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丛藓科的花状湿地藓、尖叶扭口藓原变种和短叶小石藓原丝体的发育规律,对研究该藓的个体发育、人工培养和生活史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新的数据和资料.用配置改良的Knop固体培养基,选取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9个主要特征,对3种藓类的原丝体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显微照相.不同种的藓类孢子萌发类型不同,花状湿地藓的孢子萌发类型是四齿藓型,尖叶扭口藓原变种的孢子萌发类型是烟杆藓型,短叶小石藓的孢子萌发类型是光藓型.藓类孢子的萌发类型、原丝体的发育特征是其对生长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对丽格海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丽格海棠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程度的加剧丽格海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苗期和生长期均为5000~15000lx下最低,在开花期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光照强度对丽格海棠植物学性状的影响较为复杂。综合各项指标得出:丽格海棠苗期和生长期的最适合光强为5000~15000lx,开花期为5000lx以下。  相似文献   

3.
范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18-6319,6401
[目的]为葡萄试管苗培养过程中的光照和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氮源中NH4+-N所占比例增加,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在光强为5 000 lx、NH4+-N∶NO3–-N为5∶5条件下生长的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最高。在相同氮源条件下生长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改良B5培养基配方氮素比例)时,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结论]在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条件下有利于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藓类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北地扭口藓、灰藓的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培养5种作物种子,测量种子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量、鲜重及干重。[结果]灰藓和北地扭口藓的配子体水提液促进了小麦胚根干重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88和2.08倍;促进了玉米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18和1.21倍;促进了花生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14和1.15倍;显著增加了大豆胚根的干重,分别为对照的2.51倍和2.52倍;促进了蚕豆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45和1.39倍。[结论]灰藓、北地扭口藓的配子体水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农作物的胚根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质量。说明藓类配子体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或内源激素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随施氮量的增加,一年生黑麦草功能叶(倒2、3、4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功能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反映了其光合能力增强.功能叶含氮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4种耐阴植物为材料,测定24 h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4种耐阴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一致。随着低温胁迫加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先升后降,丙二醛含量先降后升。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这4种耐阴植物的耐寒性顺序为:红茴香大叶黄杨阔叶十大功劳洒金桃叶珊瑚。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吸湿回干处理对旱地小麦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商麦5226、商麦1619和新品系3-3为试验材料,测定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在干旱胁迫后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和苗期指标的(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期叶绿素含量和苗高呈下降趋势;苗期叶片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MDA含量则先减后增。(2)与正常种子相比,吸湿回干处理降低了正常水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MDA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但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明旱地小麦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后可缓解干旱逆境胁迫,对萌发和苗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α、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紫萁多年生幼苗为材料,将其分为红叶类和绿叶类,再按孢子叶和营养叶分别分为4种类型,测定了其在鲜嫩可食用期的干重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鲜嫩可食用期的生理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类型干重率前期均下降,后期有所回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上升,POD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下降。此外,在同一批取样中,绿叶类2个类型的干重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红叶类,POD活性较强,但丙二醛含量较低。可见,绿叶类的多项生理指标均优于红叶类,绿叶类的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良种质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紫萁多年生幼苗为材料,将其分为红叶类和绿叶类,再按孢子叶和营养叶分别分为4种类型,测定了其在鲜嫩可食用期的干重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鲜嫩可食用期的生理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类型干重率前期均下降,后期有所回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上升,POD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下降.此外,在同一批取样中,绿叶类2个类型的干重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红叶类,POD活性较强,但丙二醛含量较低.可见,绿叶类的多项生理指标均优于红叶类,绿叶类的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良种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双季早稻超级稻淦鑫203为材料,设置34,36,38℃3个高温胁迫强度,1~5 d胁迫持续时间,于乳熟初期放入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以同期田间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了稻株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剑叶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淦鑫203在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后,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迅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特点,处理温度越高,天数越多,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幅度越大;高温处理4 d后叶绿素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36℃和38℃高温1~2 d处理9 d后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大幅降低,3~4 d处理6 d后叶绿素含量大幅降低。与对照相比,淦鑫203高温处理后剑叶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胁迫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光强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1 000、2 000、4 000、6 000 lx 4种光强处理水稻秧苗,研究光强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水稻的苗高、秧块重量、不定根数、白根数、最长不定根根长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 000 lx水平下培育的秧苗素质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黄条金刚竹花期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含量变化与开花衰老之间的关系,对黄条金刚竹开花与未开花植株各器官花期内源激素(ZR、GA3、ABA及IAA)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POD、MDA、可溶性糖)的含量(活性)进行测定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植株ZR、ABA和IAA总含量高于未开花植株,GA3总含量低于未开花植株;开花植株ZR含量在叶、秆、鞭中下降,花序中先上升后下降。开花植株中,ABA含量在叶、秆和鞭中持续上升。IAA含量在叶、秆、花序中先上升后下降,在鞭中一直下降,GA3含量在各器官中均先上升后下降。开花与未开花植株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呈现大致相同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其中开花植株下降幅度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黄条金刚竹内源激素变化对竹子开花和衰老影响明显,竹子外在衰老表型和衰老过程伴随的生理指标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东湖早、槠叶茶、福鼎大白3个品种为材料,以自由基衰老学说为理论依据,对茶树越冬叶片在春梢生长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越冬叶在春梢生育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梢的生长,越冬叶片的SOD,CAT,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降低,越冬叶片已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以金铁锁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量枝长、鲜质量、根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总生物量指标受到抑制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大;叶片中POD活性、PPO活性、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关系为叶片根部,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关系为根部叶片,根部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说明金铁锁实生苗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适当的干旱胁迫对金铁锁的物质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在不同时间段(2~8 d),不同虫口密度下(0~30头/叶),对辣椒造成不同程度为害后,辣椒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被蓟马为害的辣椒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质量比随为害时间和虫口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虫口密度处理的质量比均低于对照组;被少量蓟马为害时,二者的质量比先下降,之后略有上升,蓟马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质量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氟化物对金华佛手碳代谢及花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模拟大气污染对金华佛手进行了HF(0.4μg·L-1)熏气处理,研究了HF对佛手叶光合作用各项指标、叶中叶绿素、淀粉、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氟含量及对佛手花粉的影响。结果表明,HF可使佛手叶的光合作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下降,淀粉及果糖含量上升;使佛手花粉畸形率增加,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4种常见苔藓植物(狭叶小羽藓、尖叶美喙藓、柔叶青藓和鳞叶藓)为试验材料,用15%PEG进行胁迫30 h,再复水24 h的模拟干旱胁迫试验。对干旱胁迫过程中4种植物的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细胞质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合形态观察对4种植物的耐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的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及3种酶活性随时间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表现为上升到缓慢上升的过程,可溶性蛋白含量除柔叶青藓以外的3种苔藓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复水24 h后。狭叶小羽藓和鳞叶藓的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上升,但另2种仍有略微下降。且4种苔藓的丙二醛和细胞质膜透性均表现为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狭叶小羽藓在各项指标中均显示为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其次为尖叶美喙藓和鳞叶藓,两者耐旱能力相差不大,柔叶青藓为耐旱性较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