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应用白僵菌粉剂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炮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每hm2放粉炮30个,每个炮重125g,经室内和林间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较纯菌粉粉炮防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平均防效提高15.3%,害虫感病流行时间提前7天以上;较采用纯0.4%氰戊菊酯粉粉炮防治效果提高28.8%,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虫口林分松毛虫的严重危害,减少松针损失40%以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使用不同剂型、不同用量(浓度)的苏力精防治1、2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00ml/hm2悬浮剂防治效果90.1%~90.4%;750g/hm2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95.0%~96.4%,1875g/hm2粉剂喷粉防治效果79.2%~86.5%,而且残存害虫化蛹后继续死亡,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对松毛虫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使用750g/hm2可湿性粉剂在松毛虫卵期防治,防治效果81.5%~83.2%。  相似文献   

3.
使用不同剂型,不同用量的苏力精防治1,2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00ml/hm^2悬浮剂防治效果90.1%-90.4%;750g/hm^2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95.0%-96.4%,1875g/hm^2粉剂喷粉防治效果79.2%-86.5%,而且残存害虫化蛹后继续死亡,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对松毛虫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达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5.
带菌活虫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6.
采用5%溴氰菊酯乳油、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等几种药剂开展了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防治试验,比较了各药剂的防治效果、林间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及防控效果的持续性等,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可以快速发挥出灭杀松毛虫的效果,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2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力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毒力效价为32000DPIU/mg含菌数为2000-3000亿/g的苏力精原粉、微胶囊的粉,以1:40-80(轻质碳酸钙):0.16-0.32(苯甲酸钠)的配方防治马尾松毛虫,每公顷施药量为2.25kg防治后第10天虫口 率为70.9-91.1%,防治后第25天虫口减退率为83.6-98.3%;平均达94.0%,校正防治效果为68.9-96.8%,平均达88.6%。苏力精防治以毛虫个有用量少,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药械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及经济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不同药剂药械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结果表明:施药1 d后平均防治效果:烟剂为84.46%,水剂为89.96%,粉剂为58.44%;10 d后平均防治效果:烟剂为94.87%,水剂为95.48%,粉剂为94.16%。防治成本:水剂>烟剂>粉剂。综合防治效果、防治成本以及农药残留对林农养蚕、养蜂影响等因素,建议推广烟雾机烟剂防治技术(远离蚕桑的山区林区可推广森得保等粉剂防治)。  相似文献   

9.
新型矿物油乳剂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松毛虫增效作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2号机油乳剂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松毛虫,其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机油乳剂可提高氰戊菊酯击倒速度,延长线残效期。在确保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用药量的防治成本,防止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将32号机油乳剂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松毛虫,其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机油乳剂可提高氰戊菊酯击倒速度,延长残效期。在确保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用药量和防治成本,防止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白僵菌以来,在防治农林害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马尾松毛虫防治上,不仅对马尾松毛虫致病性强,不杀伤天敌,能促使防治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而且可制成粉剂、粉炮等施放,林农使用十分方便,是林业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面积最大、最为成功的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梨星毛虫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喷施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灭幼脲Ⅲ号和20%氰戊菊酯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3%和95.2%。  相似文献   

13.
5%Nomolt胶悬剂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油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中下旬分别在北京市平谷县和辽宁省建平县以5%Nomolt胶悬剂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共213.33公顷,经防治,两地当年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9.4%和99.1%。此后北京市平谷县又于1992、1993年分别做了越冬前虫口调查,虫株率分别为20.0%和27.5%,虫口密度为0.4头/株和0.6/株,有效地控制了油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CPV和CPV-Bt两种生物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松毛虫CPV、CPV-Bt、川保I号粉剂三种药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防治效果川保I号为100%、CPV-Bt为86.14%、CPV为78.69%。CPV和CPV-Bt为两种生物制剂,把握好防治时机,其防治效果必然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陈毓 《广西林业》2004,(6):31-31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均可发生4代,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用仿生物农药制剂灭幼脲Ⅲ号粉剂与纯白僵菌粉混合使用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在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笔者采用从灵丘县干旱林区分离得到的油松毛虫病原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 CGMCC NO.1573制备的孢子悬浮液和营养型湿菌粉剂,分别在冬季和春季对越冬的油松毛虫幼虫进行防治。结果显示:用2×106个/mL孢子悬浮液的防治效果不好,校正死亡率只有21%~29%;冬季用菌粉防治效果较好,感染率达到70.4%~85.4%;春季施用菌粉15 d~20 d,感染率达47.1%~54.5%.结论认为,在树干基部和枯落物下撒施"白僵菌营养型湿菌粉剂"集中防治越冬幼虫是北方防治油松毛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替代寄主生产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pCPV对8种鳞翅目昆虫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棉铃虫最敏感,感染率达97.0%。DpCPV对棉铃虫的毒力LC50=7.65×104CPB/ml,浓度与感染死亡率相关性及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性。HaDpCPV与原毒种DpCPV的形态特征相同;棉铃虫可用人工半合成饲料配方2在小塑料盒内单虫饲养,幼虫成活率达98%以上、羽化率达90%,平均蛹重0.4006g,平均产卵量797.7粒,卵孵化率达98.2%;HaDpCPV对第一代4~5龄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较强,LC50=1.14×104CPB/ml,与原毒种相比,毒力没有下降。用棉铃虫来生产DpCPV,采用23~26℃、3龄虫、使用浓度105CPB/ml以上,是比较理想的组合。将病毒喷在人工饲料表面喂虫,可获得较高的病毒产量,平均每条虫可产8.13亿CPB,与用原宿主生产的产量相接近。用HaDpCPV防治第一、二代4~5龄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达60.2%~84.0%。  相似文献   

18.
刘巧云 《福建林业科技》1995,22(3):66-68,88
白僵菌冬季防治松毛虫,能使松毛虫在林分中带菌越冬。次年春季,松毛虫白僵病流行早,防治效果好,而且对松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白僵菌可采用油剂、乳剂、水剂和粉剂防治,施菌量以17.1─18万亿个孢子/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应用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进行了林间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撒300 g.hm-2、450 g.hm-22种剂量森得保粉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飞机喷施1.5 g.hm-2森得保飞防专用药7d后,防治效果可达91%以上。森得保粉剂、森得保飞防专用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持续控灾作用明显,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0.
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 ma dendrolimi)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 us superans)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桦南县2010-2012年在6个林场开展了释放赤眼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蜂卡卵平均出蜂率70%、80%、85%.落叶松毛虫卵平均寄生率30%、40.70%、41.37%效果良好.应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在林间连续3年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提高6.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