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河南省水稻种植近60万公顷.为历年来面积最大一年。主要在信阳、南阳、驻马店、濮阳、新乡、开封、郑州、焦作、洛阳、济源等地。今年稻飞虱在我省大发生.发生特点为面积大、虫量高、危害时间.严重程度为15年来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50.47万公顷次。针对稻飞虱危害严重的态势.我省农业植保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动员干部群众开展防治。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据统计.我省稻飞虱防治面积达1.33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95.1%。控制效果达70%~90%,挽回水稻损失14840.6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年来,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危害在不同乡镇和年份有起有伏,局部性发生危害不断,稻区晚稻发生较重。据田间调查,该病轻度发生的面积较大,部分田块严重的造成大幅减产。有的甚至绝收,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结合生产实践。根据水稻矮缩病的发生规律.针对延平区水稻栽培和气候特点.应采取以下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曲病是70年代末才在宁南县发现的,其危害面积由当初的年发生0.1万亩,损失稻谷6万kg到现在年发生2.2万亩,损失稻谷100多万kg。不同水稻品种(系)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当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是D优527。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至始穗期喷施井冈霉素两次,防治稻曲病效果达90.5%,对水稻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水稻植期和水稻品种的变动,加上冬春气候温暖,雨量少,文昌地区三化螟普遍发生为害。每年螟害发生面积为4800hm^2次,一般为害率为2%~3%,严重达11%以上,稻谷损失756t。为了摸清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和控制其为害,确保水稻产量。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在全市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对该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程度进行定点定时调查和结合历年的有关资料等进行分析,基本上掌握了三化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小麦茬直播稻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已达到25万亩,约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1/3。直播稻在我市种植仅2~3年历史,一般农户对直播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尚不清楚,防治技术关键也未能掌握,导致近两年部分地区直播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我站于2006年进行了小麦茬直播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配套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水稻栽培为塑盘旱育抛秧,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发病较轻,但自1999年后危害迅速上升,2001年全县发病面积占水稻面积29.3%,2002年占45.3%,故近两年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由零星发生迅速上升为主要病害,2004年里下河地区达特大发生程度。重病田在秧苗期死苗率达50%左右;大田期死苗不断,减产30%~60%,严重的达80%左右,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在多年病虫测报的基础上,经一系列调查分析、资料整理以及相关试验。解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文昌地区近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为害严重的情况,调查摸清稻飞虱的发生规律,从虫源、气候、品种、肥水管理等方面分析稻飞虱成灾发生的原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沪郊水稻螟虫的发生特性与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上海地区水稻螟虫发生严重,通过农业防治和调整防治策略,以及选用治螟药剂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螟虫发生危害的上升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年来广东水稻害虫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并针对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害虫发生面积占当年水稻播面积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找出水稻害虫发生与耕作制度、品种、天气条件及包括化学防治在内的耕作活动的关系,用1981-1994年的数据与1975-1980年作对比,分析了20年来广东水稻害虫发生的演变及原因;概述了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来,广东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11.
水稻长腿水叶甲属鞘翅目,负泥甲科,别名稻食根叶甲、稻食根虫、饭米虫等。它分布广,以幼虫在土层下为害水稻须根,造成植株矮小,叶片黄瘦,须根腐烂,严重时使整株叶片枯萎死亡。该虫为害初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发生过为害:以后并未严重发生.2006年有两个行政村发生集中连片80亩的为害.严重的12亩造成整个田块植株枯萎死亡.经调查。发现其它行政村也零星发生小面积的为害.并有扩大面积的发生趋势。必须加强监测预报,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水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广丰县近来水稻象甲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叶鞘腐败病是佳木斯市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2007年发生面积达3.34万公顷。总结了水稻叶鞘腐败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针对其发生因素,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2003年我省大发生,水稻长势较好而防治不力的田块卷叶率达30%~50%,严重的达99%以上,使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从而造成减产。目前,供生产上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较少.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进行了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大发生与防治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是黑龙江省稻瘟病有史以来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损失最多的一年。全省发生面积超过66.67万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3,病害发生危害最重的是穗颈瘟。病害发生期间,笔者到佳木斯、萝北、集贤、绥化、依兰等地区的新华、江滨、二九0、柳河、铁力、江川、佳莲、松花江农场及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梧桐河农场种子公司等单位和水稻农户进行调查。另据报道,佳木斯市水稻种植面积14.13万hm^2,近9.33万hm^2发生稻瘟病,病害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铁力市稻瘟病是近20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市稻瘟病受灾面积1.39万hm^2,其中绝产面积0.65万hm^2,3~5成灾面积0.23万hm^2,5~7成灾面积0.51万hm^2,受灾农户10210户,粮食减产7.68万t,经济损失达1.25亿元。该病在沿山、江河、湖泊等湿润小气候利于发生,穗颈瘟发生和危害严重,出现局部绝产地块。  相似文献   

16.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薛乃启,董克锋(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272300)近年来,水稻赤枯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日趋严重,当前已成为鱼台县水稻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据1993~1994年调查统计,全县发病面积近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28.4...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瘟病是已成为北方粳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们榆树1995年以前零星发生,1995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随着超级稻的推广,水稻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越来越重。一般发生地块减产10%~20%,严重发生地块减产40%以上,十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防治办法,通过实践从中摸索经验,终于形成了一套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综合技术措施,每年挽回损失3750~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7、8月份为水稻生长关键期,也是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我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左右,做好水稻重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稻飞虱和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常发害虫,也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害虫。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优质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稻瘟病逐渐成为了吕巷镇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2019年—2021年,稻瘟病在个别水稻品种上发生严重,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现在总结分析近几年吕巷镇稻瘟病发生情况及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稻瘟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病性强的优质稻品种,科学进行施肥和药剂防治,提升综合测报及防治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在我县常年都有发生,近几年在我县有加重的趋势,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到危害.并受到不同的受害状。部分田块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采取狠治一代压低基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