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矮一串红的微型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植物名称矮一串红(SalviasplendensKer-Gawl.var.nana)。2材料类别取带有侧芽的嫩茎段。3材料处理将所取的材料在自来水下冲洗10min,放入0.1%的升汞中灭菌8min,每100ml升汞加吐温-80,10滴,不断摇动,使药液与材料充分接触,用无菌水冲洗10次,每次2min,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4培养条件4.1诱导芽的发生将处理过的材料接种于下列培养基上:NH4NO2700mg,KNO3900mg,CaCl2·2H2O230mg,MgSO4.7H2O180mg,KH2PO4100mg,KI0.75mg,H3BO33.0mg,Mn-SO4·…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组培苗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对已生根大苗及未生根小苗用促根剂处理后分别进行移栽与扦插试验,同时对已成活的营养钵组培苗进行叶面施肥试验.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促根剂以及叶面施肥配方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①已生根大苗移栽新根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20 mg/L+青霉素500 mg/L+ NAA20 mg/L;②未经生根培养的小苗扦插用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10 mg/L+ NAA10 mg/L +VB1 10 mg/L;③叶面肥最佳配方为CaCl2.7H2O 400 mg/L +MgSO4.H2O 400 mg/L+ NH4NO3 800 mg/L.  相似文献   

3.
山苍子芽器官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苍子成年树1年生茎段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筛选适宜芽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以改良MS〔MS+Ca(NO3)2380 mg.L-1+H3BO38.2 mg.L-1〕为佳,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BA1.5 mg.L-1+IBA0.2 mg.L-1+VC10 mg.L-1+蔗糖10 000 mg.L-1为佳。在2 000~4 000 lux自然散射光照条件下,山苍子的GLLC-4号、GLLC-3号、GLLC-1号芽继代培养28天,增殖系数分别为5.6、3.1、4.8。  相似文献   

4.
柳桉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柳桉优树环割促萌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激素种类与浓度、大量元素配比等试验,探讨了柳桉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中等幼嫩的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 s、0.1%升汞溶液消毒4 min效果最佳;在3/4 MS+0.3 mg.L-16-BA+0.2 mg.L-1NAA培养基上进行侧芽诱导,柳桉外植体出芽率最高;在改良MS+0.2 mg.L-16-BA+0.2 mg.L-1NAA继代培养基上,柳桉增殖效果最好,其芽体健壮,生长正常,增殖率3倍以上;应用1/2MS培养基附加ABT 1#0.5 mg.L-1和IBA 0.1 mg.L-1,其生根率可达95%以上,生根3~4条,苗木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可达92%以上。这些配方已成功地应用于柳桉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单个超净台月苗木生产能力达7万株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量,以产油微生物深黄被孢霉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产脂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接种量、初始pH值、无机盐离子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了深黄被孢霉摇瓶发酵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1,酵母粉3.0 g.L-1,接种量为20%,pH值为5.0~6.0,硫酸镁(MgSO4.7H2O)0.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2.0 g.L-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为20.62 g.L-1,油脂含量为43.02%,油脂产量为8.87 g.L-1。  相似文献   

6.
对高毒BT菌株——CF1263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芽孢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基进行成分优化组合,在碳源和氮源中分别筛选出最佳因子,淀粉、蛋白胨、牛肉膏、麦麸、酵母粉,从无机盐中筛选出KH2PO4和MgSO4.7H2O。运用以上7个因素进行L18(3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从而得出CF1263最优配方为1.5%淀粉、2%蛋白胨、0.2%牛肉膏、0.3%麦麸、2.0%酵母粉、0.1%KH2PO4和0.2%Mg-SO4.7H2O。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米根霉NLX-M-1利用葡萄糖无载体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的影响因素,获得米根霉利用木质纤维基葡萄糖进行无载体固定化发酵的最优条件。优化的米根霉无载体固定化产L-乳酸条件: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00 g/L,(NH4)2SO4质量浓度2 g/L,接种量2%(体积分数),CaCO330 g/L,KH2PO40.1 g/L,MgSO4·7H2O 0.25 g/L,ZnSO4·7H2O 0.1 g/L。在优化条件下,以纯葡萄糖为碳源的米根霉发酵过程,形成平均直径1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76.6 g/L,转化率为81.6%。以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葡萄糖浓缩至60 g/L进行L-乳酸发酵,米根霉形成直径约1.2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36.4 g/L,转化率为63.5%。  相似文献   

