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金坛市稻田养蟹始于1992年,首先在指前镇湖塘村进行了稻田养蟹的小区试验,从经济和生物学两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摸索并积累了部分成功经验,1993年又在该镇进行了中试,推广面积达到1323亩,平均亩产稻谷309公斤,亩产河蟹25.4公斤,部分稻田还套养了一些鱼种和青虾。稻田养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稻田养蟹的积极性,1994年全市稻田养蟹掀起了高潮,范围扩大到15个乡镇,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到10090亩,共投放蟹种3.9万公斤,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亩产河蟹25公斤,获得了稻蟹双丰收。今年全市稻田养蟹迅速推广到2万多亩。  相似文献   

2.
1995年初,江苏省水产局下达邳州市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高效项目,经组织实施,当年34公顷(510亩)的稻田养殖共收获水稻22.7万公斤,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稻445.1公斤(按种植面积为572公斤);共产虾1.28万公斤,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虾25.1  相似文献   

3.
河蟹是一种高蛋白富营养的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行两栖生活,脱壳生长,喜居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上的洞穴及石砾、水草丛中,稻田是河蟹的理想生活场所,发展稻田鱼蟹混养是一项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1994年我站在全县进行11.02公顷稻田鱼蟹混养试验,共产蟹4944.1公斤,产鱼5529.3公斤,产稻68764.8公斤,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袁诚 《内陆水产》1995,21(7):21-21
稻田养蟹技术(一)稻田养蟹,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致富农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镇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每667米2产河蟹25公斤左右,产稻谷450公斤左右,收入2400元以上。笔者现将近两年工作中总结的稻田养蟹技术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我们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昆山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稻、蟹种"综合种养试验,试验稻田面积68亩,收获水稻143.6千克/亩、蟹种56.5千克/亩。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一、蟹池准备1.开挖鱼沟单块稻田5~10亩,共8个田块,2018年秋季收割完水稻后开始田间工程,在南北两边距田埂2米处挖上口宽5米、深1.5米、坡比1∶2.5的东西向鱼沟。  相似文献   

6.
辽源市安石镇路河村一组农民吴跃平,1991年开始稻田养鱼,一亘采用平板式,产量低,效益差。1994年在2.2亩稻田中挖一条宽4米、深0.8米、长33米的边沟,亩投鱼种3.5公斤,产鱼20公斤,亩盈利94元。1995年将沟加宽到6米、深1米,6月10日投鱼种29.5公斤,投配合饲料25公斤,鸡粪750公斤,生产商品鱼168.5公斤,亩均76.5公斤,每亩纯收入加上省肥、省药达450元。水稻产量与挖沟占地前持平,并略有增加。1996年,投放鲤鱼种22.5公斤,321尾,平均尾重70克;鲢鱼l.5公斤,共48尾。共投鱼种24公斤,亩平均10.9公斤。亩投饲料31.8公斤(…  相似文献   

7.
郴县康家湾乡扶塘村八组村民陈清林,全家三口人,劳力二人,稻田3.2亩,其中双季稻1.5亩,单季稻1.7亩,1987年早稻制种1.7亩,产种谷262.5公斤,亩平175公斤,收入892.15元,折合产常规粮2862公斤,晚稻产粮680公斤,亩平400公斤,中稻田产谷1020公斤,亩平600公斤合计全年产粮4562公斤,收入1422.4元。与此同时他挖掘稻田潜力,发展立体农业,开展稻田养鱼,使稻田一年四季被循环利用,全年产鲜鱼437.5公斤,亩平136.7公斤,收入1200元,合计全年农业收入2622.4元,其渔业收入占45.7%,其成功之经验,为我县大面积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索在寒地发展稻田养鱼的可行性,松花江地区在7个县(市)12个乡(镇)16个村屯的500亩地进行了稻田养鱼试点。饲养期80天左右,共产鱼7409公斤,平均亩产鱼12.6公斤,亩净收入80.9元;共产稻244070公斤,亩产稻516公斤,每亩稻田增产39.4公斤,增产率为11.9%;水稻亩增产部分的收入55.58元,加上亩产鱼的净收入共136.36元。在500亩试验田中,宾县、木兰两县有8亩养鱼稻田亩产“千斤稻百斤鱼”。实践证明,北方寒地稻田养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蟹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018年山东省高青县探索多模式渔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试验推广稻田养蟹,示范工程区位于大芦湖湿地西部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田块基础条件好,质地粘壤,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非常适宜稻田河蟹养殖,是该县今年稻田养蟹的技术示范点。示范点共规划稻田养蟹面积6.7 hm^2 ( 100亩),每667m^2产水稻550kg,收获河蟹30kg,达到水稻稳产、河蟹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余姚市朗霞镇长江河蟹养殖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低产农田、低产鱼池和低洼荒地,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一九九六年开发八十亩低洼稻田进行养蟹试验,在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和细心管理下,去年年底河蟹亩产达到九十公斤左右,水稻亩产四百公斤以上,每亩产值达六千元多元,效益十分可观,大大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土地的含金量。今年该公司共投入*百三十多万元增加养殖设施,扩大了放养面积,使养殖规模达到*百零三亩,目前已放养幼蟹每亩约二千只,据抽查生长形势喜人,预计今年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稻田养餐不…  相似文献   

