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各类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叶;沙棘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叶。结论:6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叶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2.
沙棘叶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沙棘叶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地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并呈规律性变化,此项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沙棘的选种、育种和适宜采摘时间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 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相似文献   

4.
超声循环提取沙棘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超声循环技术在沙棘叶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对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得出,乙醇是提取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溶剂。采用常规索氏、超声与超声循环方法提取总黄酮表明,超声循环提取法可提高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率,超声循环提取10min已经达到了索氏提取6h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内蒙古2个育种基地共8个沙棘群体的沙棘叶在不同时期叶中有机酸、脂肪、灰分、粗蛋白、全氮以及粗纤维常规成分进行了含量及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杂交对子代叶中常规生化成分的改良效果不显著,子代群体叶中的常规生化成分与双亲相近,更好的改良途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依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它除了能导致一定范围内发热的典型登革热外,还能引致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由于没有具体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尚无好的治疗登革热的方法,治疗方案多是支持性的。本实验评估了在2型登革病毒感染的人血源性巨噬细胞中沙棘叶提取物的抗登革病毒活性,选择巨噬细胞的原因是因为巨噬细胞是登革病毒感染的首要目标。受感染的细胞用沙棘叶提取物治疗并与市售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作比较,研究发现沙棘叶提取物维持登革病毒感染细胞活力的能力几乎等同于利巴韦林。传统的空斑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沙棘叶提取物的抗登革病毒活性。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登革病毒活性及治疗登革热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2个沙棘杂交子代群体、亲本群体及对照实生中国沙棘在不同时间的沙棘叶游离黄酮和部分叶样的水解黄酮甙进行了分析。对内蒙古坝口子和九城宫2个基地7个群体的沙棘叶分析表明:沙棘叶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及桑色素等黄酮组分均处于非游离状态,而只有芦丁以游离态存在。从2个基地研究群体的游离总黄酮变化来看,6月初到7月中旬叶中总黄酮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坝口子群体变化在800~1000mg/100g,九城宫各群体叶中游离总黄酮含量变化在900~1380mg/100g之间。对九城宫的杂交子代群体和当地中国沙棘2群体的叶水解黄酮甙进一步分析发现,沙棘叶中主要有3种黄酮甙、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奈酚。该2群体叶中槲皮素的含量集中在6月1日到8月15日之间,变化在0.3~0.4g/100g,异鼠李素含量变化在0.27~0.38g/100g范围内;山奈酚2群体叶中含量接近,变化范围在0.6g/100g~0.2g/100g,水解总黄酮甙含量则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2群体变化范围在1.3g/100g~0.79g/100g。  相似文献   

8.
芬兰土尔库大学生物和食物化学系Heikki Kallio、杨宝茹一行,于4月10~13日来中国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商谈双方合作事宜。沙棘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沙棘含有2 0 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所以沙棘的药用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2 0 0 3年9月在德国召开的国际沙棘研讨会上,中国(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和芬兰(土尔库大学)就沙棘药用研究达成合作意向,经双方反复的讨论,于2 0 0 4年4月13日签定了“中国——芬兰沙棘医药研究开发合作”备忘录,重点是沙棘叶黄酮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芬兰著名沙棘专家H…  相似文献   

9.
陕西不同地区沙棘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陕西的宜君、黄龙、靖边、吴旗、永寿5地沙棘叶进行了营养分析,发现陕西不同地域的沙棘叶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优于或等于苜蓿草粉及白三叶干草等常规饲料,证明沙棘叶是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药食同源的功能植物,其果、叶、皮中富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多糖等多种抗辐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就沙棘中主要的抗辐射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辐射机理,近年有关的抗辐射试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沙棘抗辐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连续3次从以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0余个杂种单株叶片黄酮质量及其组分质量的分析,发现3点主要结论:(1)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总黄酮质量差异非常明显。变化范围在140.7—2661.7mg/100g之间,且相同母本或同一单株子代优株之间的叶片总黄酮质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2)杂种单株叶片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为主;(3)优良杂种单株果实及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均要明显低于叶片的总黄酮质量,而大多数优良杂种单株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则要高于果实,优良沙棘杂种叶片黄酮的提取应是沙棘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沙棘标准化促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从俄罗斯等国引进优良沙棘品种后,应对其在我国“三北”地区的田间抗逆性进行测定,才能评判其适宜种植的区域和立地条件类型。用于衡量抗逆性的指标很多,本项目主要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病性等指标,并采用直观评判方法,通过对样株逐株观察、登记受害等级、不同等级的株数,计算出抗逆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的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的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的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的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的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对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的必要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沙棘治理砒砂岩技术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砒砂岩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仅产沙量大,而且粗沙比例高,对黄河危害极大。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沙棘治理砒砂岩的布局:沟坡布设沙棘护坡林、沟道坡脚布设沙棘挡沙坝、沟底布设沙棘拦沙坝。沟底拦沙坝布局根据沟道洪水大小确定。同时在砒砂岩沟道使用沙棘种植专用工具,提高沙棘种植工效3~5倍,同时提高了沙棘种植的质量,在寸草不生的砒砂岩上,沙棘种植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研究低度沙棘酒配制的最佳调制工艺。对主要因素基酒用量、沙棘清汁用量、香料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采用L18(37)正交试验全面考查酒精度、基酒用量、糖用量、沙棘清汁、高粱香精、清香型香精、乙基麦芽酚等因素对酒质感官质量影响,获得最佳配方是:酒精度38%、酒基35%、沙棘清汁16%、冰糖4%、清香型香精0.015%、高粱香精0.015%、乙基麦芽酚0.013%,质量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优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沙棘果机械化采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棘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优良树种。沙棘果实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但簇生于长有棘刺的果枝上,且附着牢固,不易采收。我国沙棘资源占世界的90%以上,发展机械化采收技术是保障沙棘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分析了国内外沙棘果采收机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采收机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指出了我国沙棘采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的沙棘机械化采收技术落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沙棘采收机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沙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20年来,中国的沙棘育种,以“多目标育种、多层次选择、选引育并进、有性与无性繁殖兼用”和“多生态区布点、多单位协作”的理念作指导,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通过对种群的系统调查和种源试验,查明了中国沙棘的种群构成与变异规律;在中国沙棘基础上,通过多层次选择,选育出“红霞”、“无刺雄”等5个沙棘良种;在引进种质基础上,通过多种类型的实生选种,选育出“棕丘”、“无刺丰”等15个无性系品种;经多种组合的杂交试验,确知“蒙古沙棘×中国沙棘”的F1代,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并筛选出理想的亲本组合,应用于杂交种子园的营建;在以不同亲本所作的杂交子代群体中,选育出“华林1号”、“天水1号”等杂种无性系品种。到20世纪末,对所选育的各类沙棘良种和主要引进品种,分项进行了区域化试验,多数品种已批量的应用于生产。目前,中国的沙棘育种,正在前期选育无枝刺,大果粒、高产、适应性强的总体目标和育种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各类营养保健物质的高含量和高品质。研究手段也将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沙棘雌株叶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叶数量和百叶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叶密度和百叶重4因子估算叶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和叶密度平均数估计叶总数,确定果枝和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的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和部位果枝新梢的百叶重差异明显,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果枝新梢,摘下全部叶称量百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