8.
以墨兰企剑白墨为材料,设计2组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NH4NO3、KH2PO4、6-BA、NAA、AgNO3、GA3等因素对墨兰根状茎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墨兰根状茎诱导分化出苗需要较高浓度的6-BA,以10mg/L较为适宜;MS培养基的NH4NO3常规含量比较有利于墨兰根状茎分化出苗,1/2倍MS含量的NH4NO3则有利于根状茎的增殖;将培养基中的KH2PO4浓度提高到340mg/L,可促进墨兰根状茎的成苗;AgNO3对墨兰的分化成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GA3不利于墨兰根状茎的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9.
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孝顺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及接种方式等对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活性炭1 g/L;对孝顺竹组培苗进行埋节处理可以提高增殖系数;同时孝顺竹组培苗去除顶梢后伤口下部竹节增大,有利于出现不定根,也可以提高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0.
以金合欢2a生优树的带芽茎段为材料,着重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金合欢组织培养各环节的影响,探索适宜的启动、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配方为:3/4MS+6-BA1.0 mg· L-1+IBA0.5 mg·L-1;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 +6-BA0.5 mg·L-1+ NAA0.3 mg·L-1+ NaH2PO440 mg·L-1,月增殖系数可达3.8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 IBA0.6 mg·L-1+ NAA0.2 mg·L-1,生根率可达86%,生根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营养元素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对蓝莓离体繁育的影响,以蓝莓‘夏普蓝’继代增殖苗为试材,就添加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的改良培养基对蓝莓离体增殖的新梢形态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硝酸铵的浓度为600 mg·L~(-1)、硝酸钾的浓度为400 mg·L~(-1)、葡萄糖酸钙的浓度为600 mg·L~(-1)时,新梢植株发育良好,植株长势健壮,颜色正常;发育正常的新梢其S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P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CAT活性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其SOD、P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发育不正常的新梢。分析结果表明:矿质营养元素能调节蓝莓不定芽抗氧化酶活性;而稳定、平衡的抗氧化酶活性又能促进不定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功能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发酵条件,提高发酵液中功能菌的活菌含量,以期为大规模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奠定基础。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的方法,以菌体生长量(OD600)为测定指标,对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功能菌中的固氮菌、溶磷菌和解钾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论:①固氮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7.5g、蛋白胨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2g、MgSO4·7H20.5g,最佳pH值6.8,最佳接种量为1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0℃;②溶磷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7.5g、蛋白胨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5g、MgSO4·7H20.5g,最佳pH值6.4,最佳接种量为3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0℃;③解钾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甘露醇7.5g、牛肉膏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5g、MgSO4·7H20.5g,最佳pH值7.6,最佳接种量为1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4℃。  相似文献   

13.
硫磺菌液体培养基及pH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硫磺菌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基配方以及初始pH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1.5%,MgSO4.7 H2O0.05%,KH2PO40.2%。液体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微量的VB1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了哥王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GA3、PEG、NaCl、复合盐KNO3·KH2PO4预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引发剂对了哥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引发剂浸种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哥王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各指标提高效果均以GA3处理最好,PEG次之,再之为复合盐KNO3·KH2PO4, NaCl引发效果较差,并且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巨桉栽培无性系EG5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高效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0.12 mg·L-1TDZ+0.25 mg·L-1NAA;硝酸铵对EG5叶片愈伤组织生长及植株分化的影响较大,最适宜质量浓度为0.412 5 g·L-1;最佳伸长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0.3 mg·L-16BA+0.05 mg·L-1IBA+0.3 mg·L-1IAA;暗培养10 d能促进不定芽分化,延缓愈伤组织老化和褐变速度。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0.4 mg·L-1NAA时生根率最高,为65.47%,移植成活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培养基中三个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如杉木、北美红杉等)离体培养繁殖影响的研究,提出了较适合于这些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的改良MS基本培养基(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水平修改为:NH_4NO_3 850mg/L,KNO_3 2000mg/L,KH_2LO_4 100mg/L)。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工厂化组培繁殖木本植物特别是一些常规繁殖困难的林木树种的可能性,以及提高组培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初步研究了常见肥种浸根施肥对绿竹造林的影响。结果显示,浆内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对造林第1年的成活率、萌发率及新竹的数量、大小都具有一定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对新竹的株数的影响,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但磷酸二氢钾、尿素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新竹直径的和的影响,各肥种与对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但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显脉金花茶幼嫩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灭菌、启动培养及增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3月采集的外植体最易灭菌,其最佳灭菌方案为先用75%酒精浸泡20 s后用0.1%升汞浸泡9 min;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WPM+6-BA 7 mg.L-1+NAA 0.25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WPM(NO3-∶NH4+=2∶1)+6-BA 5 mg.L-1+NAA 0.05 mg.L-1。  相似文献   

19.
以大连市引种的阔叶十大功劳嫩叶柄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其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初代和继代理想培养基是MS+KT 0.6 mg·L-1+2,4-D 2.5 mg·L-1;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1/4MS+ZT0.4 mg·L-1+NAA 0.1 mg·L-1;不定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3MS+IAA0.5mg·L-1;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形成的试管苗生长旺盛,生根率为94.6%,生根数为7.2条,每代的繁殖系数为2.8。试管苗移栽平均成活率为89.8%,生长旺盛,在大连地区可正常越冬,翌年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