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对巴西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土壤水分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4个SNP处理浓度(0.05mmol/L,0.1mmol/L,0.5mmol/L,1.0mmol/L)均能显著降低干旱条件下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体率及MDA含量,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从而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旱性。综合表现来看,以0.5mmol/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0.1~2 mmol/L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3 mmol/L SNP处理对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盐胁迫下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0.3 mmol/L SNP处理可显著降低种子MDA含量,促进脯氨酸积累;0.1 mmol/L SNP处理可明显减缓NaCl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增加,提高幼苗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研究外源NO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发育、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有利于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而高浓度的SNP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综合看来,0.5 mmol/L SNP效果最佳,其中干质量比对照组高36.90%,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17.81%,叶绿素b含量提高了12.17%,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4.91%,多糖产量提高了51.22%;NO专一性猝灭剂cPITO抑制了SNP的这种促进作用,说明NO参与了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的调控,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盆景灵芝生长发育和不同生长时期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盆景灵芝3号’为研究菌株,采用不同密度遮阳网来控制光照强度,设置0%(自然光照,T0)、50%(T1)、70%(T2)和90%遮阳率(T3)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遮光处理下盆景灵芝的农艺性状和不同生长期内多糖、三萜、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T2处理灵芝出原基时间提前,原基个数增加;且成熟期灵芝菌盖为金黄色,颜色鲜亮有光泽、整齐度好,优于其他处理;同时多糖含量最高。T0处理灵芝菌盖的直径、厚度和菌柄长度及产量均表现较差;且在灵芝生长的4个时期中多糖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随着遮阳率的增加,灵芝木质素酶活性逐渐增大,漆酶在原基期时活性最低,锰过氧化物酶在原基期活性最高。T2处理灵芝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光照强度不仅影响灵芝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灵芝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自然光照对灵芝有较强的胁迫作用,易激发灵芝体内产生活性氧,使得抗氧化酶活性急剧升高,间接降低了木质素酶的催化活性,因此,70%遮阳率更有利于盆景灵芝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SNP)对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种子萌发、幼苗主根长和叶片超氧阴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0.01 mmol/L)不影响种子萌发、幼苗主根长和幼苗的生长,显著降低拟南芥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从而提高植株的抗旱性。高浓度SNP(0.1mmol/L)不仅抑制种子萌发,还显著抑制幼苗主根长和幼苗的生长。而0.5 mmol/L SNP处理种子的萌发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0.05 mmol/L、0.10 mmol/L和0.8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100 mmol/LNaC 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 ill.)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 l胁迫处理8 h和24 h时,与100 mmol/L NaC l单独处理相比,0.05 mmol/L和0.10 mmol/L SN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和活性氧(O2.-)含量,而0.1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比0.05 mmol/L处理的效果更好,0.8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外源SNP处理缓解番茄幼苗NaC 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0.10 mmol/L SNP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外源NO供体硝普钠和镍对玉米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镍(Ni)共同作用下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镍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吉农669"为供试玉米品种,以NO供体SNP和镍处理玉米幼苗,共设6个处理(1.Ni 0mmol/L+SNP 0mmol/L,对照;2.Ni 0mmol/L+SNP 0.05mmol/L;3.Ni 0mmol/L+SNP 0.1mmol/L;4.Ni 1.0mmol/L+SNP 0mmol/L;5.Ni 1.0mmol/L+SNP 0.05mmol/L;6.Ni 1.0mmol/L+SNP 0.1mmol/L),分析各处理下玉米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SNP能够明显缓解由于镍所造成的玉米鲜质量、干质量下降及根系生长受阻的情况;1.0mmol/L镍(处理4)使玉米植株体内镍含量升高的同时还抑制了铁从玉米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导致植株地上部铁含量下降,而SNP能够缓解这种抑制作用,使植物体内镍含量降低,铁含量升高。