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圆柏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柏为柏木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特产树木。圆柏材质优良,特别适合作园景树,既是观赏、用材、园林绿化树种,又是制作铅笔杆及细木工的优良用材树种。介绍了圆柏播种与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于MaxEnt模拟欧亚大陆气候变化下叉子圆柏的潜在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叉子圆柏是欧洲、亚洲和美洲石质山坡、河谷及覆沙丘陵地区的重要防沙固土树种,对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叉子圆柏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气候变化下叉子圆柏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叉子圆柏资源管理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欧亚大陆叉子圆柏267个现有种群分布地理信息以及环境变量(气候、海拔),采用MaxEnt、BioClim、DoMain 3种模型,模拟叉子圆柏潜在适宜分布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方面积(AUC值)和Kappa值对3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与筛选。基于MaxEnt模型比较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前及未来(2070年)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制约叉子圆柏地理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1)基于MaxEnt模型综合环境变量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刀切法检验的结果表明,叉子圆柏地理分布主要受年均温、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3个环境变量影响。2)基于MaxEnt模型气候变量模拟的欧亚大陆叉子圆柏当前适宜生境面积为663.115×103km2,集中在30°~50°N之间,山地是叉子圆柏主适生区。3)基于MaxEnt模型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预测的叉子圆柏适宜生境面积表明,亚洲是叉子圆柏的主分布区。亚洲的适生区面积在末次盛冰期占86.9%、全新世中期占87.0%、当前时期占57.8%、未来2070 (RCP2.6)和2070 (RCP8.5)时期分别占84.1%和79.2%。从末次盛冰期到当前至未来叉子圆柏适宜生境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分布中心具有从北到南再到北的迁移趋势。【结论】叉子圆柏地理分布不仅受气候环境变量(温度、降水)影响,也与海拔相关。分布区范围符合柏科分布带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叉子圆柏种质资源管理、修复与重建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花粉采集器研究大果圆柏散粉特性。结果表明,大果圆柏散粉多发生在夜间雨雪后的清晨,集中在清晨7:50—9:50,散粉期9~10 d,晴朗天气条件可以可持续传粉2~3 d。  相似文献   

4.
圆柏作为我国营林造林工程的重要树种,通过科学培育和管理,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圆柏的木质非常坚硬,耐腐蚀的能力突出,所以一直是我国房屋建筑的重要材料,不仅如此,还可以制作家具,铅笔等,而圆柏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非常可观的药用价值,其的树皮和叶子,都可以作为药材食用,起到活血消肿,利尿解毒等作用。基于此,以圆柏树种特点介绍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圆柏育苗技术,探讨圆柏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圆柏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及其定殖部位差异,明确呼和浩特市圆柏内生真菌的资源状况,本文对呼和浩特市4种不同地点栽植的圆柏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从圆柏各部位共分离到内生真菌384株,未产孢55株。经显微镜形态观察鉴定,384株产孢内生真菌分属于17属,其中交链孢属和青霉属为优势属,分离频率分别为25.0%和14.6%。不同取样部位、不同地点栽植的圆柏内生真菌的种群和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圆柏生长环境的不同,内生真菌种群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是祁连山生态系统建群种之一,通过苗床地选择、苗床设置、种子的选择、种子处理、种子催芽等研究,提出一套祁连圆柏育苗技术体系.通过苗后物候观测及样地调查,研究了祁连圆柏苗木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祁连圆柏1~2年生幼苗年生长过程为全期生长型,3年...  相似文献   

7.
圆柏大痣小蜂分布于青海、甘肃省,危害圆柏属种子,在青海省危害面积达22万亩,种子平均被害率为23.71%,严重影响了圆柏的育苗和更新。我们试图弄清它的生物生态学习性,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1986—1987年,在这方面做了观察和研究。一、虫种及其形态特征(图1) 圆柏大痣小蜂为长尾小蜂科(Callimomid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内一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兴安圆柏的应用原则,兴安圆柏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和护坡绿化方面的应用和在制作盆景等方面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国营西山林场职工育苗承包户陈志荣近5年来在圆柏袋苗圃地上养鸡灭虫,保了苗,壮了鸡,一举两得。陈志荣自1985年以来,年年承包培育圆柏袋苗25万株,每年还超额完成5—7万株圆柏、蓝桉等商品苗。由于圆柏苗只能摆在30多年生的老圆柏林下培育才好,而近几年老圆柏林又发生云尺蛾危害。  相似文献   

