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提高龟裂链霉菌S189土霉素发酵效率,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PB试验,对培养基中影响发酵效率的各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显著因素,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较优浓度,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3个因子的最佳浓度。[结果]PB试验结果表明,黄豆饼粉、玉米浆和碳酸钙对发酵效率有较大影响。响应面试验优化后这3个因素的最佳含量为:黄豆饼粉41.0 g/L,玉米浆16.4 g/L,碳酸钙12.8 g/L。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发酵单位可达29.8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4.3%。[结论]响应面方法可用于土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该研究有利于提高土霉素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卑霉素发酵体系的产量,对其操作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得出最佳接种量为6%,摇床转速200r/min,在28℃发酵培养40h。得到优化的培养基组合为:豆饼粉4.36%,甘露醇1.8%,葡萄糖0.98%,可溶性淀粉0.24%,硫酸铵0.36%,碳酸钙0.5%,硫酸锌0.009 2%,硫酸镁0.013 1%,磷酸二氢钾0.000 5%,硫酸亚铁0.002 0%。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比对照培养基的效价提高26.62%。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基单因子筛选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g·L-1)为黄豆饼粉10.13、玉米淀粉16.89、蛋白胨1.13、葡萄糖2.41、硫酸铵7.96、硫酸镁0.45、磷酸氢二钾0.45、氯化钠4.50。用优化培养基对W10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率为90.37%,比优化前抑菌率(73.90%)提高22.3%。  相似文献   

4.
丰贵鹏  杨丽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62-6864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借鉴谷春涛等关于地衣芽孢杆菌TS-1液体培养发酵条件的研究成果,对培养基进行澄清,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得到其最佳温度、pH值和接种龄。[结果]4种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玉米浆〉豆饼粉浸汁〉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浆0.45g,蛋白胨1.50g,豆饼粉浸汁为1:15,葡萄糖1.50g。最适宜种龄为18h,接种量8%,起始pH值7.5,最佳温度37.5℃,此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对数生长期在14~20h,发酵周期为22~24h。活菌数每单位提高近1亿个,发酵周期比经验周期缩短10h。[结论]试验得出了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培养,收获菌体量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玫瑰孢链霉菌NRRL 11379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寻找产物A21978C较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方法]从16种发酵培养基中筛选较好的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得到玫瑰孢链霉菌NRRL 11379产达托霉素前体物A21978C组分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可溶性淀粉4%、黄豆粉1%(、NH4)2SO40.3%、MOPS 6%、K2SO40.8%、NaCl 0.1%。[结论]优化后的产量约为60 mg/L,比优化前提高9.2倍。  相似文献   

6.
卑霉素摇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代谢发酵控制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豆饼粉45 g/L,可溶性淀粉5 g/L,甘露醇24 g/L,葡萄糖5 g/L,硫酸铵2 g/L,硫酸镁0.05 g/L;最优发酵条件为:摇瓶装量100 mL/L,接种量8%,C aCO35 g/L(调节pH值),在温度28℃、发酵周期40 h的优化条件下,得到卑霉素的效价值为77.12μg/mL,较对照(64.11μg/mL)提高了20.29%。  相似文献   

7.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L-乳酸高产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L-乳酸高产菌株HT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麦根4%、磷酸氢二钾0.5%、硫酸铵0.5%、豆饼粉0.5%、玉米淀粉水解糖5%、碳酸钙5%、pH值为6.5;通过变温培养试验确定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为28℃,最适的发酵温度为46℃;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L-乳酸发酵,HT菌株在第4天就到达了发酵终点,L-乳酸产量为40.19g.L-1,对糖的转化率为92.6%。  相似文献   

