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抗氧化剂对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和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从细胞膜保护酶水平上明确抗氧化剂可改善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的机理 ,选用中度耐失水品种‘Lambda’和耐失水品种‘BlueCard’。抗氧化剂为 3g·L-1的抗坏血酸和 10 μmol·L-1的 β 胡萝卜素 ,在失水胁迫处理前 8℃下茎基吸收 12h。失水胁迫以温度 2 2~ 2 5℃、相对湿度为 30 %~ 5 0 %干置 2 4h。处理结束时 ,上述 2品种未经抗氧化剂处理的对照花材的花朵水势分别降到 - 1.31和 - 1.15MPa;2种抗氧化剂都能显著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后瓶插期间花朵和叶片水势 ,降低花瓣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 ,维持花瓣相对稳定的SOD和POD活性水平。结果说明 2种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和 β 胡萝卜素能够延缓月季切花‘Lambda’和‘BlueCard’衰老进程和延长切花瓶插寿命 ,与提高了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失水胁迫对月季切花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衰老进程加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切花月季Samantha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1)反复失水胁迫处理,即依次失水胁迫24 h、复水12 h、然后再次失水胁迫24 h,(2)ABA预处理后的失水胁迫处理,即50 μmol•L-1的ABA处理12 h后,失水胁迫24 h;并以直接蒸馏水瓶插作为对照。【结果】(1)失水胁迫和再次失水胁迫,即两次胁迫处理期间花颈的弯曲状况相近,但失水胁迫后花朵的瓶插状况差异非常明显,其中,再次失水胁迫后的花朵出现了严重的僵蕾现象。AB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失水胁迫期间花颈的弯曲程度。(2)第1次失水胁迫后复水6 h,花朵水势能够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而花枝鲜重和花瓣内肽酶活性在复水12 h后才能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后,花朵水势下降和花枝鲜重损失率都呈现与第1次胁迫相近的变化,但是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变化更为剧烈,上升幅度更大。AB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失水胁迫带来的水势降低、鲜重损失以及内肽酶活性的升高。(3)对照花材在自然开放和衰老进程中,没有检测到金属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活性;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衰老时进一步显著升高。失水胁迫对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自然衰老诱导一致。失水胁迫明显诱导提高了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复水使其活性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进一步加剧其活性的升高。AB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失水胁迫诱导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增加。【结论】失水胁迫对花瓣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强烈诱导与复水后瓶插期间衰老进程加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失水胁迫对月季切花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衰老进程加速之间的关系.[方法] 切花月季 samantha 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1)反复失水胁迫处理,即依次失水胁迫24 h、复水12 h、然后再次失水胁迫24 h,(2) ABA 预处理后的失水胁迫处理,即50μmol-L-1的ABA处理12 h后,失水胁迫24 h;并以直接蒸馏水瓶插作为对照.[结果] (1)失水胁迫和再次失水胁迫,即两次胁迫处理期间花颈的弯曲状况相近,但失水胁迫后花朵的瓶插状况差异非常明显,其中,再次失水胁迫后的花朵出现了严重的僵蕾现象.AB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失水胁迫期间花颈的弯曲程度.(2)第1次失水胁迫后复水6 h,花朵水势能够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而花枝鲜重和花瓣内肽酶活性在复水12 h后才能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后,花朵水势下降和花枝鲜重损失率都呈现与第1次胁迫相近的变化,但是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变化更为剧烈,上升幅度更大.AB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失水胁迫带来的水势降低、鲜重损失以及内肽酶活性的升高.(3)对照花材在自然开放和衰老进程中,没有检测到金属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活性;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衰老时进一步显著升高.失水胁迫对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自然衰老诱导一致.失水胁迫明显诱导提高了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复水使其活性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进一步加剧其活性的升高.AB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失水胁迫诱导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增加.[结论] 失水胁迫对花瓣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强烈诱导与复水后瓶插期间衰老进程加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抗氧化酶基因在山黧豆中的抗旱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萌发7 d的山黧豆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的编码序列(CDS);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利用在线软件ExPASy ProtParam、SignalP 4.1、TMHMM V. 2.0、TargetP 1.1分别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域以及亚细胞定位;利用在线工具Conserved Domain、SOPMA预测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和二级结构,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蛋白系统进化树;并利用20%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山黧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旱胁迫不同时间抗氧化酶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RT-PCR克隆获得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的编码序列,其长度分别为864,1 