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措施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的农业措施下,对大豆播前、苗期、花期、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真菌区系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机肥、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真菌数量减少;单施化肥可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真菌化;相同施化肥条件下,免耕和深松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多年连作可导致土壤微生物定向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库容,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50%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150%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增幅为0.02~0.04个百分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6.64~9.00、3.37~4.07、10.33~19.00 mg/kg。不同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细菌、真菌、放线菌增幅分别为2.2×108个/g~3.1×108个/g、0.5×106个/g ~3.5×106个/g、1.3×107个/g ~1.9×107个/g。但过量秸秆还田不利于农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保护栽培方式和不同种植年限间小麦-玉米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微生物平板分离计数,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小麦玉米不同时期及5年间多样性指数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与他们生长发育呈正相关,一体化保护栽培结果显示翻耕有利于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旋耕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深松有利于减少真菌数量,覆盖秸秆有助于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受到小麦玉米长期轮作影响,导致微生物群落不均逐渐减少,但在轮作第5年小麦拔节期和玉米苗期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水稻秸秆快腐剂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双季稻田研究了2种快腐剂(腐秆灵、腐解菌)处理早稻还田秸秆对晚稻田土壤化学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快腐剂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土壤全N含量和速效K含量(齐穗期之前),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秸秆快腐剂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土壤酶种类、快腐剂种类及水稻生育时期有关;水稻齐穗前快腐剂处理微生物活度低于对照,而齐穗后显著高于对照;秸秆快腐剂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表现是真菌数量减少,细菌数量增加,而放线菌数量变化与快腐剂种类有关,腐解菌处理增加而腐秆灵处理减少。2种秸秆快腐剂比较,腐解菌在提高土壤主要酶活性、提高微生物活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方面均优于腐秆灵,从而为提高水稻产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温室黄瓜枯萎病根际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连作年限,不同介质土壤,不同生育时期的黄瓜枯萎病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砂性增加而增加。伴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放线菌数均呈倒“马鞍”形变化,真菌数量则呈线性增长。砂性土壤中的真菌数高于粘性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低于粘性土壤;且这些根际真菌、放线菌数量在黄瓜初花期、结瓜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细菌数量则呈波动变化,在初花期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设施菜地施用石灰氮对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设施蔬菜大棚休闲期撒施石灰氮防治根结线虫后,研究了其对芹菜土壤pH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后,石灰氮处理芹菜根际土壤的pH高于对照处理,但均显著低于相应非根际土壤的pH;在对照和石灰氮处理中除石灰氮处理的真菌数外,其余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高于非根际土壤,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施用石灰氮后,芹菜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根际土壤增加了100%和65%,同时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A/F)和细菌数量/真菌数量(B/F)值显著增加。对照处理根际土壤的B/F,A/F值较非根际土壤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石灰氮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高于对照处理根际土,差异达显著水平。两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也显著多于非根际土;施用石灰氮后,芹菜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较非根际土壤、对照处理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分别高出18.5%、49.2%、25.4%;芹菜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高出了104%,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芹菜的产量,增产达到22.7%。结果证实了施用石灰氮能够改善感染根结线虫根际土壤的生化性状。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427-2436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农田土壤增肥保墒、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而作为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的土壤微生物,能够准确响应土壤质量变化。因此,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土壤,在整个生育期内,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呈现SR18SR15SR12SR0,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生育期内的变异幅度逐渐降低,表明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循环就越稳定;(2)在长期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下,能够显著地增加0~30 cm耕层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细菌、放线菌数量,表现为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真菌数量在早期秸秆还田能够迅速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还田时间后,真菌的数量增幅减小,逐渐趋于稳定;(3)在不同秸秆还田时间处理下,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为SR18SR15SR12SR0,但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增幅明显减小。