另外,SNP可缓解镍造成的玉米叶片SPAD值下降以及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增加玉米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且高浓度(1.0mmol/L)SNP效果较好。【结论】外源NO供体SNP能减轻镍对玉米幼苗生长所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SNP处理(0.2,0.4,0.6,0.8,1.0,1.2,1.4 mmol/L)对黑宝石李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SNP处理均可缓解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其中0.2和1.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较理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SNP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下降,其中1.0 mmol/L SNP处理对保持李果实TSS含量的效果较理想,但当SNP处理浓度超过0.4 mmol/L后,加快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与对照相比,除1.4 mmol/L SNP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增强了果实的POD活性;所有SNP处理均可降低果实的MDA含量,其中0.2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更理想.结合7个SNP处理浓度对李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并从经济和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推荐0.2 mmol/L SNP为较理想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较低温下硝普钠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影响,在4℃低温胁迫下,研究了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陇薯3号试管苗的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可以对试管苗产生胁迫,0.05mmol/L和0.10mmol/L的SNP都可以导致其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上升,其中0.10mmoi/L的SNP可以缓解低温造成的胁迫.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00、0.001、0.010、0.100、1.000 mmol/L)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猪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对猪腔前卵泡存活、发育和腔的形成、卵母细胞正常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产生抑制作用.体外培养后,各处理组卵泡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第4天,0.001mmol/L SNP处理组卵泡存活率(85.28%)显著高于1.000mmol/L SNP处理组(70.60%,P<0.05);0.001 mmol/L SNP处理组卵泡成腔率(79.81%)和卵母细胞正常率(50.93%)显著高于1.000 mmol/L SNP处理组(55.22%,35.00%,P<0.05);0.001mmol/L SNP处理组COC回收率(23.27%)著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0mmol/L SNP处理组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0.001mmol/L SNP处理组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富集钙·铁离子对灵芝菌丝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艳森  郭成志  魏赛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65-17366
研究不同浓度钙、铁离子对灵芝固体培养与液体摇床培养后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及菌丝体钙、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0μg/ml的钙离子发酵液中,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和钙离子含量最高,分别为7.4g/L和100.6me,/100g。灵芝多糖含量最高的最适Fe^2+浓度为1000μg/ml,胞外多糖含量可达到8.5g/L,铁离子含量为364.2mg/100g。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选育高产多糖菌株,通过电融合方法对紫芝(Ganoderma sinese )和赤芝(Ganoderma lucidnm)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进行了研究,表明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的最佳条件为:脉冲强度10 kV,脉冲间隙24 μs,脉冲次数3次/s,最高融合率为0.038%.10 L罐发酵结果,选育的融合菌株GL-18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7.52 g/L和1.88 g/L,均高于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13.
灵芝发酵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灵芝菌丝体液为主要基质,添加蔗糖以酵索酵母菌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对蔗糖的添加量、酵母菌液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和残糖含量,初步获得灵芝菌丝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芝:在灵芝菌丝体液中添加6%蔗糖,接种2%酵母菌菌液、35℃厌气发醇36 h,产物中酒精和残糖含量分别为7.6%和0.11%.灵芝菌丝体液添加蔗糖接种酵母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在不同的发酵时间对液体培养基中的灵芝进行诱导培养。[结果]在发酵培养的第4天,添加外源茉莉酸甲酯浓度为50μmol·L~(-1)时,灵芝菌丝体和菌液中灵芝多糖含量最高,菌丝体中灵芝多糖含量为398.98mg·g~(-1),是对照的1.83倍;菌液中的灵芝多糖含量为4.20g·L~(-1),是对照的1.56倍。添加外源茉莉酸甲酯浓度为100μmol·L~(-1)时,灵芝菌丝体及菌液中灵芝酸含量最多,灵芝菌丝体中灵芝酸为50.02 mg·g~(-1),是对照的1.93倍;菌液中灵芝酸含量为7.10mg·L~(-1),是对照的2.21倍。