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野外实习是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参照"园林植物病理学"学科特点,分析了"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野外实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学生科研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新技术与实习相结合等方面对"园林植物病理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探讨了其教学新模式的优势特点。实践证明教学模式的改进,可有效提高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并确保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园艺、茶学、农学等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将野外实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将传授知识与适时引导相结合,创造移动式教学环境。开展《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活动后,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食用菌实习教学的内容与模式进行了探究与实践,通过改变传统的集中实习的内容与模式,采用多种实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食用菌不同种植环节和不同品种种植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大发展需求。本文针对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生产实习和综合实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缺点,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针对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及其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改变或者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同时采用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期使植物学教学改革深入扎实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习是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以往林学专业教学实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学生对综合实习的认识,使学生乐于实习;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毕业论文的内容与综合实习的内容相结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编写综合实习指南,规范了实习内容;举行实习交流会,强化了实习考核成效;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习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配套相结合,政府投资与自筹经费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校企互动,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8.
动物医学专业实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是动物医学专业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重要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在实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实习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总结了多年来动物医学专业的实习经验,探讨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它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方面,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农经专业自建立以来,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台的、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成功经验,但随形势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职学校大多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相结合的"2+1"教学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该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初中起点三年制普通中专为例)是:一年级理论教学为主,二年级实践教学为主,三年级校外实习为主。传统的理  相似文献   

11.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高等农林类院校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通过对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将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科研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遥感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验收和监测,具有科学、经济、客观、高效等特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同一地区退耕还林前和退耕还林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通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可定期获得该地区已经退耕还林的面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了解退耕还林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及质量状况,实现对退耕还林地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多源、异构、海量遥感数据难以快速读取的情况,结合森林防火遥感影像数据和遥感影像金字塔的特点,应用Hilbert曲线改进索引结构,提出了基于HBase的森林防火遥感瓦片大数据存储结构;设计了森林防火遥感瓦片数据并行化存储架构,并应用于内蒙古辖区大兴安岭突发森林火灾辅助决策中。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改进的索引结构在读取速度上明显优于改进之前,并行化存储加快了数据的存储。研究成果可满足对海量森林防火影像高效存储、管理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植被高光谱遥感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植被高光谱遥感以其显著的特点已经成为连接遥感数据处理、地面测量、光谱模型和应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概述了植被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和高光谱分析的算法以及它在植被参数估算与分析、植被长势监测、估产及生物量估算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特别是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感结合在建立与完善双向反射模型 ,更精确地反演植被参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讨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植被高光谱遥感数据 ,加速遥感定量化进程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5.
植被光谱遥感数据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光谱遥感是地表植被地学过程对地观测的强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植被光谱遥感在植被信息提取、植物长势监测和估产以及估算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特别关注了高光谱遥感及其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感结合,更精确地反演植被参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讨论了今后植被光谱遥感应用发展的方向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张雁  吴保国  王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107-14110
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一直是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介绍遥感图像分类过程和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综合了最近国内外遥感分类的方法技术,重点阐述了遥感影像分类在神经网络、SVM、主动学习、多分类集成等方面较新的研究动态,为遥感图像分类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文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62-9464
研究了中小比例尺航片在森林蓄积量判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可以根据航片上影像灰度的平均值来进行树种的判别;利用灰度标准偏差进行林分蓄积量的估测,其拟合误差不足5%,满足林业生产实践的精度要求。填补了中小比例尺森林蓄积量判读的空白,是建立森林蓄积量判读的不同比例尺、不同遥感来源立体判读体系的重要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遥感区域大小对森林蓄积估测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将 1幅TM遥感图像分别分成 1 4及 1 2幅 ,通过实例分析了 1 4,1 2及整幅TM图像所能达到的几何精校正精度 .然后 ,以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变量 ,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及岭迹分析 ,研究了上述 3种不同面积幅值图像对应林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主要变量 .由 3种不同面积遥感区域蓄积估测方程中所含变量的个数、种类及预报精度 ,详细分析了遥感区域大小对蓄积估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滑动窗口法的遥感图像纹理统计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俊  周武  陈川  董玉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26-6428
遥感图像中地学信息,如地质构造、蚀变信息及岩性分界等信息具有一定的纹理特征。纹理是遥感图像的重要特征,是地物空间特征的综合反映。利用滑动窗口法来获取遥感图像的纹理特征参量,将得到的特征矩阵用假彩色进行显示,将得到的图件进行了对比。然后,针对窗口大小对不同纹理特征显示效果的差异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滑动窗口法在排除波谱信息的干扰、提取纹理特征参量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对于纹理多尺度判别的精度来说,采用较大窗口提取的纹理信息参与分类能使总体显示效果较好,但某些纹理的精细程度有所下降,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窗口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对提取崩岗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0.6 m Quick Bird、2.5 m ALOS、10.0 m ALOS遥感影像中分别提取崩岗的特征数据,分析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对崩岗数据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0.6 m Quick Bird能容易地提取崩岗数据,且重现性较好,从2.5 m ALOS能提取崩岗数据,但重现性不强,从10.0 m ALOS无法提取崩岗。从0.6 m Quick Bird和2.5 m ALOS提取的崩岗,数量基本一致,但位置不一致、边界不重合、形状差别很大,从2.5m ALOS提取的崩岗周长平均减少20.83%,占58.33%的崩岗面积减少了,平均减少19.78%。因此,可断定0.6 m Quick Bird能反映崩岗的实际情况,2.5 m ALOS能较好地反映崩岗的实际情况,10.0 m ALOS完全不能提取崩岗数据。但高精度遥感影像的获取比较困难,且价格较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