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20-123
将冷链物流能力作为影响在线销售海产品到货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冷链物流质量与在线销售海产品退货率的定量关系;其次,通过构建损失规避海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与订单联合决策的报童模型,同时引入心理账户,多角度研究损失规避海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与订单联合最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进而分析损失规避对于海产品电商联合决策以及获利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模型分析,试图从理论上理清损失规避环境下冷链物流能力决策对于高退货率的影响机制,优化海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与订单决策,助推海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博文  王景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733-17735
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流的基本模式,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选取基于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物流中心等3种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模式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以期为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攀高。海产品的购买和物流运输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人们对于海产品的质量要求越高,对其物流运输水平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我国对于海产品物流模式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以海产品物流的概念和介绍作为主要的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海产品物流模式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外的优秀经验,探究新时期海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繁多,但海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海产品品牌营销的具体策略包括: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北部湾海产品知名品牌;坚持科技理念,增加品牌竞争力;培育品牌企业,带动品牌营销;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品牌环境;构建品牌平台,拓宽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提升广西农产品品质。【方法】调查和结合广西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分析广西农产品产销现状、广西交通设施发展现状,论证广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重要性。【结论】目前广西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冷库容量及地理分布不均、冷库利用率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智慧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构建。【建议】结合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引进龙头冷链物流企业,着力培养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加大力度发展智慧型冷链物流。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是农产品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冷链物流水平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荷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总结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拟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215-217
目前,环首都经济圈已经具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条件,但农产品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发展中占比较小,发展滞后.针对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对接”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即通过”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效率,通过“农校对接”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科技水平,通过“农企对接”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环首都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冷链物流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景正在通过科技技术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重要的环节。如何将冷链物流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使其确保所生产的农产品保质期能够增长,确保食品安全性的同时,让农民能够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这些问题在农工商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冷链物流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解决。在数据时代的大背景下,冷链物流将能够更好地为农商一体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冷链物流是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物流方法,在当今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是保证农产品新鲜的技术手段,更是生鲜农产品能够进行远距离运输的有效保障,在当今市场化、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有着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如今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设备缺失,规划不科学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冷链物流,保证生鲜农产品得到正常消费,保证有关经济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是重要的民生领域.2021年底《"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重点如下. 促进消费,改善民生 宏观层面,建设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3"指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指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指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出发点,研究其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系统科学地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从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标准化、人才战略等方面发展提升农产品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云a  何龙飞a    洁a  b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22-2125
【目的】提出适合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有效模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策略。【结果】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主要职责划分不清、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渔业科技服务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渔业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建议】应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新模式、设置科学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投资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发达的渔业资讯网络,以促进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于清武 《广西农业科学》2014,(12):2293-2296
【目的】为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利于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对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海洋共生微生物多样性、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海洋微生物化学多样性、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抑菌和生物毒及抗肿瘤等方面。目前,存在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矛盾突出、海洋外源污染物严重等问题。【建议】应拓展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探寻海洋微生物"沉默"基因的激活方法、构建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评估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快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步伐等,以实现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范恒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71-5373
以广西北部湾为例,基于RMP分析方法,提出改进后的RMPP模式,对广西滨海旅游资源(R性)、市场(M)、产品(P性)、保护(P性)4个方面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滨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最后提出了广西北部湾滨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实施举措。强调在资源开发方面实现由资源规划型向生态保护型转变,在产品设计方面走创新发展之路,在市场开拓方面实现从3S到3N的转变,加强区域间协作,使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并存。旨在对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给广西北部湾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海洋文献库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第一个以收集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的特色文献库,阐述了该文献库的基础与意义、海洋文献的类别与收集、海洋文献库的开发与利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唐国滔  姚焕玫  覃楠钧  顾富敏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166-168,171,封4
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提供功能,初步构建了适用于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提供的价值评估方法。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提供的价值达4394545万元,其中农产品总产值为2249258万元、林产品价值为2145287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提供的价值存在高度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面板数据,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从该区域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粮经比、农产品产出、人均农产品占有量4个方面对该区域存在的非均衡发展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基于经济、产业、条件等基础层面分析非均衡发展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强化北部湾农业产业分工与协同、强化北部湾农村改革试验的集成研究、强化北部湾农业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蔡志海  贺发胜  陈秋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24-8425,8456
从大环流形势分析,结合广西寒潮和北部湾大风历史预报经验,对2010年12月1517日北海市寒潮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阻塞高压和横槽的建立,是造成此次寒潮大风降温的主要环流背景;极地异常强的冷高压配合500 hPa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侵,是此次寒潮和大风的主要原因;ECMWF对此次寒潮过程的形势调整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