485,723,1 005和94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抗氧化酶均为酸性不稳定蛋白质,且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共4种二级结构组成;山黧豆抗氧化酶均包含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黧豆的APX、CAT、MnSOD、FeSOD、Cu/ZnSOD依次与蒺藜苜蓿、蚕豆、豌豆、豌豆和锦鸡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较近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基因在山黧豆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APX、CAT和MnSOD基因均响应了干旱胁迫,其中APX、CAT基因的表达量在干旱胁迫后迅速升高,3 h后达到最高,分别是0 h的5和4.3倍。【结论】成功克隆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推测其可协同清除干旱胁迫下产生的活性氧。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预处理对非洲菊切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cv.Crossfire)切花为材料,就5 mg/L纳米银(Nano-silver,NS)预处理24 h对其花瓣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切花瓶插寿命、花瓣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S预处理可显著延长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瓶插期内非洲菊切花花瓣POD、CAT和SOD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切花月季卡罗拉为试验材料,在前期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不同预处理液组合配方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以20 g/L蔗糖+300 mg/L硫酸铝+5 mg/L 6-BA+30 mg/L NS为预处理液,处理12 h时保鲜效果最好。有利于保持切花月季水分平衡,延缓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提高SOD、POD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切花月季为试材,放入经脉冲处理lh后的50 mg/L纳米银(Nano silver,NS)溶液中,对切花月季在瓶插期间的瓶插寿命、花瓣的细胞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加脉冲处理可显著延长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延缓其花瓣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和MDA含量的增加,且在瓶插期的第三天至第九天有效提高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在整个瓶插期间提高CAT和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浓度(10、20和40 mg/L)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切花月季‘法国红’的瓶插寿命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求一种新的切花保鲜剂组分,为切花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P浓度为10、20 mg/L时,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分别延长1.9 d和3.5 d,而浓度为40 mg/L时,反而缩短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并且浓度20 mg/L时,可提高瓶插前期切花花瓣内CAT、SOD和P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9.
月季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月季(Rosa hybrida)切花‘红衣主教’和‘坦尼克’进行贮运前的保鲜剂预处理,测定其细胞膜透性、鲜重及瓶插寿命的变化,结果表明:含0.5mmol/L STS(硫代硫酸银)的保鲜液、12小时预处理切花月季‘红衣主教’,经38小时的模拟贮运后,其瓶插品质与直接瓶插效果相近,含1.0mmol/L STS、12小时预处理则产生毒害;切花月季‘坦尼克’则以1.0mmol/L STS、12小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低温和6-BA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月季为试材,采用低温(5℃、24 h) 1%蔗糖、低温 1%蔗糖 6-BA10 mg/E、常温黑暗(26℃、24 h) 1%蔗糖 6-BA10 mg/L、常温黑暗 1%蔗糖等4种保鲜处理,探讨了低温和6-BA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月季切花用5℃低温预处理24 h后瓶插于1%蔗糖溶液中,能增加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弯颈时间,对增大花径、维持切花鲜重、提高吸水量/蒸腾量比值均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在保鲜液中加人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对于延长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和降低花瓣细胞膜透性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保鲜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以切花月季(Rosa hybrida)品种Samantha和Kardinal为试材,探讨了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处理对不同品种花朵开放和衰老以及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影响。结果显示,两供试品种都对外源乙烯敏感,但花朵在乙烯处理后形态上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Samantha表现为乙烯处理显著促进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导致花瓣脱落;而Kardinal则明显抑制花朵开放进程,出现僵花,直接衰老萎蔫。两品种在乙烯引起花瓣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和内肽酶活性的升高方面,以及1-MCP处理获得与乙烯处理相反的效果等方面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是Kardinal的变化远比Samantha剧烈。