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种胡萝卜不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春种胡萝卜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与地膜覆盖的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加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比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期早11d,增产32.1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肉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1hm2产值达30479元,收益增加60.8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2.
进行春种胡萝卜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与地膜覆盖的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加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比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期早11 d,增产32.1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内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1 hm2产值达30 479元,收益增加60.8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3.
梨树县有着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县已形成一种模式,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我县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草莓小拱棚早熟栽培技术毛忠良潘耀平赵亚夫李国平(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212400)草莓小拱棚栽培,即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于春季气温回升时,适时加盖小拱棚,以加快草莓生长发育,促其提早开花结果。其单果重比露地栽培增加1.2~1.5g,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草莓的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但是单产、着色、提早上市等各方面都不及国外。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种植草莓,对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了摸清塑料薄膜保护栽培的最佳形式和经济效益,在本市生产基点进行了此试验,现简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为沙壤土,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试验畦宽1米,畦长6米,埂宽30厘米,每畦栽4行草莓,株距20厘米,合每亩8000株。试材用2年生草莓“鸡冠”品种。秋季移栽。覆盖处理设:地膜覆盖;小拱棚罩盖;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罩盖(简称双覆盖);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每处理两畦为一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  相似文献   

6.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四平地区露地嫁接西瓜中棚双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四平市有着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全市西瓜面积已达到8000公顷,产量近40万吨。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市已形成一种模式,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  相似文献   

8.
陈玲  华香 《长江蔬菜》1990,(4):39-39,38
1986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番茄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特早熟栽培的试验示范。连续4年获得早熟高产(平均亩产达5541公斤,最高亩产达10034公斤),证明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与单纯小拱棚、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5~30%、30~40%和55~70%;成熟期分别提早10~15天、20~30天和40~50天;而且用工量也不多。现将其栽培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塑料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可以参考以下10种模式,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上海青(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散叶生菜—秋冬甘蓝,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草莓—早春辣椒,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秋延后黄瓜,塑料大棚(二道幕)早春黄瓜—秋延后番茄,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上海青—秋厚皮甜瓜,塑料大棚早春西瓜(四膜覆盖)—散叶生菜—蒜苗,塑料大棚早春甜瓜(苦瓜)—上海青—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冬春芹菜—春黄瓜—上海青,塑料大棚春辣椒(二道幕或小拱棚)—冬春芹菜。  相似文献   

10.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11.
1987~1988年,我们根据不同覆盖栽培方式所产生的气候效应差异,研究草莓生育速度、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为合理而稳妥地发展草莓生产提供了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品种为“宝交早生”,覆盖方式分地膜、地膜 小拱棚(以下简称地棚)两种。地棚又分设三个处理,即分别在1月20日、2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北方露地栽培的草莓集中在5~6月份采收上市,采用冬季塑料棚栽培草莓,可增温保湿,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使鲜果的上市时间提早到3~4月份。 塑料棚可分为大棚和小拱棚(或在大棚内再设置小拱棚则保温保湿效果更佳)。大棚一般在10月中下旬搭置,小拱棚在第二年早春(2月下旬到3月中旬)搭置。棚架多为竹木结构(大棚可用钢筋架),大棚宽4~7m,长20m,高1.8~2m;小拱棚宽3m,长10~20m,高0.8~1.0m,架上覆盖0.6mm厚的薄膜,四周接地部分用土压住,棚架膜上加数道绳子压紧、绑牢,防止大风卷棚。夜间可加盖草帘。 一般在7—8月份作畦定植,畦宽! m,行距…  相似文献   

13.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豇豆 2号、特早 3 0、之豇 2 8 2豇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露地直播 +地膜覆盖栽培”3种武汉地区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常用栽培模式 ,组合成 9种不同的处理进行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是鄂豇豆 2号 ,优良栽培模式是栽培模式 1(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 ) ,优良组合栽培模式是处理组合 1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和 2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14.
<正>小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它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早春低温天气条件下,能比地膜或小拱棚单膜覆盖更早熟、增产,而且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塑料中棚栽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温室促成栽培等内容,以及草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甘兰栽培技术潘淑梅(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小拱棚覆盖的方法,在我区已普遍应用,但是用此方法栽培甘兰则刚刚兴起,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简易、安全、经济,有效的保护地栽培措施,采取这种栽培措施,有四大优...  相似文献   

17.
霍治邦 《中国蔬菜》2012,1(21):28-29
河南省开封市常年西瓜种植面积4 万hm2(60万亩),以小拱棚双膜覆盖为主要栽培形式。3 月上旬中棚育苗,4 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5 月中旬撤去小拱棚成地膜覆盖栽培,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上市。近年来,西瓜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且流行速度快,对西瓜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农牧业厅果蚕处和沈阳农学院园艺系于3月12日至13日在沈阳市联合主持召开了省草莓科技经验交流会,并同时建立全省草莓生产技术协作网。参加会议的有省农科院、各市(地)、县农业局和重点草莓产区负责草莓(果树)生产的同志。大连外贸、大连华侨果树农场等单位也派员参加了会议。沈阳农学院的院系及科研处领导同志到会看望大家并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省农科院园艺所介绍了草莓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试验情况。草莓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如果在小拱棚上加盖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则夜间保温效果更好。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莴笋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提高地温。大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6米以上,跨度6米以上,每隔1米搭一根拱架;中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4~1.5米,跨度4~5米,每隔1米搭一根拱架;小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2米左右,跨度1~3米,每隔80厘米插一根竹片拱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7,(9):54-55
潍坊市是山东省洋葱主要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洋葱出口基地。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了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的洋葱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模式,洋葱的上市期比单纯地膜覆盖提前1周左右,每667 m~2产量可增加1500 kg。详细介绍了洋葱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技术,可为当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洋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