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旋毛虫病是20世纪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体内寄生虫病。患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严重腹泻,身体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生猪旋毛虫病还是人兽共患病,该病感染人类往往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防范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国家要求在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同步实施旋毛虫检疫检验,一旦发现携带旋毛虫的动物制品,应该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不能上市销售,保障动物制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世界流行性寄生虫病,约有100多种动物可感染旋毛虫病,家畜中以猪和犬常见。为了解我市猪旋毛虫病的流行情况,我所依托驻千喜鹤屠宰场检疫监管平台,从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采用旋毛虫病免疫快速检测法对沈阳市千喜鹤屠宰场(辽宁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近期的屠宰生猪进行了抽样检测。  相似文献   

3.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养猪业较发达的地区。1965年首次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发现该病。从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人员在定点屠宰厂对97.75万头生猪实施的检疫中,检出旋毛虫病猪137头,其中95%是在外地调入猪群中检出。2003年6月8日从一批16头来自我市本地某猪场的猪中检出旋毛虫5头。说明在我市个别猪场已有该病流行。对此,我们采取防检结合的综合措施,加强对旋毛虫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检疫中都已开展旋毛虫的检验,但在基层自宰自食、小而不规范的屠宰场(包括定点屠场)对猪旋毛虫的检验认识不足,重视猪囊虫病的检验而忽视猪旋毛虫的检验,一方面是猪旋毛虫病变小,眼观不易发现(较猪囊虫病),社会关注度远不及猪囊虫病;另一方面旋毛虫检验需要较多的人员、专门的检验器械、检验室等较多投入.因此,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屠宰检疫人员对猪旋毛虫的认识,规范肉品卫生检疫检验操作.  相似文献   

5.
动物宰前、宰后旋毛虫病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成虫(肠旋毛虫)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内,幼虫(肌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中且形成包囊,猪、狗等多种动物易感。目前因为屠宰生猪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使得旋毛虫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狗肉中旋毛虫的检出率也高达20%~50%。本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时肌肉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因此肉品检验将其列为重点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旋毛虫感染较严重的老疫区。据统计,1988—1989年广西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查屠宰猪1395头,检出阳性56头,阳性率为4.01%。为了全面了解崇左市屠宰生猪的旋毛虫感染情况,及时制订旋毛虫病的防制措施,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们采用ELISA法对全市7个县(市、区)的主要屠宰场进行了猪旋毛虫病普查。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西昌市生猪旋毛虫感染的强度和分布情况,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常规压片镜检法对从我市4个定点屠宰场采集的生猪血清和膈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屠宰后生猪旋毛虫平均检出率为0.029%,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6.22%,西昌市有旋毛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又称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动物的横纹肌,又称肌旋毛虫,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因有吃生猪肉习惯或未煮熟猪肉,因而易发生该病,人感染可引起死亡,该病在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加强对该病的检疫检验,对该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本人结合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实践工作,谈谈对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和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旋毛虫病主要是由于小肠内寄生有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的成虫、横纹肌内寄生有幼虫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严重损害养猪业、猪肉食品加工业以及外贸出口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经成为危害我国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一个重要因素。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旋毛虫是肉类及肉制品的必检项目之一,且是首检寄生虫。现分析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猪的三大寄生虫病为猪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和猪肉孢子虫病。因为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所以是生猪宰后检验的必检疾病,在公共卫生上非常重要。江苏阜宁肉联厂地处江苏北部的盐阜地区,盐阜地区有着悠久的养猪历史。该厂近几年来加工生猪量为全省同行业之首。统计该厂近3年的宰后检验日报表,能较为准确地得出苏北盐阜地区三大寄生虫的发病率。1猪三大寄生虫寄生部位和虫体形态1.1旋毛虫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道,虫体很小,前端细,其食道细胞成一串单行细胞排列,雄虫长回.4~1.6mm,雌虫长3~4mm。幼虫在横纹肌内形成包囊,包囊呈纺锤…  相似文献   

