm波段呈极显著负相关,可初步作为遥感监测叶片花色苷含量变化差异的敏感波段;紫叶稠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基本一致,其中在可见光波段(720~760nm)和近红外区(760~800nm)的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初步作为遥感监测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的敏感波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控盐控水的方法,对君迁子苗期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内容包括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Ch1)含量、细胞膜透性(MP)、可溶性糖(ss)浓度、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与对照相比随着盐分浓度和干旱胁迫的增加,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浓度、脯氨酸含量都是升高的;叶绿素含量减小;而细胞膜透性则呈不规则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可溶性糖与脯氨酸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使叶用银杏高产优质的最佳硝铵配比。【方法】以2年生半同胞家系银杏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每盆总氮含量2 g,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硝铵配比对银杏苗木生长、叶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PK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经济产量、叶片萜内酯含量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硝铵配比处理促进了银杏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N、P、K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叶产量和总黄酮、萜内酯的经济产量。高比例的硝铵配比(75∶25)和单施硝铵(0∶100、100∶0)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低比例的硝铵配比(25∶75)不利于总黄酮的积累,硝铵配比施肥不利于萜内酯的积累。单株叶产量与苗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单叶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萜内酯含量与单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单株黄酮经济产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叶生物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萜内酯经济产量与比叶干质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各处理肥效的综合评价,硝铵配比75∶2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高比例的硝铵配比能有效促进银杏的生长发育,提高叶品质,单施硝态氮的效果优于单施铵态氮,其中硝铵配比75∶25是促进银杏苗的生长和提高叶品质效果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城市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角度,对哈尔滨城市的色彩谈了个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目前城市建筑在色彩上的盲目性进行了批判,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园林中植物色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首先展示给人的,是它的色彩、造型和大小、粗细。园林造景,是自然景物的艺术再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色彩给予环境以性格,色彩是园林的生命,没有色彩就没有园林。完美的园林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且两方面要高度统一,该文主要讨论园林绿地中植物色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南天竹果实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刘友全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20-21,32
在果实的生长期,采集南天竹的果实,研究南天竹果实由绿变红的机理。结果表明,南天竹果实颜色的转变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有关。果实生长初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到成熟期,红果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花青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和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收集和记录了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平远县、蕉岭县和丰顺县的50株野生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Maxim.),以其花为材料,利用PhotoshopCS5软件测定花色的RGB值,并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钟花樱桃花色RGB数值与聚类分析结果分成的类别是一致的,有深粉红色、腥红色、深红色、偏紫色和粉红色。钟花樱桃色彩丰富,可作园林观赏的乡土树种,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人工林木材的高效利用,需通过颜色调控技术改良劣质材,仿制名贵木材。然而从现有的文献和资料来看,将纺织品印花技术应用于木材颜色调控,几乎无人涉及。纺织品涂料印花具有工序简单、生产周期快、污水排放少、生产成本低、色谱齐全等优点,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将纺织品涂料印花技术应用于速生人工林单板的颜色调控,控制涂料印花粘合剂ET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0%,涂料印花增稠剂CP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8%,印花单板于100℃焙烘2 min可获得清晰的花型,均匀的色泽,较好的摩擦牢度、得色量和手感。印花单板可用于家具、装饰、地板、饰面板、门窗、音箱、体育用材、木艺雕刻、工艺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彩叶植物以其色彩艳丽,观赏期长,营造的园林景观稳定性强,色相变化明显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园林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选取紫叶矮樱、紫叶李、紫叶碧桃、美人梅等九种彩叶植物对其生态适应性和景观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柚木在阳光照射下由浅棕色转变成金黄色从而变得更加珍贵,对柚木光变色机理的研究可以增加柚木的商品价值,也是建立木材材色调控技术方法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溶剂抽提对柚木光变色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水、乙醇、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苯-乙醇混合物(1:1、2:1、4:1、9:1)对柚木试样进行抽提,探究溶剂极性对柚木试样的色差的影响,然后再对抽提完的试样进行氙光光照处理,通过色差的分析探究不同溶剂抽提对柚木光诱导变色的影响。【结果】1)混合溶剂苯-乙醇抽提后抽提物溶液的颜色最深,极性溶剂抽提出的显色物质含量较多。2)柚木试样经抽提后可以增加柚木的明度色品指数L^*,尤其是2:1的混合溶剂苯-乙醇抽提后L^*增大最为显著,抽提的更完全。3)光照苯-乙醇抽提后的柚木试样,其红绿色品指数a^*增加较少,说明苯-乙醇抽提物是主要柚木试样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4)苯-乙醇抽提后b^*值减小较多抽提试样光照后b^*值反而增加较多,这表明苯-乙醇抽提掉的物质有可能就是木质素,木质素部分被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出来,抽提后光照作用下木质素更容易降解呈现出更多的黄色。【结论】溶剂抽提处理和光照处理,对柚木材色都有显著的影响。不仅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处理对柚木材色影响较多,而且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试样在进一步光照处理后材色变化也很大,其中2:1的苯-乙醇溶剂是最为合适的用于研究柚木光变色成分变化的溶剂。  相似文献   

18.
彩色树种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的20个彩色树(品)种进行驯化栽培,结果表明:可以在长白山区应用的有17个,其中:外来彩色树(品)种10个,分别是中华金叶榆、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俄罗斯红叶李、王族海棠、钻石海棠、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稠李、金叶复叶槭;乡土野生彩色树种7个,分别是假色槭、茶条槭、白牛槭、拧筋槭、花楸、长白忍冬、接骨木。暂时不宜应用的有3个,分别是金叶红瑞木、金叶莸和金叶连翘。  相似文献   

19.
彩叶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彩叶树种在园林规划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彩叶树种的种类、着色原因,影响因素及在园林中的配置,旨在为彩叶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40个观赏海棠品种为试材,利用色差计对其4—6月的叶色参数(色彩亮度L*、色彩饱和度C*、色度角h*)进行测定。分析观赏海棠品种叶片色彩在CIELCH色空间中的动态分布格局,探讨品种间的叶色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4—6月,海棠各品种在色彩参数L*,C*,h*维度方向上呈现规律性分布,整体位点表现为4月最为分散,5月最为集中,6月为局部分散。多数品种亮度L*值和饱和度C*值呈下降趋势,在色度角h*维度方向,大多数海棠品种分布在高h*值的黄色区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点整体右移的趋势(h*值增大)。以4月各品种叶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0个观赏海棠品种分为3大类,A类群品种的亮度中等,饱和度中等,色度角处在红橙色区域;B类群品种的亮度较低,叶色鲜艳度低于A类,色度角处在红色区域;C类群品种的亮度显著高于B类,饱和度较大,色度角处在黄色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