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榷茶是宋代对茶叶生产、营销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榷茶制下的茶价反映了官府、茶农、茶商的种种利益关系。通过研究榷茶制下的茶叶市场价格,发现榷茶制形成的茶价也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价格不一样,即使是相同茶类、相同等级的茶叶,其价格也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前些年茶叶市场较差,茶叶价格偏低,影响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放松了茶园管理,造成茶园衰老现象严重.为了适应茶叶市场和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将衰老茶园建成高产优质的绿色茶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丽水市3县807户茶农的农户特征和经营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事茶叶生产人数、雇工金额、采茶工时、家庭总收入、种茶收入、茶青价格是影响茶农农户特征和经营行为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为从事茶叶生产人数种茶收入家庭总收入采茶工时雇工金额茶青价格。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茶农农户特征和经营行为的5个主要因素(从事茶叶生产人数、雇工金额、采茶工时、家庭总收入和茶青价格)与种茶收入均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茶叶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而事实上,良好的茶叶市场发展并没有给茶农增加太多的收入,制约茶农增收的主要因素包括茶农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需求开发不足、茶叶质量有待提高.促进茶农增收的途径主要有:降低茶叶的生产成本;开发茶叶的市场需求;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垦区职工对参与农民培训的需求情况。研究发现,培训需求主要是现代化农业理论知识、创业知识与技能、市场及产品营销信息、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内容。希望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实地观摩为主,同时希望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和能与相应学历教育文凭对接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6.
基于汉中地区汉中仙毫茶生产的茶农,茶叶企业,茶商,交易市场等实地调查,对汉中仙毫茶鲜叶成本,加工成本和价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显示:在成本结构中,采摘成本和加工成本的占比最高;茶农自有茶园鲜叶生产成本较茶企鲜叶生产成本低,且茶农作坊式加工成本较茶企生产线加工成本低。茶农没有精加工成本,茶企通过精加工与包装,其销售价格较茶农销售价格高。三个不同县区由于地理位置、加工成本、环境条件不同,呈现镇巴鲜叶价格最高,宁强、南郑鲜叶在基本相同。其茶叶销售价格亦是镇巴最高,宁强居中、南郑最低。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信息’的五加模式,建立了茶叶品种种苗基地和国家级标准化茶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带动了5个村茶农增收。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搞好扶持茶农,让茶农尽快走上致富路。"云县家盟茶叶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伟良对记者说。云县家盟茶叶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民+市场+信息"的"五加"管理模式,扩大基地群建设,建立了茶品种种苗基地500亩,有机茶园基地1200亩,现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福建省作为产茶的大省,茶产业资源相当丰富。目前福建省茶园主要是由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的发展。该文从服务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出发,探讨解决茶农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瓶颈。【方法/过程】以茶叶规模农户为调研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茶叶社会化服务的因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涉茶人数、家庭涉茶年收入和土地流转价格等因素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涉茶年收入、茶园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涉茶人数、家庭涉茶年收入、茶园面积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完善茶叶社会化服务、加大服务供给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茶叶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叶品种繁多,制茶形式多样,茶叶市场走俏,茶叶生产效益逐年提高,茶农茶叶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为弥补茶叶品种的紧缺,为广大茶农提供优质的茶叶苗木,2008年6月笔者对肉桂茶叶品种进行扦插繁殖育苗20亩,推广到大田种植800多亩,经过大田科学管理,大田茶园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茶叶生产是控制茶叶质量的首要环节。茶农、茶商以及茶叶企业是茶叶生产和市场供给的主体,根据政府监管效力和市场信息情况,在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具有不同行为表现。依据博弈理论,研究茶叶供给方与政府、茶叶生产企业之间的行为选择,探讨茶叶供给主体的行为动机,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市场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研究认为:有效的监管市场能够消除“柠檬市场”效应,提供有质量保障茶叶是理性选择;市场监管缺位情况下,提供无质量保障茶叶能够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农户信息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信息搜寻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市场不完善、农户自身素质偏低是现阶段农户信息需求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开发针对基层农户的农业信息市场模式,加强对农户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措施以提高农户的信息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艳平  吕平  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50-12754
采用对山东胶州和青州2个地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白菜种植户参与合同农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对合同农业的支持和宣传、农户的家庭固定资产量、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参与合同农业有呈正相关作用;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农户参与合同农业的可能性将减小;风险厌恶的农户不愿意签约;有保底价的合同形式更受农户欢迎。青州和胶州这2个地区变量对农户是否参与订单农业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长白山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人参栽培区,近年的人参年均产值达到百亿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参种植经营过程中,种植户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将发展较为成熟的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引进到吉林省的人参种植业中,发挥合作社规模经营的优势,对于降低种植户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收益和复兴整个吉林人参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人参种植户加入意愿出发,在对被调查种植户户主的基本特征、种植户家庭经营基本特征和种植户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等影响加入合作社意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发现种植户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较低,市场经济知识的欠缺,抵御风险能力的薄弱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有碍于种植户加入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对人参种植户职业技能培训等4个方面的建议,从而引导广大种植户加入并促进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茶叶的价格现象,得出如下结论:茶叶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茶叶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茶叶生产价格是决定茶叶市场价格的内因,市场供求等因素是影响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四川省农民培训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的农民个体特征、农民家庭特征和农民对培训要素的选择等因素,研究发现这些变量对农民参与培训意愿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科普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通过基本统计方法分析其农村科普现状,并通过构建排序选择模型,分析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以及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视传播是研究区农村科普传播的主要手段;农民整体的科普意识较弱,认为获得科普知识较难,且参与科普培训的意愿低,培训内容的供需匹配不足。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正相关,科普知识与年龄、科普技术与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影响阻碍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农民收入的现状,阐述了现阶段农民增收存在的障碍,分别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支农惠农政策、劳动用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5个方面对农民增收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应、现状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政策和农村制度的良性变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高,性别、城乡和区域差距较大,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距离。由此提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选择: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合理引导农村智力回流;积极培育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稳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创建学习型农村。  相似文献   

19.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轻化明显、农户兼业行业的相对集中性、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兼业收入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意愿强烈等特征;信息、资金、技能、市场意识是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库,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加强对农户市场意识的培育,提升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豆价格波动关系到广大豆农的福利。基于中国1983-2012年大豆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大豆的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等参数,采用麦诺特福利效应模型考察大豆价格波动对农户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了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福利变动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整体福利恶化,大豆生产价格平均每变动10%,豆农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变动1.32%,长期生产福利变动1.42%;大豆销售价格平均每变动10%,短期消费福利变动13.13%,长期消费福利将变动12.55%。大豆生产价格波动导致的农户福利变化在农户福利变动中起重要作用。大豆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保障生产者利益、构建信息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