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利用2010年新疆阿瓦提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统计模型,得出了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农户户均政策补贴收入、农民非农活动收入、户均受教育年限这7个变量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棉花价格、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非农活动人数这3个变量对农民增收起负向作用。最后实证分析了影响阿瓦提县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永  王红姝  张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32-11137
非农收入结构影响着农民的非农收入,关系着农民的增收。该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非农收入的结构变化,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极值法,构建非农收入最优结构模型,并分析最优结构与实际结构的差异,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3~2017年黑龙江省的非农收入结构,将非农收入结构与最优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对非农收入的贡献率最高,第二是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依次次之,农民的非农收入表现出来源形式多元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 2012—2021 年全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 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 U 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力资本作为“活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回归模型,对农民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分别与农民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民收入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5-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岭回归分析影响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民经营性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农村集体单位引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川量与农民经营性收入呈正相关父系: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是影响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对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法对海南省2008—2012年的农民收入结构型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其占比仍然高于其他收入占比),而工资性收入逐步上升,成为海口市、三亚市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农民收入的结构优势高于三亚市,财产性收入结构优势明显,对收入增长贡献较大,虽然海口市、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结构劣势亟待改善;两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贡献方面,三亚市为正,海口市为负,结构优势不突出;转移性收入结构优势方面,海口市高于三亚市。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三亚市的收入增速在增加,竞争劣势减弱,优势增强。因此可见,加快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对协调好海口市与三亚市农民收入增长差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发展改变了农民就业方式和就业行为,进而对农民非农收入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7年的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利用2sls法处理模型内生性偏误。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民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提出政府应加大互联网及其配套设施的投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互联网培训,建立农民就业服务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从收入结构、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分析齐齐哈尔市农民收入现状:农民收入中71%由家庭经营性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占比不足,财产性收入仍有提升空间,转移性收入水平偏低;2001~2015年农民收入整体上呈波动增长态势,自2011年起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省内一些市区相比仍较低;城乡收入绝对差呈现逐年上涨态势,但城乡收入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出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比重、非农就业人员比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农户兼业化程度、生产资料支出、农产品产量、能否上网这8个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等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现状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2002~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来分析珠三角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工资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家庭经营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土地流转平均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文中总结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从农民收入来源的视角对如何实现农民增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预测及ARIMA模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32-17935
在综述学者关于农民收入预测研究的技础上,根据1979—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发现农民收入时间序列服从1(2)非平稳过程。综合采用Box—Jenkins基于相关图的分析方法和SC准则,进行模型定阶和识别。在综合比选一组不同参数模型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ARIMA(4,2,2)模型。诊断结果表明,所选定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符合正态分布,可用于农民收入预测。模型预测显示,2009~2012年内农民收入仍将继续增长,分别达到2282.4.2502.9、2686.9和2884.5元,增速由快到慢逐步递减,可持续性不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市郊区345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首先,农地流入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农地流出则对农户收入水平影响不显著。农地流入概率每增加1%,家庭人均收入提高67.55元。其次,农地流入对0.6和0.8分位数家庭人均农业收入显著为正,对其他家庭收入作用不显著。农地流出对0.6和0.8分位数家庭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作用分别为显著为负和显著为正,对其他家庭人均农业收入作用不显著。因此,农村家庭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且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政府应继续鼓励北京市郊区农村农地流转,持续提高农村地区非农就业力度,提升农村农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璐  彭妍  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23-226
基于2005—2014年全国农地流转总面积的变化趋势,选取全国30个省份2005年和2013年的数据,建立农民收入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农地流转发展初期,还是加速发展时期,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随着农民收入组成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不同时期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有差异,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计资本对农户分工模式的影响:来自广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中生计资本概念,构建生计资本与农户分工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广东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户分工模式的影响,探讨推进农户分工的可行途径。结果表明,对于转型为兼业偏农型农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变量为非农业就业培训、劳动力人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为农业技能培训;对于转型为兼业偏非农型农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变量为非农业就业培训、劳动力人数、村干部、人均收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为农业技能培训、平均年龄,劳均土地面积、是否贷款;对于转型为纯非农型农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变量为受教育年限、非农业就业培训、人均收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为农业技能培训、平均年龄、三代人是否生活于本村与拥有的农机数量。据此计量结果,提出了促进兼业型农户向纯农型农户或纯非农型农户转换,引导农户合理分工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农村非农产业扩容发展的角度考察农民工资性收入问题,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作用的理解,也有利于找到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从农村非农产业扩容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推进效应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出了加快农村非农产业扩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PAR)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evaluates the heterogeneous income effects of various relocation modes, based on a panel dataset of relocated households from 16 counties in eight Chinese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PAR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and wage income for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rural resettlers was mainly due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town resettlers was attributed to medical security. For the village resettlers,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For the urban resettler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urban resettlement areas should be promoted.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经济总量、城乡劳动力、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指标入手研究了玉溪市城乡经济发展情况析。结果表明,玉溪市三大产业不断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后,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且有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隋帆  汪雯  栾江  卢禹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613-12616
2009~2010年通过对陕西省6个县20个镇44个村的368户农户进行调查,提取了样本应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方法以及Probit模型研究培训对陕西省外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为负向,接受培训的村民并不是需要参加培训的人群,期望的培训带来的较大收益并未在数据中有所体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政府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应当首先定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使真正未参加培训却有较大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可以接受培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9.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90-19792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区域生产总值数据,发现两时间序列都服从单位根过程,为非平稳时序。Engle-Granger两步法估计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仅存在农民增收指向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联系河南省实际,分析了导致该结论的可能原因:农村居民数量庞大且收入水平较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民增收会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扩大内需,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民消费水平和结构持续提升,农民增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服务于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根源,而城市倾向经济政策,则成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20.
Financial support is a crucial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 Thus,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how formal credit impacts income growth in rural households. In 2012, 2015, and 2018,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panel dataset of 592 rural households from 6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western China, including counties in Guizhou, Yun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We use the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mal credit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this effect. We find that formal cred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ural households' income in deprived areas in western China. Furthermore, formal credit promotes the reallocation of household labor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and changes rural households' decisions about investment-consumption behavior. These are the drivers of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income.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formal credit may widen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in western China's deprived area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bring abou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ormal credit on income growth.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l credit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but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excessively interfere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