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二月兰花色苷成分组成特点,本试验以3份二月兰为试材,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二月兰花瓣的色素类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Q-TOF-MS)分析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份二月兰花瓣中均不含类胡萝卜素,除白色花瓣以外,其余均含花色苷。蓝紫色花瓣的花色苷含量最高,粉色次之。在二月兰花瓣中共检测到了7种花色苷成分,通过与已有文献比对,推定其成分为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锦葵素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p-香豆酰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魏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糖苷-2′-(6′′-香豆酰-2′′-羟基苯甲酰葡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粉色花瓣中仅含矢车菊素的花色苷衍生物,而蓝紫色花瓣中则含矢车菊素和锦葵素的花色苷衍生物。本研究为二月兰花色苷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二月兰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柱层析从野玫瑰色素中分离出2个组分,利用纸层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合一定的化学方法和有关文献,进行初步鉴定。其中,组分I为纯度较高的花色苷,分别为: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和飞燕草花色素-3-葡萄糖鼠李糖苷;组分Ⅱ推测为黄酮类物质,结构待定。  相似文献   

3.
茶汤与色译     
有些同志拘执于叶绿素是脂溶性包素,不溶于水,而忽视茶汤色素的物质基础,否认绿茶汤中有叶绿素浸入。有些同志看到日本版本裕的1967~1970年研究报告:“绿茶汤色除黄烷醇和芸香苷、山奈酚(即飞燕草素)、檞皮素和杨梅酮糖苷外,还分离出四个黄色色素:牡荆苷、皂草素(牡荆素-7-葡萄糖苷,即异牡荆苷)、巢菜苷-1和巢菜-3类型,以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2种不同花色薰衣草间花色苷成分及含量差异性,探索薰衣草花色与花色苷的相关性。以‘新薰二号’(蓝花)和‘YXA-05’(白花)2种薰衣草花器官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测定2种薰衣草花器官中花色苷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新薰二号’和‘YXA-05’2种薰衣草花冠中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42.24μg/g和35.96μg/g,均含有6类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素、芍药花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素和天竺葵素。其中‘新薰二号’含有39种花色苷‘,YXA-05’含有37种花色素苷‘,新薰二号’含有6种‘YXA-05’中不存在的花色苷,而‘YXA-05’含有4种‘新薰二号’中不存在的花色苷。可见,2种薰衣草中花色苷的种类丰富,且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薰衣草花冠的颜色与其花色素苷的成分和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DAD—ESI—MS法鉴定黑树莓中花色苷组分含量及其分子结构。黑树莓中花色苷的含量为90mg/100g干质量,依据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分子碎片和离子碎片等信息,从黑树莓中共鉴定出4个组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五碳糖苷、矢车菊素-3-丙二酰六碳糖苷和一个矢车菊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野生与人工栽培百蕊草5种黄酮类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百蕊草中百蕊草素Ⅰ、山奈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山奈酚-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表明百蕊草素Ⅰ、山奈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山奈酚-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氧化酶对山葡萄酒陈酿过程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54-258
以‘左山二’山葡萄酒为试验材料,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山葡萄酒陈酿过程中总花色苷及四种单体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本试验总花色苷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单体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果表明,山葡萄酒在80天的陈酿过程中,葡萄糖氧化酶使山葡萄酒总花色苷及二甲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下降缓慢,而花青素-3,5-双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山葡萄酒中加入0.6 mg/L葡萄糖氧化酶能显著减缓酒中总花色苷及二甲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的降解速率,对提高山葡萄酒的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分析了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新选育紫色品种“师大6号”块茎中所含花色苷的主要类型.结果表明:“剑川红”花色苷主要为天竺葵素类衍生物,“师大6号”的花色苷主要为矮牵牛素和芍药素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观赏植物花色的分子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基因工程改良花色是一条重要的育种途径之一.观赏植物的花色素由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其他色素组成,且类黄酮是大多数花色形成的决定性色素群.目前,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解析,经过该途径合成的天竺葵色素苷、矢车菊色素苷和飞燕草色素苷是形成有色花的主要色素物质,其中飞燕草色素苷是重要的蓝色花色素成分.本文归纳了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花色的最新进展,尤其对于蓝色香石竹以及蓝色月季的分子育种进行了介绍.此外,基于目前对花色关键结构基因功能的了解,本文分析了蓝紫色花、白色-浅粉色花、黄色花、橙红色-红色花以及彩斑的花色呈色机理,并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这些花色的分子策略,即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其异源表达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花色的改变.此外,本文还对基因资源的选择,转基因后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的互作关系以及转基因植株花色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定向改良观赏植物花色性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石榴果实花青苷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石榴果实中花青苷的种类及果皮和果肉间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进行花青苷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从11份不同产地观赏或食用石榴的果皮和果肉中,在525 nm共检测出10种花青苷成分,其中飞燕草素3-戊糖苷(Dp-3-pentoside)和芍药花素3-己糖苷(Pn-3-hexoside)首次从石榴果实中检测到。果皮和果肉中总花青苷含量无相关性,且种类也不完全相同。从检测的几种材料中发现,观赏石榴果皮中花青苷含量高于果肉,而食用品种果肉中的含量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11.