因此,长期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丰度,从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绿色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4.29%,11.62%,54.00%,其中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提高效果显著。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活性,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未还田提高4.27%,13.43%和24.03%,其中对20~40 cm全部取样时期(9月除外)和除7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的提高效果达显著差异水平;秸秆还田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 cm全部取样时期,除5月外20~4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除8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分别比未还田提高了27.08%,46.96%,57.59%;除7,8月外,0~2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棉花秸秆还田条件下得到了显著提高,比未还田提高了8.73%,但除5,6月20~40 cm土层外,秸秆还田对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结果说明持续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鲁东南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数量时空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鲁东南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根际效应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均呈“增—减—增—减”的季节变化模式,即春秋高,夏冬低。根际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真菌数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少。除0~10 cm外,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杨树人工林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根际效应均呈显著的单峰季节变化,8月达到峰值。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与根际土壤水解N、速效P均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塔里木海岛棉生育全程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1)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养分比塔河滩地高出6.58%~37.42%,特别是全钾、速效钾比塔河滩地高出29.02%~37.42%。(2)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如下变化趋势:细菌类群在夏季有生长高峰,秋季略有回升;真菌在春季存在生长高峰,夏季处于低谷,秋季生物活性开始回升;放线菌生长高峰位于夏季,春秋季处于低谷。在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中,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暗示土壤养分的转化主要靠细菌完成。(3)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酶中的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与减氮对砂姜黑土理化指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减肥增效技术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豫南典型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进行大田试验。田间试验以秸秆还田作为主处理,以不同氮肥施用为副处理,包括:0%(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100%(农民习惯施肥,普N100)、普通尿素70%(普N70)、控失氮肥70%(控N70)。结果表明,与不还田条件下的减氮处理相比,还田条件下普N70和控N70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12.3%、17.9%,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提高25.0%、27.3%,然而减氮处理与全量氮肥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与不还田的对应处理相比,还田处理的普N70、控N70和CK的土壤有机碳显著增加38.6%、30.5%、30.6%。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全N和有机碳含量,施肥处理间并不显著。小麦氮肥利用率(NRE)以及氮肥收获指数(NHI)均以控N70处理最高,但与普N100、普N70处理无显著差异。小麦产量以还田条件下的控N70处理最高,较不还田的普N100增产13.9%。综上,秸秆还田比减氮(30%)对砂姜黑土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更大,与普通尿素100%相比,施用控失氮肥70%与普通尿素70%的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17-2019年调查了辽宁春玉米产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还田旋耕栽培模式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后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最重,茎腐病发病率增加68.77%,穗腐病发病率增加20.01%,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39.54%;秸秆碎混旋耕还田后茎腐病发病率增加48.20%,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16.84%;秸秆田外堆置腐解后深翻还田可有效降低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茎腐病发病率降低41.66%,穗腐病发病率降低30.00%;秸秆还田配套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有一定的叠加影响,免耕栽培会加剧病害发生,而深翻栽培可降低病害发生。由此可见,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覆盖还田会加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而秸秆经充分腐解处理后再还田能有效降低玉米主要病害,尤其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深耕(T1)、深耕+秸秆还田(T2)、浅耕(T3)、浅耕+秸秆还田(T4)4种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麦田碳储量、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以及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不同时期对土壤碳储量有一定的影响,与播前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0~20 cm土层各处理在越冬期有较高的有机碳储量,20~40 cm土层则于拔节期有机碳储量达到最大值,40~60 cm土层除T1处理,其他处理皆为拔节期最大。综合来看,在整个生育期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深耕处理提高了小麦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T2处理的作物耗水量比T4处理高4.2%;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T2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浅耕加秸秆还田高24.9%,27.6%。