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2-3年生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及各径阶中的分配,林分净生产量,树木各器官及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和林分的养分循环。2年生时林分的生物量为22.9t/hm^2,其中干材占60.2%,皮占8.9%,枝占14.7%,叶占16.2%。3年生时林分生物量为40thm^2,其中干材占63.6%,皮占7.7%,枝占14.1%,叶占14.6%。年净生产量为20.5t/hm^2,约  相似文献   

2.
对南安县不同坡位8年生卷荚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卷荚相思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及地上部分各个器官生物量体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上坡位;不同坡位平均木及林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不同坡位平均木及林分地下部分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骨骼根>粗根>大根>中根>细根>小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将乐县6 a生樟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人工林生长指标来看,不同坡位樟平均胸径生长量和平均树高生长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林分生物量来看,下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高,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低;就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樟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  相似文献   

4.
桉树林分改造模式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美水库周边8年生桉树水源涵养人工林进行间伐和套种阔叶树种改造试验,以纯林作对照,3 a后比较不同改造模式对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林分相比,不同改造模式林下不同层次物种的科、属、种类和数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优势种有所变化;(2)各模式林分不同层次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虽然较原有纯林的有一定的提高,但Hurlbert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差异不显著;(3)皆伐桉树林后改种阔叶树的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现存量与枝叶生物量现存量显著高于择伐桉树后套种阔叶树的林分;(4)不同阔叶树种套种后生长适宜性依次为马占相思枫香台湾相思火力楠。  相似文献   

5.
以泉州罗溪国有林场8年生黑木相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坡位黑木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黑木相思人工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差异明显,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黑木相思人工林地上部分草本、乔木及林分总生物量均为下坡最高,上坡最低,中坡居中;不同坡位8年生黑木相思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率均为干部枝部叶部皮部。  相似文献   

6.
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南不同坡向、不同坡形、不同造林密度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阴坡优于阳坡,山洼优于山脊,密度为750株/hm^2的林分优于密度为1500株/hm^2的林分;坡形和造林密度对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显著,而坡向对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坡位马尾松及江南油杉与木荷混交林生物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顺昌县6年生马尾松、江南油杉及木荷混交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坡位能有效促进林木树高,胸径生长以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不同树种间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存在差别,同一树种不同坡位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8.
以闽东南地区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8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出马占相思林分的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坡向对马占相思存活率影响很大,林分密度和混交程度对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无显著影响,但对树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3个样地中,坡向为南坡、林分密度最大、无混交的林分蓄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对马尾松人工中龄林间伐前后的养分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间伐,林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林分养分的积累量,随着林分生物量的变化而变化.间伐以前,主要营养元素在树冠生物量中积压最多.间伐以后,主要营养元素在树干生物量中积累最多。说明间伐可以增加树干的干物质积累,对提高林木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5-3.5年生巨尾桉扦插苗造林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凋物量及其分解、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和林分养分循环的调研结果表明,安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增长高峰期为2年生,3年生时开始下降。1.5,2.5和3.5年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5,28.5和38.0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分别为2.6、3.4和6.3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养分纱积累占20-40%。林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12.
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 ̄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  相似文献   

13.
对相同经营措施、同一坡面、不同坡位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林分生长情况、林地概况、生物量及养分现存量等的调查结果表明:坡位对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生物量积累和养分现存量的影响显著。材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养分现存量,下坡林分分别是上坡林分的3.0倍、3.3倍和4.0倍,中坡林分分别是上坡林分的2.4倍、2.6倍和3.0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江省丽水、金华、衢州、温州、台州五个地区(市)的典型林分调查,对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人工林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与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位于漳州平和7年生的3种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和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3.0936),黑木相思其次(3.0649),卷荚相思最低(2.2430);而与物种数目无关的Shannon均匀度指数则以黑木相思最高,表明其物种组成比较均匀;3种相思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在0.5~0.75之间,表现为中等相似;在3种相思人工林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所占的比例最大(55.30%~68.28%),其它组分依次为:根(14.72%~19.30%)>皮(10.59%~10.82%)>枝(3.96%~9.19%)>叶(2.42%~8.39%);3种相思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6.69 t.hm-2)>马占相思(6.24 t.hm-2)>黑木相思(4.21 t.hm-2);3种相思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75.21 t.hm-2)>黑木相思(49.19 t.hm-2)>马占相思(48.22 t.hm-2)。对3种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布格局的比较研究表明:卷荚相思生产力高,适宜在闽南山地营林生产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给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良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以2年生云南松实生苗为材料,测定其苗高、地径及各组分生物量,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及异速生长分析法分析各器官生物量,建立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数学模型,研究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反应云南松2年生时的生长状况及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2个生长性状指标和5个生物量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的生物量最大,叶在各器官中的生长速度也最快,说明2年生云南松苗木更倾向地上部分的生长。各指标间均存在密切联系,可用于云南松苗期生物量估测,也可通过对某一性状进行培育,提高云南松整体指标,满足生产需求,培育更多优良的云南松苗木。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林龄的沙棘的生长、生物量与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各器官热值、灰分、及养分含量,研究了不同年龄对沙棘燃烧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沙棘林木枝、主干、叶生物量与树龄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运用Quadratic模型对沙棘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增长动态进行拟合效果最好(R2 0.943~0.976);(2)沙棘不同林龄枝、主干、叶的热值整体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沙棘地上部分各器官灰分随着年龄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定值之后又升高。沙棘地上部分各器官碳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纸浆商品用材林生物量变化规律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准确预测马尾松纸浆商品材生物量和确定最佳利用时间,用12块样地108株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林龄林分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单株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预测方程。用各类试验林和解析木资料建立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经检验,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依据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编制了6种不同造林密度、14~20指数级林分主要测树因子、林分树干和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的生长过程表。使经营单位可根据利用单位的要求,调整造林密度和经营方式及最佳利用时间。分析了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各种生物量的生长和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污泥对马占相思和阴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城市污水浇灌和半污泥栽培下,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和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2种树种生长量和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半污水处理、全污水处理、半污泥处理均促进了马占相思的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的增加,而阴香的增长量随着污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半污泥处理下生长最差。表明马占相思具有较强的抗城市污水污泥污染能力,而阴香抗污染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拟赤杨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3):31-34,74
利用 1 7年生拟赤杨人工林不同胸径的生物量实测资料所做的回归分析 ,确定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方程 ,据此 ,结合树干解析资料对拟赤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及净生产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叶的净同化率 ,结果表明 ,拟赤杨林分在 6年生左右需适当间伐 ,1 3年生时应再次进行适当间伐 ,以提高林分生产力 ;其数量成熟期为 1 8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