9.
高毒力Bt菌株HB-3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在摇瓶中对B t菌株HB-3进行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采用国产15 L全自动智能发酵仪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在培养基各组分中,酵母粉对产孢数影响最大,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玉米淀粉4.0%、黄豆饼粉2.0%、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5%。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4、接种量7%、培养温度32℃。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为发酵菌株,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抗生素产量为响应值,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具有正显著效应的花生饼粉和玉米浆。其次,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试验对这2个因素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含量配方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花生饼粉4.96%,玉米浆2.66%,氯化钠0.4%,碳酸钙0.3%,磷酸二氢钾0.02%。优化后发酵培养基抗生素产量为2 030.6 mg/L,比优化前的771.9 mg/L提高了1.63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亚硝基胍(NTG)对产可得然胶菌株进行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为可得然胶产量提升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壤杆菌HS615(Agrobacterium sp.)为出发菌株,通过NTG诱变筛选高产菌株,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提高得率。[结果]根据致死率确定了NTG的诱变条件为0.5 mg/mL,NTG处理30 min。其次根据菌落颜色和大小确定了初筛平板培养基为1.0%葡萄糖,0.2%酵母粉,0.05%苯胺蓝,初始pH为7.0。经过NTG诱变得到1株可得然胶得率比出发菌株高11.79%的高产菌株。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为11.0%蔗糖,0.3%玉米浆,0.2%KH_2PO_4,0.2%K2HPO4,0.2%NH_4Cl,0.2%CaCO_3,0.1%MgSO_4·7H_2O,此时可得然胶得率为5.67%,比优化前提高了6.78%,比初始产量提高了19.37%。[结论]该研究可为可得然胶高产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毛德克斯氏菌产生胞外多糖的培养液需用净化自来水配制 ;该菌株产生多糖不要求高通气量 ,150 r· min-1下以 50 0 m L三角瓶装 10 0 - 150 m L培养液为宜 ;以玉米糖、麦芽汁、糖蜜、酒糟等为 C源替代甘露醇的结果表明 ,玉米糖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 C源 ,其发酵液多糖产量为 19.35g· L-1,C源利用率为 82 .4 % ;以Na NO3、NH4 Cl、( NH4 ) 2 SO4 等 3种无机 N和蛋白胨、鱼粉、玉米浆、黄豆粉等 4种有机 N作 N源的结果表明 ,玉米浆的作用最显著 ,能有效地提高多糖产量及发酵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最优产孢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500%,淀粉1.000%,花生饼1.500%,MnSO4.H2O 0.005%,无水MgSO40.050%,KH2PO40.150%,K2HPO4.3H2O 0.300%,CaCO30.050%;最适培养条件为:最佳移种时间18~20 h,温度37℃,pH7.5,转速250 r/min,接种量10%。[结论]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噬菌体菌株A4 6可以利用淀粉水解糖代替结晶D -葡萄糖进行 2 -酮基 -D -葡萄糖酸( 2 -KG)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 ,用淀粉水解糖作碳源进行 2 -KG发酵的条件为 :接种量 8% ,发酵摇瓶装量 2 0ml,培养温度 31℃ ,发酵周期 72h ;发酵最佳配比为 :淀粉水解糖 16 .5% ,玉米浆 1.6 5% ,尿素 0 .0 0 3% ,KH2 PO4 0 .0 0 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哈茨木霉30371在自然情况下的培养条件。[方法]将哈茨木霉30371的孢子悬液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研究培养温度、pH值、无机离子、各种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麦麸培养基中哈茨木霉30371的菌丝干重最高,其次是玉米粉培养基、PDA培养基,豆饼粉培养基最低。哈茨木霉30371在22~34℃下均能生长,22℃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pH值4.0~8.5均能生长,最适pH值是5.5。各因素对哈茨木霉30371生长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NH4)2SO4>KH2PO4>MgSO4.7H2O>麦麸、豆饼粉。[结论]哈茨木霉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在麦麸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2℃,自然pH值,2.00%麦麸,1.00%豆饼粉,1.00%(NH4)2SO4,0.25%MgSO4.7H2O,0.50%KH2PO4。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树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真菌,其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抑制肿瘤、抗HIV、调节免疫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研究了碳源、氮源、生长促进剂和无机盐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树化产胞外多糖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每升培养基添加葡萄糖50 g、黄豆粉40 g、豆油1 g、KH2PO44 g、MgSO4 2 g,每升培养基可得到灰树花胞外多糖3.78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多黏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polymyxa)液态发酵的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为:马铃薯250.0 g/L,白砂糖20.0 g/L,玉米粉30.0 g/L,NaNO3 1.0 g/L,(NH4)2SO4 1.5 g/L,KH2PO4 1.0 g/L,pH6.5,装液量100 ml/250 ml(V/V),接种量5%(V/V),培养温度37℃,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周期72 h。[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多黏芽孢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