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是在现有池塘养殖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浮床、无土栽培等方法.建妒“鱼-植-微”生态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调整养殖结构、平衡功能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它不仅町实现养殖水体环境生物凋控、污染物降解和牛态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桂花鱼,学名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养殖效益较好,是一种名贵优质淡水鱼类。桂花鱼以活鱼、活虾为食.主要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现将桂花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桂花1号"为多种地道草本植物提取而成,结合水产需要开发,对鳜鱼(大眼鳜、翘嘴鳜、斑鳜)、鲮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安全,抑制和清除水体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改善水质。本品可用于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塘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4.
池塘是一个封闭的养殖水体,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鱼、养虾先要养水。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必须从培水期做起,对水质进行综合调控,定向培育天然饵料,活化水体底质,提高水体的载氧量,充分利用池塘的条件,使水体不间断流动运转,消除溶解氧、温度分层,均匀混合水体,为鱼虾苗早期生长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桂花鱼养殖已进入高密度养殖时期。如何对养殖水体水质进行调节,是目前桂花鱼养殖业最大的问题。利用藕田湿地净化水质和水循环养殖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桂花鱼养殖中的水质调节和养殖污水排放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可实现对养殖水体营养的综合利用。一、藕田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划出专门的鱼塘种植莲藕建造成藕田湿地,将桂花鱼养殖排出的污水引入莲藕田,通过藕田土壤和莲藕茎叶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内陆省份,有许多水深低于1.5米的池塘,我们称之为浅水池塘。浅水池塘随着有效养殖水体的减少,载鱼量随之下降,不但影响了产量,降低效益,而且在养殖过程中病害多,养殖鱼成活率低,用药频繁,对水体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鱼塘中存在大量的淤泥,腐殖质多,导致商品鱼有泥腥昧等异味,影响了商品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周志新  陈欣 《齐鲁渔业》2006,23(3):33-33
池塘污染是指养殖池塘的自身污染,即在养殖过程中,因养殖方式或养殖技术等方面原因,造成对池塘水体环境的污染。 1 池塘污染的特点与原因 1.1 池塘污染特点池塘高密度养殖,残饵、药物残留、水生生物排泄物增多,淤泥增厚,其后果不仅直接危害养殖生物,还破坏了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1.2 池塘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药害。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原因,导致许多养殖者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二是残饵。饲料质量较差或投饲过多、方法不当造成对水体污染。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放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进行海蜇、鱼、虾、贝混养,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海蜇和贝类提供饵料,鱼、虾的残饵及养殖生物排泄物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在养殖环境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近年来兴起较大规模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养殖技术日趋完善,管理容易,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调整养殖结构、增加收入的好路子。一、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池塘环境条件与养殖  相似文献   

10.
张永旺 《齐鲁渔业》2007,24(11):31-31
过厚的淤泥会为各种致病菌、寄生虫提供滋生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制约池塘水体生产力。所以,彻底清淤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1池塘淤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奥尼鱼是由奥利亚罗非鱼父本(Oreochromis oureus♂)与尼罗罗非鱼母本(Oreochromis nilodcus♀)杂交的子一代。关于奥尼鱼的池塘养殖以及利用河道、水库等大型水体开展的网箱养殖,在国内文献屡见报道,而在长江沙洲湾设置网箱养殖奥尼鱼,则报道甚少。为了探讨长江天然水体养殖奥尼鱼的效果。2009年,江苏省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长江如皋段胜利沙洲湾开展了网箱养殖奥尼鱼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养殖水体缺氧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现象。问题一是随着地球的变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江湖河水污染、天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养殖方式,通常情况下,池塘经过3~5年的养殖,池底沉积有机物质或淤泥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池塘普遍存在,本来池塘水位就不够深,致使很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的水体空间窄小。这样的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条件就会恶化,养殖生产效益也会降低。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想改造、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由于养殖水环境恶化和不注重选育带来桂花鱼种质质量下降,导致桂花鱼养殖病害频发,尤其在鱼苗培育阶段,其成活率极低,已成为桂花鱼养殖的瓶颈之一。在经过近两年的桂花鱼培育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一套桂花鱼土塘标粗的技术,现简述如下:一、鱼苗放养前池塘准备1.标粗池塘的处理:以土塘为宜,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8,(6):39
"5.12"特大地震灾害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池塘、塘堰、小水库渗漏,蓄水量明显下降,造成水体单位载鱼量相对提高;少数养殖水体甚至干枯,发生大批死鱼。二是  相似文献   

16.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6,31(9):35-36
月鳢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对水体大小无特殊要求,对溶氧要求不高,适宜网箱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生产实践证明,网箱集约化养殖月鳢,相对于池塘养殖有以下优点:水体交换量大,氧气供给充足,鱼不易得病,生长快,成活率高;饲养管理集中、便利,捕鱼方便,可根据需要及时捕捞,有利于调节水位;鱼的食用口感好,没有泥腥味,商品品质优;节省水电、人力等费用开支,降  相似文献   

17.
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技术,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谢和摄食生长,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立足发挥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青饲料资源优势,以放养草鱼为主,投喂青饲料为特点,具有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单产高、投资少、效益高、管理简便、易被群众接受和掌握等优点,并可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吃鱼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该养殖方式适宜在有流水条件的广大农村推广。现将山区小池塘流水养鱼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研究了2种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等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远市是广东省养殖桂花鱼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清远市桂花鱼养殖模式不断完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将清远桂花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