玉米籽粒中花色苷和黑色素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色苷和黑色素是黑玉米籽粒中重要而有益的化学成分,深入开展其QTL定位研究,对于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转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一个黑玉米自交系SDM为共同父本,分别与白玉米自交系木6和黄玉米自交系Mo17杂交,构建2个相关F2:3群体(分别缩写为WD和YD),对玉米籽粒中花色苷含量(ACK)和黑色素含量(MCK)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黑玉米SDM籽粒中的花色苷和黑色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木6和Mo17,2种色素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7个色素相关的QTL,其中与花色苷含量相关的QTL在2个群体中各4个,分布在第4、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上,与黑色素含量相关的QTL在WD和YD群体中分别为4个和5个,分布在第1、第2、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上。2个群体检测到QTL的数量、分布和对表型的贡献率均高度一致,而且解释花色苷含量和黑色素含量变异大的QTL在2个群体中均有成簇分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bin 6.04处的标记区间umc1796~mmc2006内和bin 10.04处的标记区间umc2043~bnlg1028内,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2.7%~21.3%和8.6%~21.3%。它们可能是一因多效的同一QTL或者是在该区段内紧密连锁的不同QTL。上位性分析表明,2个群体中检测到的上位性QTL的数量、位置和对表型的贡献率差别均较大,WD群体的上位性效应明显大于YD群体,说明上位性效应对遗传背景更加敏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贡献率大的上位性QTL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12.
龙毅  刘趣  徐文芬  孙庆文  赵武霞  王波  陈亮 《种子》2022,(2):87-92,封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5种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收集到的30批贵州不同产地石吊兰种质资源药材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均表现为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Ⅱ)>石吊兰素>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  相似文献   

13.
