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致死率较高,病死猪以及带病猪都是非洲猪瘟的传染源,无论是什么猪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都是易感体.非洲猪瘟的致死率几乎达到了100%,而且病症发作没有季节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积极切断其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本文即针对小型猪场对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给养猪业带来沉重的灾难,尤其影响我国的肉食安全供应问题。如何在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的背景下做好生猪的复养工作已经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复产的疫病防控措施,希望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1生物隔离在非洲猪瘟防控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好传染源能够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易感动物的保护工作。在猪群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管理能够切断传播途径,并且配合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当下威胁猪场的主要传染病,其多样化的传染源和复杂的传播途径给传统生物安全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生物安全基础之上,使用中药来调节动物非特异免疫力,进而保护易感动物已被行业重视并认可。但目前缺乏非特异性免疫力与非洲猪瘟两者关系的研究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关键评价的指标。本文就中药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展开综述,发现中药可有效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力,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当前威胁猪场的主要传染病,其多样化的传染源和复杂的传播途径使传统生物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在传统生物安全基础上,使用中药调节动物非特异免疫力,进而保护易感动物已被行业认可.但目前缺乏非特异性免疫力与非洲猪瘟两者关系的研究,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关键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标准.本文介绍了我们开发的一款复方中药"稳健"对动物非...  相似文献   

5.
自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业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安徽省长丰县一家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场,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3个方面,通过改建基础设施,控制饮水、生物媒介(蚊蝇虫鼠等)、粪污等,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对饲料生产与运输、场内外人员和车辆流动、出猪、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管理,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平均每月出栏生猪1 000头。长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以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安徽省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范(试行)》,对该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了技术集成和推广。该县2020年12月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取得了一定成效。该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疫实践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生猪养殖场户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沉重灾难,同时对我国的肉食安全供应也造成巨大威胁。经过考察,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技术部门和猪场管理者进行顶层设计时参考。1生物隔离非洲猪瘟的防控离不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其中,"控制猪群移动"主要用于控制传染源;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主要用于切断传播途径;而"生  相似文献   

7.
从2018年8月,沈阳发生国内首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疫情,许多猪场不能正常运行,存栏量大大减少,到目前,发生过疫情的中、小型猪场仍未完全恢复正常生产.很多养殖户逐渐意识到,注重生物安全的内控管理是猪场的立场之本. 1 注重内控管理是中小型猪场生存的关键 导致疫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生...  相似文献   

8.
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复产操作手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顺利复产是规模猪场发生非洲猪瘟后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复产失败的案例甚多。在目前没有可用的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的生物安全环境是规模猪场复产的必备条件,彻底清除猪场内外残余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规模猪场复产的先决条件。本套《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复产操作手册》由具有丰富猪场管理经验的实战专家联合编制,希望对养猪场(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历史、与经典猪瘟的区别、易感动物、非洲猪瘟病毒的变异性以及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在全国的蔓延已经成为事实,养猪行业的人士心急如焚。传染源和易感动物已经非常明确,不值得进一步讨论,而扑朔迷离的传播途径足足困扰了行业5个月时间,切断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收效甚微。经过缜密的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脉络逐渐清晰:从传染源到易感动物的重要途径就是猪饲料(包括泔水)。足够的事实证明非洲猪瘟是粪口途径(faecal-oral transmission)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只有切断粪口途径才能阻断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常态化防控新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了《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明确了12项强化措施。的确,只有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才能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抗非"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再次强调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要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旨在让养猪人对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2.
<正>"御敌于外,截病于初"是疾病防控理念,非洲猪瘟防控还是要落实到原理上来,要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御敌于外,截病于初"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生物安全。尽量减少病毒接触易感动物的剂量和频率。第二,保护易感动物。尽量让猪可以抵御低浓度和低频率的病毒攻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表示,可以通过饲料调控生猪免疫状态来保护易感动物、防控非洲猪瘟。印遇龙院士对非洲猪瘟病毒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是相关病毒科唯一成员,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有着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而且具有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并且其传染源和传播途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就是个恐怖的魔鬼。很多发生非洲猪瘟的猪场老板对复养产生怀疑,本人认为,这取决于老板的思维,如果老板有雄心,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就有可能跨过难关;但如果准备不充分,可能有部分猪场会倒在非洲猪瘟的面前。所以,非洲猪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成功复养案例介绍1.案例一:西班牙,埃思特雷马杜拉西班牙巴达霍斯省埃思特雷巴杜拉,位于伊贝南半  相似文献   

15.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10月22日报道,10月14日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一规模化猪场(生猪存栏19 938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大型规模化猪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统筹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以下简称"两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好生猪产业和市场供给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及高死亡率,一旦流行,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以及皮肤充血现象,病猪脾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出现出血症状,其死亡率可达100%。因而,在猪场内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野猪以及家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二者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死亡率比较相似。各种钝缘蜱都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同时软蜱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以及传播者。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猪或者带毒猪的尿液、粪便、唾液、鼻涕、肠道内气体、结膜渗出物以及伤口流出的血液排出体外,也可通过呼吸道、口腔以及其他裸露部位等进行传播,可通过皮肤伤口、注射以及蜱的叮咬进行传播。非洲猪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病猪及其产品的异地运输。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0,(3)
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已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文章主要从提高全员生物安全意识、非洲猪瘟防范措施的升级、日常关键点防范要求及如何确保执行到位这四大方面,探讨了笔者所在企业的新式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主要措施,为我国规模化新式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等措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笔者总结相关经验,提出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疫病防控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当前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状况 当前,中小型规模猪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散养户猪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尤其是在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城市周边的散养户逐渐退出市场,一些没有退出市场的散养户,由于距离城市较远,位置偏僻,受到疫情影响较小,在非洲猪瘟疫情下逃过一劫并得以发展.而中小型规模猪场抗风险能力较强,在非洲猪瘟疫情下...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安徽省阜南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参与了多次疑似非洲猪瘟的防控处理,对排查上报的疑似发病猪场均予以相应防控;发生疑似非洲猪瘟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的猪场,到目前为止稳定生产,未出现非洲猪瘟病例,在此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