11.
攸县畜牧水产局的水产科技人员,根据前两年稻田养鱼的经验教训和攸县的地理、气候等具体情况,分别在城关、上云桥、网岭、皇图岭、坪阳庙、石羊塘等六个乡镇,选择了103丘、共107亩向阳、保水、管理方便的水田,采取田、沟、凼三结合的形式,进行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要求田边有过水沟,田中开一凼,凼面为稻田总面积的10—15%,凼深一米左右,田、沟、凼要三通;在确保水稻的正常耕作和不降低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力争每亩稻田产鱼50公斤,或产大规格鱼种1000尾,亩平增收200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对12户试验户、共9.96亩稻田的抽样验收,取得了亩产鲜鱼80.94公斤,鱼种569.3尾,产值274.62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1987,(3):17-17
贵州省印江县农场乡大云村农民刘世昌,连续三年参加稻田养鱼高产试验。1984年稻田养鱼面积5亩,产鱼170公斤,收稻谷2580公斤;1985年养鱼面积6亩,产鱼293公斤,收稻谷3240公斤,1986年试验面积7亩,产鱼400公斤,收稻谷3685公斤。三年共产鱼863公斤,卖鱼收入2157.50元。稻田养鱼致了富,家里买了两头耕牛,还添置了电视机。  相似文献   

13.
浙江象山县西周镇村民朱宝银于1995年承包稻田10亩,挖池建塘5.5亩养殖河蟹。到年底收获成蟹约250公斤,获利约4万元左右。1996年增加了蟹苗投放量,年底起捕河蟹500公斤,产值约12万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养蟹取得高效益的经验是:一、选好蟹苗。蟹苗是从海上张捕而来,苗种质优、生产快且适应性强,但混杂有大量野杂苗。在长期的实践中,朱宝银积累了从颜色来辨别的方法,颜色呈黄色的为河蟹苗,颜色呈青色或带有其它颜色的为野杂苗,应予以剔除。M、蟹池建造。蟹池坡比为3。在蟹池中培养水草、水葫芦。既可作为河蟹的饲料,又…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91,(3):38-39
八月下旬,安乡县委书记洪明祥带领县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到省厅汇报请示工作,回来后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K48万亩稻田面积中拿出8万亩发展“三水一桑”(即水产、水禽、水果和桑),要求在“八五”期间精养塘发展到8万亩,全县50万人人平产50公斤鲜鱼,今冬明春计划新挖精养塘1万亩。  相似文献   

15.
实践篇     
<正> 盘山县河蟹养殖概况盘山县地处辽河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从1985年开始养殖河蟹。当年在盘山县胡家镇150亩稻田中放蟹苗10kg,产扣蟹4000多kg,获纯利10万元;1991年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1992年5000亩,养殖扣蟹一般亩产值3000~5000元,每亩获纯效益1500元左右。高利润带来大发展,1993年全县河蟹精养面积近5万亩,其中:水库养蟹8000亩,稻田羊蟹1.1万亩,坑塘养蟹3万亩,预计产扣蟹150万kg、成蟹20~25万kg,全县总产值可达1.8亿元。该县胡家镇1992年河蟹养殖面积3688亩,投  相似文献   

16.
李伟  任乔 《科学养鱼》1998,(11):37-37
1997年我站在胡台镇机匠卜子村李孝春家的5亩稻田中进行稻田鱼鸭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水.稻总产2500公斤,亩产500公斤,产鸭275公斤,产值1650元,利润1000元;产鱼.900公斤,产值8100元,利润1180元;鱼鸭总产值为9750元,总利润2330元,亩.利润466元。一、鱼鸭混  相似文献   

17.
南通市闸东乡尖沟头7组农民徐国成在原来0.2亩土池养蟹的基础上,1990年又利用1亩稻田进行稻田养蟹,当年取得稻谷324公斤、大豆21公斤、商品蟹136公斤的好收成。蟹和稻谷总收入5437元,扣除成本,每亩净收入2207元。狼山乡同心4组农民黄皆祥利用1.15亩稻田养蟹,1990年亩产稻谷301.5公斤、河蟹96.35公斤,三年平均每亩经济收入1355.97元,比亩产552.53公斤纯作稻谷多收入902.57元,提高效益2.99倍。他们的基本作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稻-蟹-虾共作"是一种集约经营的综合种养模式,它利用河蟹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增加稻谷产量,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兴化市钓鱼镇姚家村养殖户李德剑2017年稻田面积91亩。  相似文献   

19.
汪建体  梁辉 《科学养鱼》2001,(10):20-20
冬闲田养鱼是利用冬季闲置的稻田来养鱼。由于进行冬闲田养鱼有很多好处,我市种中稻的地区掀起了冬闲田养鱼热潮,但是多年来亩产鱼量都徘徊在70公斤左右。为探索冬闲田养鱼高产技术,1999年我们用拔贡镇北香村的两块田作冬闲田养鱼高产试验。经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5亩稻田产鲜鱼940公斤,平均亩产188公斤。现将具体操作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的条件1999年9月我们利用拔贡镇北香村的两块田进行冬闲田养鱼试验。1号试验田面积为1亩,2号试验田面积为4亩,两块田…  相似文献   

20.
江苏高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从发展稻田养殖为突破口,大做稻田养殖文章。1998年全县实现了6万余亩的稻田养殖计划,水稻亩平单产达到了450公斤,亩产虾蟹1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500元以上,仅此一项,一年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该县的做法是:一、对土地承包现状进行调查为了摸清全县目前在土地承包中的情况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抽调人员及时对现有土地使用、耕作、产出等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中发现,在土地承包中种水稻的不养殖,搞养殖的不种稻。原因之一:前几年,一些农户将圩区承包的土地开发养蟹,不仅稻谷本种,河蟹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