除开花期,T1处理的植株含氮量高于浅耕处理,T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积累量,较不还田处理提高了44%;T1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比浅耕处理高57.2%。秸秆还田处理在生育前期抑制了小麦的生长,但后期促进了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秸秆还田有利于穗粒数的提高,从而提高产量,T2处理较T3处理产量提高了22.1%,较T1处理增产6.7%;T1处理较T3处理增产14.4%。因此,秸秆还田和深耕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储量,提高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秸秆分解和作物生长的作用,以旱稻和麦秆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麦秆分解率、氮素释放率、土壤酶活性以及旱稻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M真菌的菌根定殖率为27.17%~28.53%。与秸秆还田不接菌处理相比,还田同时接种AM真菌处理显著促进了麦秆的分解率和氮素释放率,而且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秸秆还田同时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旱稻第60天的根系活力和第90天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促进了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在旱稻田接种AM真菌能有效促进麦秆的分解和土壤酶的分泌、增加旱稻的根系活力,有利于旱稻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汤秋香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118-123
为了提高农林间作立体种植模式下的养分利用效率,保障干旱荒漠绿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典型的枣棉间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试,研究了0、150、300、450、600、750 kg/hm2等6种施氮水平对间作棉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0 kg/hm2和450 kg/hm2施氮量能显著增加蕾期、花期和吐絮期微生物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在整个生育期中蕾期数量最少,铃期和花期较高,吐絮期次之。真菌数量各个时期变化不大。适宜施氮量能增加铃期枣棉间作交际行棉花根际土微生物数量,有效的调节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6.
长期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明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氮素释放的影响,进而有效调控并为配套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了长期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征和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氮矿化潜力(N0值)和矿化速率(k0),连续还田5年土壤的N0值为92.11 kg/hm2,比对照增加了23.78%;稻草还田促进了烟田土壤氮的矿化,烟株生长期内还田5年的土壤矿化氮量为94.94 kg/hm2,比对照高17.67%。在烟株生长中后期,稻草还田的烟田表层土壤无机氮数量明显增加。稻草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移栽时,还田5年土壤微生物量氮比对照增加20.18%,采烤后则高出40.71%。稻草还田1年后土壤微生物量氮处于调整平衡阶段。长期实行稻草还田提高了烟田土壤氮供应能力,增加了上部烟叶全氮和烟碱含量过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解析根腐病发生时大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明确大蒜根腐病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关系,探明根腐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以新疆连续3年的大蒜根腐病发病田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大蒜根际土壤总DNA的真菌ITS区序列进行大规模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在门的水平上,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是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类群,其中高水平的子囊菌门菌群与病害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属的水平上,注释获得137个属,其中19个属与大蒜根腐病有较大的相关性。镰刀菌属真菌数量在病土中高于健康对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根腐病的发生愈发严重,土壤中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真菌属的数量逐年降低,大蒜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密切相关,土壤真菌类群的平衡和多样性改变是根腐病发生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18.
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黄淮海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和2012年进行大田种植和室内分析试验,测定微生物数量、根际酶活性及产量指标,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播后镇压)、处理B(播后镇压 秸秆覆盖)、处理C(播后镇压 保水剂)、比处理E(播种后只覆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增加土壤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脲酶、蛋白酶活性,这种作用在夏玉米的生长前期更明显。处理D(播后镇压 秸秆平茬覆盖 保水剂)集成了镇压、秸秆覆盖、保水剂的作用,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效果最好。建议在黄淮海区夏玉米实行播后镇压结合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结合保水剂的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稻麦两熟区高产优质高效的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组合,从2001年开始,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进行田间连续定位试验。设置稻麦双季免耕与秸秆还田(NTS)、麦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NT)、稻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CT)、稻麦双季翻耕与秸秆还田(CTS)、稻麦双季少耕与秸秆减量还田(MTS)以及稻麦双季翻耕无秸秆还田(CT,对照)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组合下2009-2018年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MTS处理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9.64%和19.76%,具有明显的养分积累效果;但连续免耕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RNT和RCT处理小麦产量较高,分别比NTS处理增加了16.33%和10.34%;同时RNT处理小麦的加工品质及面条质量也有提高趋势。因此,麦季免耕与秸秆还田结合的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弱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该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小麦优先选择的耕作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