10.
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行间分别间作中药材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和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研究了祁连圆柏和中药材对彼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圆柏行间间作中药材后降低了树冠温度,提高了树冠和土壤湿度,从而促进了祁连圆柏生长,但间作甘草和党参后也招致鼠兔危害,降低了祁连圆柏苗木保存率,中药材甘草、黄芩和党参自身根系生长量和产量也被降低。相比之下,祁连圆柏间作黄芩后,祁连圆柏高度、冠幅、地径和保存率分别为1.55 m、60.14cm、5.23cm和92.15%,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12.32%、13.28%、25.42%和3.28%,黄芩产量、林地鼠洞数和兔洞数分别为345.50kg/667m~2、3.80个/667 m~2和6.05个/667m~2,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8.00%、15.93%和16.67%,互作效应最佳。因此,认为祁连圆柏行间间作黄芩有益于树体生长和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1.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榆林沙地矿区为例,通过3个试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结果为引进樟子松、沙地柏更新改造原有植被,可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以北沙柳为例,平茬可以更新加快灌木生长发育,改变衰老长势,春季平茬效果好于秋冬季;沙地柏、紫穗槐、北沙柳、樟子松等林分消耗利用水分较少,可作为较好的防风固沙林类型,而塔落岩黄耆、柠条、沙蒿耗水量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营造。  相似文献   

13.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新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和杜仲属2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杜仲2种为种级分布新记录,报道了22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级分布新记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变种);同时报道了夏蜡梅等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内新分布点。此外,还报道了毛莨泽泻,长柄双花木分别在莲都区,开化县重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沙地柏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柏因其特有的生物生态特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地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综合多方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沙地柏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价值,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沙地柏容器苗繁育技术及其在固沙造林和园林绿化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沈阳市棋盘山国际会议中心区域绿化植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研究,并对乔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该区域乔灌植物的物种数量为35种,其中乔木树种物种为19种,灌木物种为16种。平均物种密度为1.42株·m-2;群落的Simpson指数范围在0.490~0.856之间,其中圆柏银杏混植群落的Simpson指数最大,值为0.856,而槲树群落的Simpson指数最小,其值为0.49;群落的Shannon-Wienner指数范围在0.683~1.991之间,Shannon-Wienner指数最高的为圆柏银杏混植群落,其值为1.991,Shannon-Wienner指数最低的是槲树群落,其值仅为0.683;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在0.259~0.575之间,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最高的为大山樱白蜡旱柳混植群落,而槲树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β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沈阳棋盘山国际会议中心乔灌植物群落的Whittaker指数为5.549,其值符合0~12这个区域并且偏小,说明在不同样方之间的共有种比较多;Cody指数从东北至西南先减小后变大,说明群落的替代程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6.
前茬树木对铅笔柏幼林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结果初步表明:侧柏、桧柏等柏类树种对铅笔柏新造林地或圃地具有明显的前茬效应,即明显影响铅笔柏幼树的生长,也会导致铅笔柏幼树遭受严重的梢枯病和芽枯病的侵害;国槐前茬也会导致新植铅笔柏遭受煤污病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几种柏科植物挥发物质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Alamar blue法对提取的5种柏树叶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刺柏、圆柏、龙柏、日本扁柏和绒柏5种树叶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I-H460抑制率分别为36.93%、78.4%、73.77%、81.22%和56.53%,其中日本扁柏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I-H460抑制活性最大。采用气-质联用法对6种柏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刺柏、圆柏、龙柏、日本扁柏和绒柏5种柏类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分别为32、36、48、22和27种。  相似文献   

18.
沙地柏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杨逍虎 《防护林科技》2006,(3):11-12,16
应用不同型号生根粉,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沙地柏插穗,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1.0×10-4的ABT7号生根粉溶液浸泡2 h,沙地柏扦插成活率达89%,而且可明显增加生根数量及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9.
章古台沙地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栽培试验分析,选择出适宜章固台沙地造林应用的乡土树种刺榆(Hemiptelea davidii)、小叶朴(Celtes Bengeana)、黑桦(Betulasp.),外来树种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和新疆大叶榆(Ulmus laevis)等造林树种。乡土树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干枯死亡现象,表现稳定。刺榆的生长量超过大果榆和家榆,小叶朴和桦树也表现出适应性强的特性。引种的外来树种,铅笔柏和新疆大叶榆,虽然在前2~3年发生枯梢现象,但总生长量已超过或接近对照树种,可以在营造混交林中应用。刺榆和铅笔柏选出了不同形态类型,经过不断选择,选育出具有不同形态的树木,可以在不同目的造林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