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A和6-BA对山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品种双丰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分别用1 000 mg/L ABA和100 mg/L 6-BA处理果实。结果表明:ABA和6-BA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类黄酮、花色苷、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都高于对照;滴定酸含量低于对照;L、H值小于对照,a、b、c值均高于对照。ABA和6-BA对提高山葡萄品质和增加花色苷含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二氢茉莉酸丙酯(prohydrojasmon,PDJ)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巨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转色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T1:500 mg/L、T2:1 000 mg/L、T3:1 500 mg/L) PDJ对穗轴进行涂抹处理,定期检测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粒重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DJ处理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了果实着色; PDJ处理有利于果实颜色指数CIRG值的提高,而对果面亮度L*值无影响。不同浓度PDJ处理均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实品质。3种PDJ浓度处理均能提高‘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促进着色,且以1 000 mg/L PDJ处理效果最佳。结果为合理利用PDJ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梅洛’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400mg/L)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花色苷含量与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00mg/L 6-BA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花后110d达到最大,为5.21mg/g;100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PAL、CHS1、F3′H、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d显著提高,200mg/L 6-BA处理F3′5′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400mg/L 6-BA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100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与CHS1、UF-GT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200和400mg/L 6-BA处理组花色苷含量与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100和400mg/L 6-BA处理组MybA1与UFGT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质量浓度6-BA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花色苷含量,在果实着色后期可影响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丙酯(PDJ)对新郁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筛选能够改善新郁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最佳浓度,以新郁葡萄为试材,在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丙酯(0、20、60、100 mg/L),分析测定果粒重、果粒纵径和横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及果皮叶绿素含量、色差、花色苷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茉莉酸丙酯(PDJ)可以增加新郁葡萄的果粒重、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果皮中叶绿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以喷施茉莉酸丙酯(PDJ) 60 m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新郁"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 JA)改善"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影响。每种试剂分别设置3个浓度,20mg/L,60mg/L,100mg/L,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测定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果皮色差、果皮叶绿素、花色苷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 JA)可以促进果粒增大,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可滴定酸和Vc影响不大,此外还可以促进果皮花色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60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因素对赤霞珠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改善葡萄原料品质及酿酒工艺中花色苷的浸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为原料,以未处理葡萄果粒为对照,测定温度(20,30,40℃)、pH(2.2,3.0,4.0,5.0,6.0,7.0,8.0)及脱水处理(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分别脱水0.5,1,1.5,2,3,4,6,9,12h)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pH等理化性质指标及果皮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不可浸提花色苷、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20~30℃处理48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12~6.52°Brix,总酸质量浓度下降0.81~1.86g/L,pH升高0.22~0.68;20~30℃处理36h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均较高。(2)脱水处理12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14.5%,总酸质量浓度比对照提高2.76%,pH比对照降低3.64%;但果皮中可浸提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7.4%,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2.45%,总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8.47%。(3)随着缓冲液pH的升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降低;不同pH处理对果实pH及总酸质量浓度影响总体较小。用pH为2.2~4.0溶液处理后,果皮可浸提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均高于对照,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用pH 5.0~8.0溶液处理后,果皮总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和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20~30℃处理36h可以改善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提高果皮中的花色苷浸提量;脱水处理能改善果实理化性质;适当酸性溶液处理葡萄,有利于可浸提花色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以北五味子为材料,在转色期分别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处理果实。结果表明:乙烯利、ABA处理的北五味子果实单粒质量、单粒体积、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ABA的作用效果优于乙烯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耐盐碱砧木SA15和SA17对‘美乐’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美乐’自根树和嫁接树为试材,于葡萄果实转色期开始进行复合盐碱灌溉处理,以正常生长条件为对照,测定其生长参数,Na~+、K~+、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多酚及香气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并对果实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盐碱处理下,‘美乐’自根树叶面积和节间直径较对照显著下降,砧木SA15和SA17嫁接树生长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A15和SA17对叶片N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叶片K~+/Na~+比值。在正常生长条件下,SA15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SA17提高了果糖含量;在盐碱处理下,SA15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降低了滴定酸和酒石酸含量,而SA17则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酒石酸含量。砧木SA15显著提高了盐碱处理下果实花色苷、总酚和黄烷醇含量,SA17提高了正常和盐碱处理下总酚含量。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砧木SA17能显著影响‘美乐’葡萄香气;在盐碱处理下,砧木SA15和SA17对葡萄香气有不同的影响。[结论]砧木SA15和SA17缓解了盐碱处理对生长的抑制,砧木SA15嫁接有助于提高葡萄在盐碱处理下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桃果实迅速膨大期生长调节剂及摘心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山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在桃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采取喷施1 200、1 600和2 000 mg/L多效唑,20mg/L DA-6和20 mg/L DA-6+1 600 mg/L多效唑混合喷施和摘心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DA-6均显著提高了桃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桃果实果皮花色苷含量,但20 mg/L DA-6处理降低了果皮花青苷含量;摘心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仅对单果重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表明:1 600 mg/L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促进优质果的生产,是优于其他处理方法的一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单宁、总酚、花色苷的含量都随之增加,但过量的氮肥又使酿酒葡萄品质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大与减小趋势显著,纯氮量480 kg/hm~2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20.70%,比对照提高7.34%。  相似文献   

11.
刘广娜  郭菲菲  杨祥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55-20357
[目的]研究激素6-BA和烯效唑(S3307)对黑米着色及其相关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长势相似的黑稻为处理材料,分别用浓度50 mg/L 6-BA和S3307于黑米齐穗期进行处理,分析其对黑米着色及相关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二者都增加了黑米的产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黑米花色苷含量,显示出PAL活性与花色苷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激素处理增强了黑米的运作活性和能力,对提高黑米着色及品质具有促进作用,且6-BA的活性略微高于S3307。  相似文献   

12.
