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离筛选具有抑菌、降解纤维素及抗氧化等功能的亳菊内生菌,为其在农业上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株龄9个月的安徽亳菊为材料,分别取根、茎、叶、花4部分,采用平板培养法从中分离内生菌菌株,并在平板上筛选和检测分离菌株对玉米弯孢菌、黄瓜枯萎菌、小麦赤霉菌、串珠镰刀菌、瓜炭疽菌、茶叶轮斑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目标菌株BJF10对纤维素的降解活性和DPPH的清除能力,根据菌体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对菌株BJF10进行鉴定。【结果】从亳菊的根、茎、叶、花中共获得了56株内生菌菌株,其中菌株BJF10对6种植物供试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率均在50%以上;菌株BJF10培养第4天的纤维素降解活性达到最强,培养3 d时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se)的活力达到最高,分别为180.32和81.46 U/mL;BJF10的7 d培养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67.7%;根据形态特征及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BJF10鉴定为柄孢壳菌(Zopfiella sp.)。【结论】柄孢壳菌属亳菊内生真菌BJF10菌株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降解纤维素、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旨在筛选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甘草内生细菌,为新疆甘草内生细菌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100株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对石榴枯萎病甘薯长喙壳、草果叶斑病镰刀菌、草果假茎黑斑病小孢拟盘多毛孢、墨兰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等4个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16SrRN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61株菌株对甘薯长喙壳具有拮抗作用,其中13株菌的抑菌半径均大于15mm。进一步研究表明,10株菌对4种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较高的抑菌能力。基于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中11株菌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另外2株菌分别为副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paraoxydans)和莫哈韦芽胞杆菌(B.mojavensis)。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药用植物鸦胆子中分离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对鸦胆子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通过离体和活体组织抑菌试验筛选活性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系统对筛选获得的高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鸦胆子的根、叶、茎和果实部位分别分离得到43、19、15和8株内生细菌,其中分离自根部的YGB-11菌株对柑桔绿霉病菌、香蕉煤纹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超过80.00%,表现出较好的抗菌特性,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系统鉴定,确定YGB-11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结论】内生细菌YGB-11菌株具有抑菌谱广、抑菌活性较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分离出对动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肠杆菌、粪肠球菌4种常见的致病菌作为指示菌,采用M10和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内生菌,以固体琼脂打孔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并测序,通过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共分离857株可培养的内生菌,有145株菌有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6.6%。其中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叶组织分离的菌株32-5对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都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8和42 mm;通过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2-4对粪肠球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56 mm;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3-2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64 mm。有抑菌活性菌株分为10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菌属。[结论]该试验初步揭示红树植物根、茎、叶组织中植物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和多样性,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防风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对防风枯萎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生防真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可拮抗尖孢镰刀菌的真菌菌株MR-97,并测定其抑菌谱;根据真菌菌落特征、显微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观察MR-97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抗生素标记法测定拮抗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进行田间盆栽试验,检验MR-97对防风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株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效果为64.44%的拮抗菌株MR-97,其对木贼镰刀菌、灰葡萄孢等8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经鉴定菌株MR-97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MR-97与尖孢镰刀菌对峙培养可使病原菌菌丝产生膨大、畸形、菌丝破损、内含物凝集等现象;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土壤含菌量最高为9.8×106 CFU/g。盆栽试验中,MR-97对防风枯萎病防效为67.86%,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土曲霉MR-97可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等多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可在土壤中较快定殖并发挥生防效力。作为优质的生防菌源,MR-97具有一定的开发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及发掘菌株发酵液的农用和医药活性。【方法】采集达坂城区达坂城盐湖湖边的淤泥样品进行菌株分离鉴定,采用4种不同分离培养基,使用平板稀释涂布法结合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并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植物病原菌拮抗活性研究,用HepG2细胞增殖测定其抑制肿瘤活性。【结果】获得细菌18株,鉴定为14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为优势种群。有3株放线菌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其中菌株Tsukamurella sinensis DBC26和Nocardiopsis crassaminis DBC31有拮抗棉花枯萎菌活性,Streptomyces longispororuberDBC5有拮抗水稻恶苗菌活性。菌株DBC5、DBC9和DBC10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96.4%、91.8%和87.8%。【结论】达坂城盐湖细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稀有放线菌种类较为丰富,并且其发酵液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香竹箐栽培古茶树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方法】采用尖端菌丝纯化法分离内生真菌,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五点对峙培养法筛选对供试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具有较强活性的菌株进行分类地位归属。【结果】从香竹箐栽培古茶树枝叶中共分离纯化出308株内生真菌,归属于61个形态型。病原真菌拮抗试验结果显示:有18株内生真菌对4种以上供试菌的抑制率大于50%,分别隶属于2门3纲10目13科14属。有13株对至少1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大于75%,有9株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其中,菌株Ct-BC40、Ct-BC72和Ct-LP113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达80%以上,属强拮抗菌株。【结论】香竹箐栽培古茶树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抑菌活性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6%以上,且抗菌活性、种属分布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辣椒根际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筛选可抑制辣椒枯萎病的生防菌,为绿色防控辣椒连作导致的枯萎病提供有效的生防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辣椒不同生长阶段的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并鉴定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拮抗菌株种类。【结果】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真菌50株,其中5株木霉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拮抗作用,对峙培养抑菌率为60.47%~78.04%,LJ06020803菌株的抑菌率最高,为78.04%,其不含菌体的发酵液抑菌率为40.92%;根据LJ06020803菌株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菌株LJ06020803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辣椒枯萎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一种生防资源用于防治辣椒枯萎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拮抗樱桃叶斑病菌的细菌菌株,为樱桃叶斑病防治提供生防资源。【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以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樱桃叶斑病菌杨柳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和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的拮抗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拮抗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形态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选用樱桃离体叶片培养测定其对樱桃叶斑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结果】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660株细菌,有10株细菌对供试靶标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有4株细菌(QH-588、QH-668、QH-667和QH-664)的发酵液对靶标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50.00%,经鉴定,菌株QH-58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QH-664、QH-667和QH-668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可明显抑制靶标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生防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菌株QH-588发酵液在樱桃离体叶片上对靶标病原菌具有预防和防治作用。【结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具有防治樱桃叶斑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对四川汉源铅锌矿区6种常见植物进行内生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挑选了27株代表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RAPD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8株代表菌株的rDNA-ITS序列,利用MEGA 4.0构建了供试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从6种植物的300个组织块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86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在0.430.85之间,平均为0.62,所有植物茎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叶部次之,根部最低。RAPD分析表明,在76%的相似性水平处,27株供试菌株被分为8个遗传群。系统发育表明,这8个代表菌株分别分布于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漆斑菌属(Myrothecium),格孢腔菌属(Pleosporale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8个系统发育分支。【结论】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