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猪的抗病性及抗病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育种是从遗传本质上提高畜禽对病原的抗性,增强畜禽的结实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及制约抗病育种的因素,重点论述了抗病育种的几种途径,并对猪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孙寿永  徐琪 《猪业科学》2005,22(12):60-61
抗病育种是从遗传本质上提高畜禽对病原的抗性,增强畜禽的结实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及制约抗病育种的因素,重点论述了抗病育种的几种途径,并对猪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疾病越来越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抗病育种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应用不同的抗病育种技术导致育种准确性和遗传进展存在差异,因此,作者综述了各种畜禽抗病育种技术,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并对实际抗病育种中各种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遗传育种的目的在于发挥猪的最优生产水平和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猪的育种由最初的表型选育开始,经历了早期的育种值选育,发展到当前的基因型选育,育种工作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遗传理论和选育方案。同时借助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和表型值选种技术育种、DNA重组技术育种、分子技术育种3个阶段。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动物育种已进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即开始分子育种技术阶段。国内也紧跟国际步伐,主要研究畜禽遗传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我国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先进技术。现在,动物分子育种仍占据着动物育种大部分的领地,并将主导21世纪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畜禽抗病育种的遗传基础、抗病育种方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最后对畜禽抗病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畜禽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抗病育种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本文简要介绍了抗病育种的必要性、抗病育种的遗传基础、抗病育种的方法,最后对抗病育种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家禽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抗病育种的发展过程、抗病力的遗传基础、开展抗病育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对HHC、抗病主基因、抗病育种的直接、间接选择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法、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简单介绍了家禽抗病育种的成就与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因编辑是针对基因组特定的靶点序列,利用人工特异性核酸酶对靶点序列进行编辑(基因敲除、插入、替换等修饰)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以及农业遗传育种改良。猪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是养殖最为广泛的肉用型家畜,随着人类物质需求的提高,现代养殖业需要培育更多具有优良经济性状、适应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新品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抗逆性能和抗病性能是未来生猪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基因编辑猪在畜牧业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者对开展抗病育种的必要性、发展过程、抗病的遗传基础、抗病育种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其中对MHC、抗病主基因、抗病育种的直接、间接方法、转基因抗病育种进行了重点介绍,提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是当前和今后抗病育种的主要方向,最后对抗病育种将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抗病育种的发展过程、抗病力的遗传基础、开展抗病育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对MHC、抗病主基因、抗病育种的直接、间接选择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法、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简单介绍了家禽抗病育种的成就与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猪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育种是从遗传本质上增强猪的体质,意义重大,本文在综述了几个猪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猪抗病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猪的抗病育种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猪的疾病抗性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介绍了猪的单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疾病敏感性或抗性,以及对免疫反应遗传控制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抗病育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农业部开始制定全国猪遗传评估方案至今,“联合育种”已经走过整整10年历程。10年对于种猪市场的发展而言并不很长,对我国猪的联合育种之路更仅仅是个开始。  相似文献   

15.
RNA干扰技术在动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一直是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生产遗传修饰动物来抵抗特定传染病的策略备受关注。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基因工程动物从遗传本质上提高了畜禽的抗病能力。转基因抗病育种在未来可能成为减少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RNA干扰是双链RNA特异性诱导同源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研究证实,RNA干扰在细胞水平,小鼠模型以及动物个体的抗病毒效果是非常明显的,RNA干扰技术作为抗病毒策略为生产抗病转基因动物提供了光明的应用前景。RNA干扰技术介导的抗病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相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抗疯牛病转基因羊和牛以及抗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猪已经成功获得,虽然目前获得的转基因动物类型有限,但为继续生产抗病转基因家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专家文库     
《猪业科学》2014,(6):4-4
<正>褚晓红,女,1968年12月生,副研究员,博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工作。1986年—1990年,西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学士;1999年—200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2004年—2007年,浙江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分子遗传学方向,博士。一直从事畜禽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工作,为浙江省畜禽遗传育种试验基地科研  相似文献   

17.
回国后一直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学和养猪科学的教学、科研与研究生指导工作。主持或参加并完成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畜禽优化育种方案的制订与推广”、“瘦肉型种猪选育新技术”、“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猪群体间遗传联系的度量方法”、”长白猪种猪、杜洛克猪种猪(国家标准)”、“引进猪种高产仔抗应激分子育种研究”、”优质瘦肉型配套系猪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鹅育种新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鹅的育种近况、常规育种和分子遗传标记育种与利用的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指出:今后在鹅的育种方面,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遗传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抗病育种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育种等技术,是鹅业未来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抗病育种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本文简要介绍了抗病育种的必要性、抗病育种的遗传基础、抗病育种的方法,最后对抗病育种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