南桂仙  金光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72-1677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A和6-BA组合的MS培养基对月见草种子发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NAA和6-BA16种组合的MS培养基中的月见草种子发芽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在NAA和6-BA的16种组合中,MS+10mg/L6-BA培养基中的种子发芽率最高(90%),其次是MS+10mg/L6-BA+2mg/LNAA(87%),再次是MS+2mg/L6-BA(83%)和MS+10mg/L6-BA+5mg/LNAA(83%);MS+2mg/L6-BA+5mg/LNAA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88.89%),其次是MS+5mg/L6-BA+10mg/LNAA(87.50%)、MS+2mg/L6-BA+2mg/LNAA(85.71%)和MS+2mg/L6-BA+10mg/LNAA(83.33%);MS+10mg/LNAA和MS+5mg/LNAA培养基中有不定芽和不定根产生。[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月见草种子发芽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菘蓝的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菘蓝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研究6-BA和NAA对菘蓝叶片分化的影响。[结果]处理6-BA 1.5mg/L +NAA0.6mg/L和6-BA2.0mg/L+NAA0.2mg/L的不定芽分化率均为93.75%,分化系数分别为40.0和38.75。NAA对叶片分化率的影响最大,其与6-BA的交互作用较强,6-BA的影响相对较小。菘蓝叶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6mg/L。IBA和NAA对菘蓝试管苗生根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单独使用0.1mg/LNAA的生根率迭卯%以上且根的质量较好,而过高浓度抑制生根。IBA对菘蓝生根的促进作用不如NAA,生根率较低且根的质量较差。菘蓝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1mg/L。[结论]该研究为菘蓝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海南钻喙兰的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钻喙兰种子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在钻喙兰组培快繁中的效果。[结果]诱导类原球茎体以MS附加6-BA1.0 mg/L+NAA0.1 mg/L的激素配比较好,分化时间短。增殖培养基为MS+6-BA0~3.0 mg/L+NAA0~0.2 mg/L,以MS+6-BA3.0 mg/L+NAA0.1 mg/L效果最好,平均增殖系数为3~8,把生长健壮并具有2~3片真叶的单个小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 MS+NAA1.0 mg/L上,经60 d培养,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完整植株。钻喙兰试管苗的移栽基质以粗椰糠∶河沙=1∶1的比例混合较好,湿度80%~90%,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海南钻喙兰种子在温度(25±2)℃,光照强度1 500~2 000lx,光照时间12 h/d的条件下,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1.0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红叶李的商品化生产、遗传转化和品种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红叶李茎段为外植体,在MS、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李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红叶李的离体繁殖体系。[结果]适量浓度的6-BA和NAA组合比单独使用6-BA诱导率高,处理⑤(6-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0.2mg/L)的诱导率达75.0%,且腋芽生长良好。处理⑥(6-BA、NAA的浓度分别为2.0、0.2mg/L)的增殖系数为7.67,芽苗高度大于2cm的芽数为4.76。适合红叶李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0.5mg/L,生根率达98.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红叶李离体培养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6-BA1.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葡萄嫩茎段愈伤组织离体培养最佳配方。[方法]以山葡萄优良母株新生枝条嫩梢为外植体,观察山葡萄在IAA和NAA不同浓度下芽的分化、继代与生根情况。[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IAA和NAA对山葡萄的芽分化、继代与生根影响显著。芽分化NAA浓度为0.05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等,分化出的芽较多。继代IAA浓度为0.10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生长旺盛,繁殖倍数较高。生根NAA浓度为0.10 mg/L的时候效果最好,根粗壮,生根率高。[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山葡萄离体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晓青  蒙秋伊  查兰松  张志勇  卢加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1-11232,11260
[目的]筛选兴仁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方法]用野生兴仁金线莲植株茎段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诱导丛生芽,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MS是兴仁金线莲快繁最佳基本培养基;2.0~3.0 mg/L的6-B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1.0 mg/L 6-BA+0.1 mg/L NAA有利于芽的生长;最佳蔗糖浓度为25 g/L。[结论]MS+2 mg/L 6-BA+0.2 mg/L NAA+25 g/L蔗糖为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顶果木离体培养最佳方法。[方法]以顶果木种子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离体培养,通过诱导丛生芽的发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采用MS+6-BA 0.8~3.0 mg/L+NAA 0.2~0.5 mg/L培养基、改良MS+6-BA 0.2~1.2 mg/L+NAA 0.18~0.2 mg/L培养基均能保持无菌苗的生长,其中改良MS+6-BA 0.2 mg/L+NAA 0.18 mg/L培养基最适宜无菌苗生长,但培养40 d后,未见芽苗分化;将无菌苗转入改良MS+6-BA 0.5~1.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培养,均能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20 d后,芽繁殖系数可达1.72~2.30,其中改良MS+6-BA 1.2 mg/L+NAA 0.2 mg/L培养基芽繁殖系数达2.30,总体芽苗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结论]改良MS+6-BA 1.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为诱导顶果木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并优化‘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的球茎嫩芽为试验材料,对其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NA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6-BA+0.2 mg/L NAA;植株再生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2.0 g/L活性炭。[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火焰’品种彩色马蹄莲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及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宇  王芳  李耀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67-11668
[目的]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及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断血流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方法]通过配制不同的培养基,选择适宜诱导断血流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然后选用适宜的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6-BA及NAA对断血流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MS、N6、B5、RM、Miller 5种基本培养基中,适合断血流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研究不同的生长素NAA及细胞分裂素6-BA浓度时发现,NAA为0.1 mg/L和6-BA为1.0 mg/L时,断血流组培效果较好.[结论]断血流组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中NAA为0.1 mg/L和6-BA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