同时,乙烯处理引起花瓣丝氨酸蛋白酶所占比例的增加方面依然是Kardinal比Samantha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供试的两个切花月季品种开花和衰老对外源乙烯反应的不同可能与相应花瓣中内肽酶的变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切花瓶插期SOD、CAT及P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金香切花在整个瓶插过程中,叶片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花瓣SOD活性在瓶插初期随花蕾发育迅速上升,3天后随花朵开放迅速下降.CAT,活性变化趋势与SOD活性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在花瓣上表现更为明显.POD活性与CAT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交替增减趋势,二者在清除H2O2过程中可能交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月季切花衰老与含水量、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月季品种萨蔓莎切花衰老过程中含水量、鲜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花瓣含水量、鲜重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在瓶插前期先升高, 4 d 后迅速下降;瓶插过程中,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上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前2 天上升后接着迅速下降.失水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增加是月季切花衰老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下3种杨树的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抗盐性不同的胡杨、群众杨和I-214杨3种杨树为材料,对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3种杨树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长期且不断提高的盐胁迫下,群众杨叶片中Na+、Cl-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特别是在盐处理后的第28 d,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达到最高时,SOD和POD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叶片中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随之大幅度上升,叶片出现了严重的盐害症状.与群众杨相比,I-214杨叶片中Na+、Cl-浓度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MDA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幅度较小,盐害症状也较轻. 与前两种杨树明显不同,胡杨在轻度盐胁迫下(土壤NaCl浓度58.5 mmol/L),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就显著上升,并且在盐胁迫期间,胡杨叶片中盐离子含量、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长期盐胁迫条件下,群众杨和I-214杨叶片中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与盐离子的大量积累有关,而叶片电解质外渗主要是膜脂过氧化的结果.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的下降,是导致这两种杨树膜脂过氧化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胡杨在盐胁迫初始阶段就能大幅度上调SOD、POD活性,以避免活性氧对膜的伤害.在长期不断提高的盐胁迫条件下,胡杨的排盐性强,降低了盐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最终减少了电解质外渗率,从而提高了抗盐性.   相似文献   

15.
刘晓辉  杨明  杨悦林  黄纪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9-16150
[目的]选用木本类木棉花、草本类唐菖蒲花,探索花瓣营养成分变化。[方法]测定了2种花卉花瓣不同时期SOD活性以及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VC、蛋白质含量及pH值。[结果]SOD、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不同时期总趋势均为唐菖蒲花瓣中含量高于木棉花,只是花蕾期差距略小;蛋白质、VC含量均为木棉花瓣高于唐菖蒲;2种不同类型花卉的花瓣均为弱酸性。[结论]不同花卉花瓣发育时期不同,营养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金线兰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规模化生产金线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索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金线兰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0.5~1.5mmol/L外源SA均可提高金线兰的SOD、POD和CAT活性;外源SA不能诱导SOD和CAT同工酶新酶带的表达,但有新的POD酶带产生。说明,外源SA通过调节金线兰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金线兰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以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甘薯(TS)及未转基因甘薯(NT)为实验材料,研究在旱后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及未转基因甘薯抗氧化防御系统变化。结果显示,连续36h胁迫条件下,TS和NT的SOD活性都先降低后升高,但TS的SOD活性始终高于NT。胁迫至24h时,TS的SOD活性约为NT的1.2倍,复水后二者SOD活性都下降。持续胁迫时,TS的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NT与之相反,复水后TS和NT的APX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复水12h,TS的APX活性是NT1.5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TS抗氧化物质AsA、CAR增长速度较快,复水后,TS中的AsA含量仍显著高于NT水分胁迫条件下TS的膜质受伤害程度要轻于NT,胁迫24h,复水12h,NT的MDA含量均约为TS的1.2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转入SOD、APX抗氧化基因后,在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的抗氧化系统可以更好的对植株体进行保护及修复。  相似文献   

18.
梅花品种资源同工酶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选用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 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等6种同工酶,对114个梅花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期分析各栽培品种在同工酶水平上所表现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梅花品种资源在同工酶这一水平上表现出了很好的多态性,既有着明显的特征谱带,又有着众多的变异.所得结果与形态标记等的分类有较好的相似性,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红火炬郁金(Curcuma hybrida'Red Torch')是姜科姜黄属植物,既可作园林绿地用花也可作鲜切花.目前对红火炬郁金采后研究极少,为探索其适宜的采收处理方法,本研究依据红火炬郁金盛花期时花葶的生长情况,将其划分为5个发育时期进行采收,瓶插于去离子水内进行保鲜研究,并将同一发育时期的红火炬郁金分别离水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