11.
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2000年8月份因吃腌制的酸猪肉暴发人旋毛虫病,36人感染出现明显的旋毛虫病临床症状,其中12人住院治疗。河池市管辖9县、1市、1区,地处广西桂西北大石山区、云贵边陲,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少地方的群众有吃腌肉的习惯,有可能引起大的感染和流行。此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屠宰场开展猪旋毛虫检验,为了解我市猪旋毛虫病疫情,为开展猪旋毛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1月对我市11个县市区屠宰猪旋毛虫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用泔水饲喂猪感染旋毛虫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旋毛虫病是对人畜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寄生于猪、狗和某些野生动物体中,人常因食用了未煮熟的感染旋毛虫的猪肉而感染旋毛虫病,而猪等动物则因吃了人的含旋毛虫的粪便或含有活性旋毛虫的肉类物质(泔水、洗肉水等)而受感染。无论人或动物感染,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笔者自1998年9月9日-1999年4月19日对河南省南阳市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的25304头生猪进行了旋毛虫检查和猪源的调查,结果发现用计水作饲料育肥的猪其旋毛虫的感染率高达22.8%。现就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三来源经产地检疫和询问调查,有25178头生猪来源于南阳地…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以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严格把好检疫关,已杜绝病死猪肉、注水肉上市,使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本文就1998年~1999年广州茅山肉联厂、广州磨碟沙肉联厂屠宰生猪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调查对象和方法广州市两大肉联厂屠宰的生猪主要来自湖南省攸县、长沙等地,小部分来自广州本地。生猪到达肉联厂后,先进行宰前检疫,按临床表现进行病健分离;宰后检疫主要是根据猪的肉尸,脏器等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诊断。旋毛虫检验在车间…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病系由旋毛虫在人体及动物的肠或肌肉内寄生所致的疾病。最早发现于1881年,我国于1881年、1934年及1937 年分别在猪、犬及猫体内检到此虫。我国屠宰猪群中,旋毛虫检出率近年来有所增长。据某些地区报道,猪旋毛虫检出率高达2~7%,而河南南阳地区先后调查10个县,发现其中8个县均有旋毛虫病流行.旋毛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严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新的旋毛虫病流行形势下,我们更应当提高警惕,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确保人畜健康安全。我市各级动检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采用旋毛虫病免疫快速检测法对我市近期的猪旋毛虫病流行情况进行检测。1检测目的掌握近年来猪旋毛虫病在我市的流行情况,为旋毛虫病的检验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检测对象市属江泰屠宰厂和新春都食品公司屠宰厂,伊川、汝阳、嵩县、栾川、洛宁、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吉利等10个县(市)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生猪27528头。3检测方法采用猪旋毛虫病快速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法。3.1材料猪用型…  相似文献   

16.
兰州肉联厂十多年来,在检验旋毛虫过程中,发现膈肌中有一种黄白色针尖大小的病灶,疑为旋毛虫病。天津食品二厂也提出过类似问题。据天津食品二厂同志谈,这一问题也是其他一些兄弟单位在旋毛虫检验判定中,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病是一种具有广泛宿主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危害甚大。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在我国,最早于1881年在厦门发现猪感染旋毛虫病,以后在福建、东北、云南,贵阳、甘肃等地发现旋毛虫感染。河南省南阳地区在全国是旋毛虫病严重流行区,1981年猪的旋毛虫检出率是  相似文献   

18.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旋毛虫是由旋毛虫寄生于人、猪、犬、猫等多种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我国不断有人集体感染旋毛虫病的报道,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将其列为第二类动物疫病,是《生猪屠宰检疫规程》13种法定的检疫病种之一,笔者浅析对猪旋毛虫病综合防治的体会,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病(Trichinella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于一八八一年从动物(猪)中首次检出。人体旋毛虫病是于一九六四年自西藏地区首次报道。 近年来,我国人、畜旋毛虫病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除云南、西藏边远地区多发之外,自75年以来,我们在吉林省(1975、1980)、辽宁省(1979)、黑龙江省(1980)以及河南省等地、先后确诊了人体感染旋毛虫病的事例廿余起,染病者200余例。证明我国内地城市“熟食地区”的居民也常有本病的发生。 我国屠宰猪群中,旋毛虫病的检出率,一般为0.1~0.2%左右,近年来有所增长,某些地区报道,检出率达2.0~7.0%。一九七九年五月,在“全国旋毛虫检验技术座谈会议”过程中,进行现场检验和一九八○年一月,作者所进行的调查、统计,证明河南省南阳地区某县社屠宰猪群,旋毛虫检出率高达50%左右。 多年来,在教学与生产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有关旋毛虫的具体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对旋毛虫正常生活史进行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着重地研究了旋毛虫包囊的形成、形态结构、存在位置以及旋毛虫的死亡转归等问题;研究了旋毛虫幼虫的“感染力”和肉眼对虫体的“可见度”、并对食肉卫生检验工作中的旋毛虫“目检法”评价的问题;研究了因吃羊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病原问  相似文献   

20.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肉及其制品目前仍是世界上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美国和加拿大现已无猪旋毛虫病的流行。在欧共体猪旋毛虫病仅见于芬兰和西班牙的一些地区。在前苏联及东欧国家 ,以前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很低 ,但在 2 0世纪 90年代由于国营养猪场的解散等因素 ,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已明显升高。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波利维亚、泰国和中国 ,猪旋毛虫病仍然严重流行。猪旋毛虫病的防制措施包括改善养猪方法 ,猪不要任意放养 ,应当圈养 ;饲料应加热处理 ,以防猪吃到含有旋毛虫的肉屑 ;加强肉类检疫和港口检疫 ,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使用混合肌肉样本消化法 ;在猪旋毛虫病严重流行区 ,可将阿苯哒唑作为猪饲料添加剂或是在出栏前对所有生猪进行预防性治疗 ;基因重组抗原和DNA疫苗将是今后猪旋毛虫病免疫预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