[结论]说明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够有效的促进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组蛋白乙酰化对静置培养的灵芝生长发育和主要代谢物合成的影响,为表观遗传手段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体振荡-静置两阶段法培养灵芝。在静置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0、0.6、60、120和180 μmol·L -1)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或观察灵芝生物量、糖消耗、上层菌丝膜形成、菌丝体形态、灵芝孢子生成以及灵芝酸和灵芝多糖生物合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灵芝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利用qRT-PCR技术对灵芝多糖(ugp、glspgm)、灵芝酸(hmgrsqssels)生物合成关键基因以及灵芝全局调控因子相关基因(vetLaeA)进行表达分析。【结果】SAHA处理使灵芝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提高,最高为对照组的1.6倍;抑制了灵芝菌丝体生长和色素产生,改变了菌丝体的形态。灵芝孢子的形成也受到抑制,且SAHA浓度越大,抑制程度越明显。SAHA处理显著增加了灵芝多糖的产量,最高增加50%;灵芝酸生物合成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降低13%—27%;qRT-PCR分析结果表明SAHA处理下灵芝多糖与灵芝酸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灵芝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提升1.5—3.5倍,灵芝酸合成关键酶基因提升1.8—12.1倍;灵芝全局性调控因子vetLaeA的表达被抑制,仅为对照组的11.30%—62.4%。【结论】组蛋白乙酰化可通过灵芝全局调控因子调控灵芝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灵芝酸生物合成,同时组蛋白乙酰化对灵芝多糖生物合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较低温下硝普钠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影响,在4℃低温胁迫下,研究了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陇薯3号试管苗的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可以对试管苗产生胁迫,0.05mmol/L和0.10mmol/L的SNP都可以导致其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上升,其中0.10mmol/L的SNP可以缓解低温造成的胁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氧化氮和镁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试验材料,以适宜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用一氧化氮供体SNP(硝普纳)和MgSO4溶液浸种,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0.05、0.10、0.20 mmol/L)和镁(20、60、80 mg/L)复配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最佳浓度组合.通过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测定幼苗的SOD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和镁复配浸种对棉花幼苗的耐盐性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0.1 mmol/L的SNP和60 mg/L的MgSO4复配浸种处理对提高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对灵芝生长及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并分析灵芝多糖组分的变化。[方法]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铁皮石斛,分析灵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并采用KTA explorer柱层析分析多糖组分。[结果]铁皮石斛可促进灵芝胞外多糖的合成,添加量以10 g/L效果最佳;添加铁皮石斛发酵未改变灵芝多糖的组分。[结论]在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铁皮石斛有助于灵芝多糖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粉葛(南药)鲜切后极易发生褐变,研究 5 ℃一氧化氮(NO)处理对鲜切粉葛护色效果 的影响。【方法】将新鲜粉葛切分成均一小块后分别放入 0.5、1.0、2 mmol/L 硝普钠(SNP)溶液浸泡 15 min,沥 干后放于塑料盒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封口后置于 5 ℃恒温恒湿箱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不同浓度 SNP 处理均能有效减轻鲜切粉葛的褐变程度,以 2 mmol/L SNP 处理效果较好,处理 10 d 时褐变 度仅为对照的 62.4%,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显示,不同浓度 SNP 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 6 d 后苯丙氨酸解 氨酶 (PAL) 活性的上升,降低整个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总黄酮积累,且随着 SNP 浓度增大,对以上指标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愈明显,贮藏 10 d 2 mmol/L SNP 处理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为对照的 66.4% 和 5.42 倍,2 mmol/L SNP 可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鲜 切粉葛的褐变。对 2 mmol/L SNP 处理的鲜切粉葛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粉葛褐变度与 PAL 活性、 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 POD、PPO 活性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 MDA 相关性不显著。【结 论】2 mmol/L SNP 处理可显著延缓鲜切粉葛褐变,并提高其功能品质,为鲜切粉葛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对灵芝单双核菌丝产生多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核菌丝产糖量最大值为1 321.0mg/L,双核菌丝产糖量最大值为1 024.0mg/L,单核菌丝产多糖量比双核菌丝高,为采用单核菌丝作为产灵芝多糖的育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