花色是花卉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本研究以八仙花品种‘玫红妈妈’为材料,通过对土壤施用不同浓度铝胁迫处理,探究‘玫红妈妈’在铝胁迫下花色变化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lCl3溶液处理对花萼颜色由红到蓝紫的转变有显著影响。检测出‘玫红妈妈’花萼主要含有的花青素苷成分为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伴随花萼的不断发育,其在CK、10μmol/L和50μmol/L AlCl_3溶液处理下含量递增,在100μmol/L浓度处理下先升高再降低。50μmol/L的AlCl3溶液处理下,花萼中Al~(3+)含量在花发育过程中相较于CK显著上升,100μmol/L浓度处理下,其含量不断下降。随着所施AlCl_3溶液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花青素苷转运相关基因HmABCC1基因在10、50和100μmol/L AlCl3溶液处理后表达上调,相较于CK分别上调26%、98%和16%。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八仙花在铝胁迫下的花色变化机理,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稳定蓝紫色系八仙花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4):255-258
为了研究套袋对山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优质山葡萄提供理论指导。以‘双红’山葡萄为试验材料,应用HPLC技术,研究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使果实的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降低,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采收期提前解袋可使还原糖增加,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风信子不同花色品种花青素苷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信子为百合科风信子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其花色变异非常丰富。本研究以8个不同花色的风信子品种为研究材料,从生理和分子角度分析了风信子花色差异的机制,结果显示所测风信子品种花瓣中均不含类胡萝卜素,粉、紫、红、蓝和黑色品种中含有花青素。其中黑色品种‘黑巴克’花瓣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粉、紫和蓝色品种中均只含有天竺葵素衍生物(Pg),‘黑巴克’中含有飞燕草素衍生物(Dp)和芍药素衍生物(Pn)。通过转录组测序得到了‘黑巴克’中花青素代谢结构基因和主要调节基因的序列,采用qRT-PCR分析其在白、红、蓝和黑色四个色系品种中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HoF3H、HoMYB4、HoMYB6和HoMYB7为影响风信子花青素积累的关键基因,HoDFR2是红、蓝色花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有可能和Pg合成相关,而HoF3'5'H1、HoFOMT2是影响黑色花中芍药色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观赏植物花色形成和分支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重瓣铁线莲花色与花青素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检测技术(HPLC-MS)对4个色系重瓣铁线莲中6种主要花青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色系重瓣铁线莲中均含有花青素,但花青素单体含量及总量差异显著,且不同色系中优势花青素单体不同。红色系重瓣铁线莲花青素中芍药素和矢车菊素含量明显高于紫色系和蓝色系,最高可达30.7倍和13.0倍,说明芍药素和矢车菊素可能与红色着色相关。紫色系重瓣铁线莲花青素中飞燕草素含量高于红色系,但低于蓝色系;蓝色系重瓣铁线莲花青素中飞燕草素含量最高,说明飞燕草素含量可能影响着花色从紫色到蓝色的变化。供试白色系重瓣铁线莲中只检出了少许矢车菊素,未检测到其他5种花青素,说明纯白色系重瓣铁线莲中可能不含花青素物质,检出的少许矢车菊素与供试材料萼瓣端部的微红色有关。此外,红色系重瓣铁线莲的6种花青素总量远高于其他色系,说明萼瓣呈色不同与花青素总量差异有很大关系。本研究的实施为探明铁线莲属萼瓣呈色机理奠定了基础,亦为其花色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花生花色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建立一个快速检测花生花色苷的方法,以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的种皮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和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总含量为1.16 mg/g鲜重。在高效液相测定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在保留时间10.283 min和11.217 min 处有2个高吸收峰,它们的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8.3%。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二者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二糖、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其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810倍和580倍。  相似文献   

18.
紫色甘薯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类胡萝卜素与花色苷色素积累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黄色(特爆2号)、红色(西星赤糯1号)、紫色(紫糯香)和黑色(西星黑糯1号) 4种颜色的玉米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以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玉米籽粒色素的组成、分布和积累规律。结果显示,西星赤糯1号玉米籽粒色素主要由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构成,花色苷主要存在于果种皮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胚与胚乳中;特爆2号玉米籽粒色素主要由类胡萝卜素构成,分布于胚与胚乳中;紫糯香及西星黑糯1号玉米籽粒色素主要由花色苷构成,主要存在于糊粉层中。除西星赤糯1号的花色苷积累首先出现于胚上方的花柱遗迹附近外,其余品种色素均首先在籽粒顶端出现,随后向四周延伸。玉米籽粒色素(除紫糯香)吸收峰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灌浆前期玉米果穗色素含量上部>中部 >下部,到灌浆后期,中部色素含量大于其他两部分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包蕊  陈笛  陈芳 《保鲜与加工》2014,14(6):34-39
将不同浓度(0.8、0.4、0.2 mg/L)蓝莓提取物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分别与0.8 g/L的VC混合,在70℃、400 W、1 000 r/min条件下微波处理10 min,以不加VC为对照,采用pH示差法测定各处理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并研究不同微波功率、温度以及时间下VC对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降解率随着微波温度、功率以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加,VC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微波降解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在5%~10%。该结果可为微波加热食品中活性组分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