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猪场实行批次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内部生物安全,有利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文章主要介绍四周批次生产的导入方法以及导入效果,并针对导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规模猪场做好批次化生产调整提供参考经验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批次化生产导入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批次化生产导入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不同批次和不同生产情景下批次化生产导入方法以及导入效果,并针对导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大规模推广批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批次化生产逐渐走进养殖者的视线,也有不少企业在推行批次化生产管理,本文主要总结概括了批次化生产的由来以及批次化生产的优缺点,以加深人们对批次化生产的理解。批次化生产管理有利有弊,具体如何选择需要考虑猪场的建设布局、人员配置、生产目标以及猪群情况综合考虑,不可草率行事。  相似文献   

4.
前 言 规模化、工业化是当今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很多大型养猪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作为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施规模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批次化生产在猪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通过临床调研和数据分析,批次化生产的实施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切实的便利和效率提升,同时也有很多关键点易于被操作者所忽略....  相似文献   

5.
批次化生产模式的优与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自逵 《猪业科学》2017,34(1):46-46
<正>2016年11月14—29日,本人专门考察了荷兰的规模猪场,对他们的批次生产模式印象非常深刻,希望能对国内猪场有所启发和帮助。猪场批次化生产模式源于工业批次化、标准化、模式化管理,能够充分挖掘猪场母猪的生产潜能,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避免浪费,可均匀批次化生产避免生产高峰和淡季的出现,通过数据分析可实现数据化管理并发现生产中问题,可大大减少人为  相似文献   

6.
猪场批次化生产模式是一种极佳的养猪生产模式,笔者对猪场批次化生产的概念、优势等进行介绍,比较当前国内推广的主要批次化生产类型(法式批次化、德式批次化)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我国猪场实际情况,提出对批次化生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国内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尝试使用批次化的生产模式来管理猪群,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后,批次化生产具有的一系列特点正适合更加严格的生物安全要求。本文通过6个平行试验,重点研究了应用批次化技术控制母猪的同期分娩、同期发情,以及后备猪的整体入群,并试图找到一种最优的批次生产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批次化生产对实现母猪同期分娩、提高分娩率、提高产仔数等相关性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工作及人员与猪的接触频率,降低疫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8.
1992年3月,肉鸡饲养户纷纷反映某卵化场生产的商品雏鸡,饲养一周龄的死亡率达5-10%,高的批次竞达15%。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该孵化场作了详细考察,并在8个乡对17家养鸡户共34966只鸡,进行了调查和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吸收德国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结合我国养猪业的现有条件,分析母猪生产批次化猪场的设计各要素,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通过吸收德国的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在我国推行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时,应该有一个渐进过程,先结合中国养猪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是开展生猪批次化生产的核心关键技术,养猪场采用批次化生产不仅可以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消毒并减少疫病的交叉感染,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此外,还可以改善养殖人员的劳动福利,保障节假日休假。目前我国养猪企业对开展生猪批次化生产已基本形成共识,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量试验与示范。2018年6月4日,随着宁波三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  相似文献   

11.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2.
母猪批次化生产模式由于其高效化的管理及生物安全等优势目前已被大部分猪场接受,相较连续生产模式,其生产活动集中,生产节奏规律,从而能够使猪群管理更细化,生产计划更精准及人员管理更高效。文章就当前批次化生产中能够提高猪场生产效益的一些生产策略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批次化生产是猪场高效管理的繁殖技术手段。文章主要综述了目前猪场常用的6种批次化生产模式以及批次化生产中不同激素制剂的使用效果,介绍了以上批次化生产模式的适用情况,比较了6种批次化生产模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期为猪场选择批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鹏飞 《猪业科学》2022,39(3):52-54
批次化生产是提高猪场管理效率的一种手段.文章就母猪批次化技术及在猪场的应用、应用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为其他猪场提供批次化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传统的连续生产养殖模式已难以适应猪场的高水平发展。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很大影响,批次化生产技术在母猪生产管理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对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户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1批次化生产概念批次化生产管理最早是应用在工业生产当中,逐渐被母猪等畜禽养殖生产所应用。母猪的批次化生产技术起源于20年前的欧洲,目前已在欧美等国广泛应用。随着猪场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养殖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养猪的要求,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逐渐被国内养猪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
猪场的生产绩效考核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在非洲猪瘟(ASF)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一线员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如果缺乏有效可行的激励措施和合理的管理考核方案,极易导致员工工作出现麻木懈怠,甚至人才流失造成场内生产紊乱的情况发生。批次化生产高效集中的生产方式,已被各集团猪场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模式所应用,笔者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所接触的多为规模化养殖企业,且已基本全覆盖批次化管理模式。在批次生产过程中,如何将各批次生产指标精准挂钩到相关人员,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文章主要围绕该主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猪群结构、猪群组成及其周转是猪场均衡生产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在猪场实施的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制定、各类猪群存栏数及占栏数的计算依据不清晰,容易出现错误。文中的研究以600头基础母猪、7 d为一个生产周期猪场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生产参数的制定、不同猪群的存栏数和占栏数的计算依据和过程,以期为猪场设计人员的猪场设计与建设和养猪生产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结合猪场的实践经验,从猪场管理、批次化方案选择及优势,阐述了规模猪场在实施三周批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操作要点,以期为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batch management system)是根据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猪场能繁母猪群体均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进行繁殖同步化调控,实现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的高效繁殖生产技术体系.因此,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实质是批次化繁殖.综合考虑母猪群体规模、猪场配种妊娠栏舍、产...  相似文献   

20.
批次化生产以母猪生产定时定量,人员定额、定岗、定休为特征,以“全进全出”为目标,采用同时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等现代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等特征进行全年生产批次设计,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断乳、配种及分娩工作,间隔分明、有序的一种管理模式。批次化生产模式能够大幅提高猪场的管理效率,有效预防非洲猪瘟、蓝耳病、腹泻等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在市场行情出现波动可有计划调整生产策略,优化生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整齐度猪苗,显著提高商品猪育成率、上市正品率,有利于提高猪场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减轻岗位特定人员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